光束传输系统(BDS.0005 v1.0) Ml)~%ZbF
/gZrnd?
二极管激光光束使用无色散离轴反射装置进行准直和整形 = R|?LOEK+
mRB-}
YRF%].A%2 _ETG.SYq
简述案例 A6Ttx{] =D.M}xqo 系统详情 elCDPZ Tf 光源 `An`"$z - 强象散VIS激光二极管 B`)o?GcVN 元件 2bBTd@m4 - 光束准直和整形的反射元件(例如圆柱抛物面镜) Z.+-MN WV - 具有高斯振幅调制的光阑 WmTSxneo 探测器 dxbP'2~ - 光线可视化(3D显示) hM^#X,7 - 波前差探测 0Qvbc}KP8 - 场分布和相位计算 tL(B gku9 - 光束参数(M2值,发散角) Y<M,/Y_ ! 模拟/设计 v#
ab2 - 光线追迹(Ray Tracing:):基本系统预览和波前差计算 WbC|2! - 几何场追迹+和经典场追迹(Geometric Field Tracing Plus (GFT+) & Classic Field Tracing): rH7|r\] r 分析和优化整形光束质量 4jefU}e9# 元件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分析 bFk >IifN g#qt<d}j 系统说明 |>a sGP "M5P-l$p}
laN:H mR8 模拟和设计结果 ss'#sPX 44 ,:@
ko\VDyt, 场(强度)分布 优化后
数值探测器结果 e`ti*1]q
r=6-kC!T9
s 7re
-o*IJQ_ O_aZ\28};C 总结 XL>v$7`#
9X&Xc 实现和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xWlj.Tjt} 1.模拟 ;$Q`JN= 使用光线追迹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w1B!z 2.评估 f$$l,wo 应用几何场追迹+(GFT +)引擎来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 r4/G&m[V 3.优化 L
A-H 利用一个具有高斯形状孔径函数的光阑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6. 4.分析 :GXiA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方向偏差的影响。 aOWW..| KB49~7XjQ@ 对于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特别是离轴系统,可以使用VirtualLab来进行高效的模拟和分析。模拟过程中,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J'9hzag ~ *RG|4# 详述案例 j*@^O`^v
c'n EbelE 系统参数 -b+VzVJZ _MQ) 案例的内容和目标 .g71?^?(
"Mzb 在BDS.0001,BDS.0002,BDS.0003和BDS.0004案例中,研究了折射光束传输系统。 [sJ f)< f tW-
SskvxH+7 目标是准直并对称由激光二极管发射的高斯光束。 $,$bZV 之后,研究并优化整形光束的质量。 {]1o($.u 另外,探讨了镜像位置和倾斜偏差的影响。 _<pSCR0 Qa@b-v'by 模拟任务: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c;F%m| 引入的反射光束整形装置是基于一个反射镜系统,此系统由两个抛物面圆柱反射镜镜与抛物面截面反射镜组成。焦点距离和镜子的位置取决于输入光束的发散角。 (UWWULV
%PozxF:
umZy=KHj _7es_w}R
a^_\ #,} -N;$L~`iAt 规格:像散激光光束 |?k3I/; -;1'{v 由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强像散高斯光束 $sK8l=# 忽略发射区域在x和y方向可能发生的移动 /H.w0fu&.S
"F?p\I)(
Z5iP1/&D
i]&C=X
Zp@j*P vYQ0e:P
规格:柱形抛物面反射镜 Qgx9JJ> .vsrZ_y? 有抛物面曲率的圆柱镜 h>\T1PM 应用用锥形常数.-1来实现锥形界面 6'CZfs\ 曲率半径等于焦距的两倍 2"+8NfFl JDPn
EH{m~x[Ei 规格:离轴抛物面圆柱镜(楔型) AyHhq8Y uYVlF@] 对称抛物面镜区域用于光束的准直 qv\n]M_& 从VirtualLab元件目录使用离轴抛物面镜(楔型) y#F`yXUj 离轴角决定了截切区域 lz2B,# o2M+=O@ 规格:参数概述(12° x 46°光束) Xg+Eeg# 3!E*h0$}
K|JpkEw ]@E_Hx{S 光束整形装置的光路图 8R?X$=$]!. )e&U'Fx
&V/n!|q<H 由于VirtualLab的相对坐标系统,则仅需设置z方向的距离。 to9~l"n.s 因为离轴抛物面镜的位置是相对于它的焦点,那么到反射镜2的距离z必须是负的。 E4;vC ?K{ '5xIisP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的3D视图 4WCWu}
\fC)]QZ
2I'gT$h *_feD+rq 光学元件的定位可以通过使用3D系统视图来显示。 cbe&SxJ 绿线表示生成的光轴,由VirtualLab的基础定位方法生成(仅仅设置了距离z和倾角)。 WUOoK$I~K qTc-Z5 详述案例 g7\MFertR^ ='r86vq 模拟和结果 <ZmC8&Uo t&scvXh 结果:3D系统光线扫描分析 9! 'qLO 首先,应用光线追迹研究光通过光学系统。 t
Qo)* z 使用光线追迹系统分析仪进行分析。 y04md A6< +xoh=m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K1y] !O|d,)$q 使用参数耦合来设置系统 J,N='~kfh
z~Zu>Q1u[
])`+
78
自由参数: _0HCtx ;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Af25Mcf: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yC ]f
b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3?vX
由于功能原理,所有系统参数(距离,焦距,直径)可以由光束参数分析计算。 /G[2
对于此计算,应用了嵌入的参数耦合功能。 `D
*U@iJ
R<\5q%@G
}ACWSk WK
GJTKqr|1O
+]?/c>M
zNTcy1Sthk
`)i'1E[9 自由参数: aTi2=HL=S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Ltk'`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Pv-El+e!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v67utISNI 基于光束发散角和直径(x和y方向)焦点,可以计算并设置反射镜的直径和距离z。 {?X#E12vf %K9pnq/T^ K;uOtbdOK 如果这个例子评估20个参数,那么返回到光路图(LPD)。
k&JB,d-mJ% Z"ce1cB }G{ 'Rb 结果:使用GFT+进行光束整形 o`tOnwt :eHD{=
XSfl'Fll D VIIBw *yx5G-#? 现在,利用几何场追迹+计算生成的光束剖面。
cx+w_D9b! rN$U%\.I aL)}S%5o? 由于离轴设置,光线分布显示出轻微的不对称形状。
oc|%|pmRd< 4O I''i 不过,场分布几乎是对称的(最好是使用伪色(false colors))。
|gV$ks\< F,hiKq* 产生的相位是完全平坦的,产生的波前误差:
8%+F.r Ca2He}r`
cA,`!dG2, DJWm7 t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O {hM rnOg;|u8 结果:评估光束参数 T
O]wD^` Q4H(JD1f) Xl/SDm_p 从生成的整形光束场分布,可以评估光束参数。 可以直接通过使用探测器界面实现。
0c-.h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对光束半径,发散角和M²值感兴趣。
/m"#uC!\
y3Z\ Y[ 7O.?I#
76 整形光束在x和y方向上显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半径。 发散角大约是4urad。
bU3P;a( M²值明显高于1。(与理想高斯光束相比,高M²值是由光束偏离引起的)
"d5nVO/ p1BMQ?=($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2_BeamShaping.lpd
]J '#KT{ a+-X\qN 光束质量优化 v47S9Vm+ B@+&?%ub: |>'.( 通常,使用合适的高斯调制光阑以用于优化M²值。 因此,我们使用测量的半径作为腰束半径(消除发散角)来生成一个高斯光束。
(GCe D- 之后,将接收场转换成一个透射函数。 将该传输函数用作光阑(在一个透射函数元件中)。
W{El^')F ;q"Yz-3 结果:光束质量优化 9Z[EzKd<~' }CM</ 8h?):e 由于通过高斯孔径传播,光束显示出理想高斯形状。 因此,M²值在两个方向上几乎都是1。
qOqU
CRUe: n)<S5P?
$n><p>` ?'8(']/ 然而,光束半径是略有减少。(光束半径显示在最后一张幻灯片是由于其偏离了理想高斯。)
w;OvZo| 5LX'fL7zU
#$dEg file: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3_BeamOptimization.lpd
Yk^clCB{A( lSG"c+iV 反射镜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 S|K#lL dSP~R 对于公差,在随机模式下我们使用参数运行特性。
Gi+ZI{) A &t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