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1197阅读
    • 3回复

    [原创]SYNOPSYS 光学设计软件课程七十四:四反潜望长焦设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小火龙果
     
    发帖
    932
    光币
    2176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4-07-23
    1.基础背景
    ._#|h5  
    !RAyUfS  
    ?NJ\l5'  
    何为潜望式长焦镜头?顾名思义,潜望式镜头其实是借鉴了潜艇中潜望镜的基本原理。世界上最早记载潜望镜原理的古书,是公元前二世纪我国的《淮南万毕术》。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段话:“取大镜高悬,置水盘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可见那个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懂得通过光的反射来观察外界。
    "J$vt`  
    ^[!LU  
    N_h)L`  
    a>6!?:Rj  
    qHklu2_%  
    1.1潜望镜工作原理
    !'MZeiLP  
    a,!c6'QE  
    而到了20世纪初,随着潜艇和坦克的出现,潜望镜在军事中的运用日益频繁。潜望镜,就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望远镜相似,只不过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体光线经两次反射后传入眼中。而这一折叠光路的设计,也正是潜望式镜头最基础的工作原理。
    6*Rz}RQ  
    对于当前的相机镜头来说,一般都假设其成像模型为小孔成像模型,因此成像位置位于镜头的焦点附近。依据这一原理,其拍摄的物体越近,其成像的焦距便越短,反之如果需要拍摄的物体越远,则成像时的焦距也就越长。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最大优点便是能够让手机拍摄到更远处的景物 .pK_j~}P  
    c1Xt$[_  
    0OP6VZ\  
    图1.1.1普通长焦镜头成像
    5_#wOz0u$  
    图1.1.2潜望式长焦镜头成像
    xrS;06$  
    2.关于手机上长焦镜头和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区别
    ^|(F|Z  
    &K/5AH"q  
    (Jy7  
    潜望式长焦是一种手机镜头的设计方式,通过光线在镜头内部的反射,实现了更长的物理焦距,提高了手机的远摄能力。潜望式长焦镜头将光路弯折了90度,将镜组躺在手机里,传感器立起来,从而突破了机身厚度的限制。潜望式长焦和长焦的区别在于,潜望式是一种实现方式,而长焦是一种效果。 a8Nl' f*0  
    传统的潜望长焦架构通常采用45°棱镜,外界环境光透过摄像头 deco玻璃后,被45°棱镜反射,光路转向90°,光线经过镜片组后聚焦到CIS上成像。 ^dld\t:tV7  
    M5CFW >T  
    R=xT\i{4h  
    AKejWh  
    2.1潜望式长焦的优势
    ?=$a6o  
    gM '_1zs U  
    长焦模组的视角由等效焦距决定,和是不是使用潜望式没有区别。所以并不是说它不是潜望式就做不了长焦了。但是正因为长焦模组的等效焦距很长(一般都超过 80mm,大多数在 100mm 等效左右),导致传统结构如果要控制厚度,同时又不想牺牲等效焦距,那么只能用小底(1/5.5" 左右)而潜望式长焦模组由于将光路弯折了 90°,所以把模组的厚度(Z 轴高度)转化为长度(X 轴长度)。这样在 Z 轴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实际焦距能做得更长,换言之就是在等效焦距一致的情况下底能做得更大:1/3.4" 左右,像素也能做得更多了,或者相反也可以。 >XM-xK-=  
    5F18/:\n  
    2.2传统长焦的优势
    k& 2U&  
    c\065#f!  
    4,`Yx s)%  
    传统长焦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由于不需要棱镜或者其他的结构用于反射,所以传统长焦拥有更少的光损,更小的模组体积。另外,虽然潜望式的底比传统能做得更大,但是不代表弱光下传统长焦就差很远,毕竟传统长焦光圈更容易做大。一样算等效光圈的话:毕竟传统长焦光圈更容易做大。一样算等效光圈的话:1/5.5" 的传统长焦为 F26.4而 1/3.4" 的潜望式则为 F24.48,不算光学系统损耗潜望式进光量也就多了16%,没到一档。 ?v \A&d  
    潜望长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机拍摄能力的上限,Apple 在 iPhone15 Pro Max 中首次引入了潜望长焦模组,根据Apple 官网和专利显示,有别于传统的单次反射转折90°方案,苹果的潜望镜头采用四次反射棱镜架构,今天我们以苹果四反潜望长焦专利为基础,使用 Synopsys 设计出一款三片式镜头的四反潜望长焦镜头,来进行实际案例的设计: Lp.,:z7  
    /z.Y<xOc  
    KQ9~\No]  
    ia?{]!7$  
    o+ r?N5  
    3.架构解析
    VE`5bD+%e  
    7o-umZ}8  
    为了解决潜望长焦模组的空间占用问题,对传统的潜望长焦架构进行了升级: YAYPof~A$l  
    1.把镜片组从棱镜后方,前置到棱镜上方。 R%=u<O  
    2.棱镜的楔角θ做到33°以下,这样会把棱镜压扁压平,降低了棱镜高度。设计四次往复反射,能够尽可能的压缩了模组的横向长度。 7jQOwzj  
    ]6bh#N;.  
    来看第1点, 镜片组前置先对环境光进行聚焦,而单反架构镜片组在棱镜后方,环境光过来后没有收束的动作,尤其是潜望长焦的视场角比较大的时候,四反架构相比单反架构,可以大幅缩减棱镜尺寸和镜片组口径,如下图所示,相同焦距和孔径下,显然单反架构镜片组尺寸更大。从这一点来讲,镜片组前置的四反架构更容易再镜片组尺寸相同的条件下,系统达成更大的光圈,更符合暗环境拍摄需求。
    Rt}H.D #  
    Tu"bbc  
    tURjIt,I  
    W1dpKv  
    棱镜的楔角θ做到33°以下,iPhone是做到30°左右。把棱镜压扁压平,让光路在其中往复反射四次,除了四个反射表面还有入光和出光面,一共经历6个表面。其中,S2和S5不满足全内反射条件,所以该表面要镀反射膜。S1和S3表面有部分重合,S1是入射面,S3是反射面,因为S3满足全内反射条件,所以S1和S3重合不影响,S4和S6同理。由光线的折射反射定律在此棱镜中的实际光线路径,通过多次在棱镜中反射,相比单反架构的直接出射,极大降低了横向长度,尤其是镜头焦距越长,相比单反架构横向长度压缩越明显。
    -W38#_y/\  
    i 3?=up!  
    0z1m!tr  
    3.1初始结构搜索
    0Ihp`QGU:  
    |4^us|XY  
    Synopsys 支持初始结构的搜索功能,设置要求的基础技术参数,输入 DSEARCH, G:7HL5u  
    5|z>_f.^pS  
    搜索宏,镜头文件,请评论区留言获取代码。
    QpxRYv  
    Uus%1hC%a  
    从系统找到的十个初始结构中,找出一个最佳结构,接下来进行下一步分析:调整光线长度,放置四个反射镜来实现光路的折返。
    ^cs:S-s  
    4jbqV  
    hLK5s1#K  
    V3r1|{Z(  
    O9?t,1  
    n;+CV~  
    j} t"M|`  
    AqnDsr!  
    3.2光学总体高度解析
    / Vy pN,  
    (&t741DN|  
    潜望长焦镜头的总体高度由三部分组成: #}Y$+FtO  
    d:镜片组高度,叠加镜片组和棱镜间隙的总体高度 xVw9_il2a  
    h:棱镜的厚度 =;A p+}  
    b:光线穿越棱镜的工作距 N1/)F k-z  
    . 7*k}@k  
    @-ps[b`z  
    UVa:~c$U4  
    在设计上严格要求光学总体高度不能超标。通常在设计阶段提高优化效率,我们把棱镜后的长焦系统简化成下图来处理,假定棱镜前方的镜片组高度不变,则潜望长焦镜头的总体高度主要由玻璃板的厚度h,后方的工作距b共同决定。
    HEh,Cf7`'  
    @D1}).  
    goBl~fqy0  
    G8AT] =  
    假设边缘光线以θ角入射到玻璃板,对应的折射角为i,边缘光线在玻璃板的入光面高度为d,在玻璃板出光面高度为d2,则很容易推导: cBcfGNTJ~  
    F/O5Z?C?  
    b* (~8JxZ  
    J,q6  
    如果我们把玻璃厚度在当前基础上增加Δh,同理可得: r'*x><m'  
    X?'ShXI  
    Xf 0)i  
    VS` tj  
    由于潜望长焦镜头的视场角不大,基本满足近轴关系。据此可知在玻璃厚度增加Δh的时候,后工作距减少量为Δh与玻璃折射率之比。
    }\ kLh(  
    0APh=Alq  
    <KY \sb9  
    我们接着计算潜望镜头用折叠棱镜后的总体高度,把表达1和ΔB带入高度表达式,我们可以推导出: y950Q%B]  
    Q+bZZMK5,U  
    0n dk=V  
    8`g@ )]Iy  
    从上式可知,可以通过增加棱镜厚度来缩减多反架构潜望模组的整体高度,具体的变化关系就是ΔTTL,式中的Δh指的是光在棱镜材料中的路径长度增量,式中的θ指的是棱镜的楔角,式中的n指的是棱镜材料折射率。 l$_q#Kd  
    ={~?O&Jh  
    r7|_Fm Qf  
    3.3棱镜光路分析
     #dO8) t  
    Odn`q=  
    该四反棱镜结果如下所示,红色为中心光线,我们来计算该光线在棱镜中的长度。
    M9~eDw'Pr  
    JJC Y M  
    假设棱镜的高度为h,楔角为θ,则中心光线在棱镜中走过的路径是5段折线,每段的长度以及总长度计算如下: "2'4b  
    pzr\<U`  
    0c}pg:XT  
    "R<c  
    如果楔角θ=30°,我们很容易看到总长P=5h vC#_PI  
    = 1ltX+   
    3.4棱镜长度解析
    |; [XZ ZZ  
    ce56$L8[  
    对于棱镜的长度,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棱镜厚度h和楔角θ进行分解计算。 LOO<)XFJ  
    ;D8175px;  
    meF.`fh  
    LI~ofCp  
    按照光路顺序,我们把棱镜长度依次拆解为5段,求得棱镜的总体长度为: #!.26RM:P  
    WNnB s  
    qQN|\u+co  
    ;15 j\{r  
    pZxuV(QP`  
    根据P公式可知,光线总路径长度确定前提下,楔角越小棱镜越厚。根据L公式可知,棱镜厚度确定的前提下,楔角越大棱镜越长。综合以上结论,棱镜楔角优选取值为28°~33°之间的范围。 p[LPi5  
    3.5 棱镜设置解析
    ,vcg%~-  
    rd_!'pG  
    y@Gl'@-O  
    r'F)8%  
    本次设计,棱镜楔角我们设定30°,在Synopsys中,我们使用WS插入反射镜通过计算反射镜的角度,光线每次改变方向,我们都要来切换到新的方向下的角度,通过多次角度切换从而建立起多次反射光路。如果没有计算正确,棱镜各个表面没有衔接起来,会显得棱镜很怪异,我们需要对相关表面设置对应的光学口径,和角度,当所有镜子正确衔接后,棱镜外形就能正常显示。 y/vGt_^;3<  
    }+@GgipyO.  
    9B)<7JJX!J  
    3.6基本参数
    w|,BTM:e  
    B0+r  
    *`]#ntz9  
    ITssBB9  
    全视场点列图和点列图 5jNDr`pnu  
    \8^c"%v,:  
    xfzGixA  
    ;z1\n3,  
    Mn<#rBE B  
    P:OI]x4  
    \cx==[&(  
    思维发散
    xg.o7-^M  
    -dyN Ah?=  
    fbrCl!%P  
    iPhone 15 Pro Max 的望远镜头用了不同的设计来达到了同样的功能,只是过程不同,但结果相似目的相同,虽然是四次反射,但这样的设计目的与两次反射是一样的,至于为什么用四次反射而不是两次90度反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四次反射能够精简镜头模组的空间,如果设计两次90度反射,那么棱镜的长度会比现在还要的长一点。 3;%dn \ D  
    a%YohfsY?U  
    那么 iPhone 15 Pro Max 望远镜头还算是潜望式镜头吗?我认为在狭义上不是,但广义上它是,潜望式镜头的定义是光路必须经过90°反射,一般是双反射,其实即使是单反射,也算是潜望式,但 iPhone 15 Pro Max 并不是90°反射,在这里推测可能是60°-120°-120°-60°四次反射,并且苹果官方似乎也从未在官方推文上表明他们的镜头是潜望式。所以可以发现 Apple的iPhone 15 Pro Max 当然没有重新定义所谓的潜望式镜头,它其实是以很苹果的方式。简化的设计更少的元件,做出看起来好像更复杂的镜头功能,与此同时,画质上有可能会更好。这种解决方式,非常符合苹果的平衡精神,目前是 iPhone 最强的望远镜头。首次利用四重反射棱镜实现相较于主摄的5倍光学变焦。
    2kfX_RK  
    h_y;NB(w  
    本文根据 Apple 的长焦专利架构,解析了四次反射棱镜式潜望长焦的设计逻辑,大家可以根据这个逻辑来进行2次反射,3次反射,甚至5次反射潜望的架构分析,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出更好的长焦镜头。
    59MpHkr  
    N|-'Fu  
    总结
    本文根据 Apple 的长焦专利架构,使用 Synopsys 展示了一个类似三片式四反潜望长焦镜头的设计,解析了四次反射棱镜式潜望长焦的设计逻辑,向大家展示了数值计算确认结构配置的重要性。如需文中 Synopsys 光学设计初始宏和文档,请评论区留言获取代码。 <=Z`]8  
    ]jRaR~[UN  
    7=@3cw H  
    o+0x1Ct3P  
    1条评分光币+5
    追光跑的橘子君 光币 +5 优秀资料,加分! 2024-09-18
     
    分享到
    发帖
    13
    光币
    82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24-09-18
    优秀资料,加分!
    离线peppa154
    发帖
    4
    光币
    2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24-12-21
    需要文中 Synopsys 光学设计初始宏和文档,非常感谢!
    离线小火龙果
    发帖
    932
    光币
    2176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4-12-23
    回 peppa154 的帖子
    peppa154:需要文中 Synopsys 光学设计初始宏和文档,非常感谢![表情]  (2024-12-21 14:49)  HCw,bRxm  
    ckYT69U  
    您好,获取文档可添加工作人员微信asd1808600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