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发布!
“典赞·2022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3月26日播出,现场揭晓2022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其中,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O型血更招蚊子等10条流传甚广的谣言,入选备受关注的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 最新发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分别是: 谣言1: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 长期吃素、营养不良、过度减肥的人,也可能得脂肪肝。脂肪的代谢需要载脂蛋白作为“交通工具”。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体内没有足够的载脂蛋白,肝脏无法向外运输多余的脂肪,这些脂肪堆积在肝脏导致脂肪肝。 谣言2:孩子生病后打针比吃药“好得快”。 口服药物多数会经过肝脏的首关消除作用,起效相对比较平缓,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会降低。而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人体,不良反应风险增加。通常在不适合口服给药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注射方式给药。 谣言3:吃了橘子后做抗原或核酸检测会阳性 吃橘子难以影响检测结果。抗原检测时如操作正确,取样部位是鼻腔黏膜,此处也不会接触到食物。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通过扩增新冠病毒的核酸来判定结果,该过程中要经过洗脱、纯化,杂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 谣言4:土豆发芽,把芽削掉就可以吃。 龙葵素有毒,土豆发芽后,其龙葵素含量会大大提高,一次摄入200mg龙葵素,即相当于约30g已经变青或者发芽的土豆,就可以使人中毒,严重还会致命。发芽严重的或无法判断发芽程度的土豆,坚决不要食用。 谣言5:O型血更招蚊子 蚊子通过触角来识别人体散发出的气味,通过气味来选择叮咬对象。而人的气味主要由基因决定,这种差异跟血型并无关系。招蚊子的人一般可以采用物理防护和化学驱蚊的办法。 谣言6:蜂蜜、大蒜能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