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inge*破的脫模角: =!2
此結構因有樹酯開閉器幫助開模瞬間時,彈簧因壓縮一時無反應而增加拉力關模時因有樹酯開閉器使RP強迫先行回位造成LIFTER已定位,若LIFTER與此處*破需有脫模角(一般建議0.5度至1度)INSERT*破面無脫模角將會撞傷磨耗,故需加脫模角 (yVI<Os{a
○2.Hinge公差控制組裝品質: n+w>Qz'
HINGE配合處模具零件需標示公差+-0.01,確保塑膠件組裝品質,若有脫模斜度需標示前端及尾端尺寸及公差,打光等級SPI A3. "^7Uk#!
7
○3.單向公差修改model方式注意成品圖上的單向公差與嵌合配合處之尺寸,須將單向公差之尺寸須改為中間值,反應至3D MODEL,並於零件圖上標示尺寸 q2Dg~et
○4. 設計模座注意事項:1.公模水路可設計在ROTARY TABLE 左右側,上方 (操作、非操作、天側) , 且IN OUT儘量在同一側避免水管IN OUT相接時需繞180度(避免水路出入口環繞模具),固定模板螺絲孔位置也儘量避免有水路 *0tNun 5=3
2.二色側邊進膠口, 位於三板模之剥料版與母模板間, 灌嘴口之R 避免深入模板內, 避免溢料於兩板間, 易造成模具損傷. 此處灌嘴深入模板GUIDE處以免射壓過大,造成螺絲斷裂 v\Gu
3.側向SPURE位置70,SPURE,200(Z方向),250<SPURE<580(X方向) uhLW/?q.
4.排氣抽真空需在母模側 :I8t}Wg
5.SPURE之R皆為35,故設計時為R37 OR 38 owB)+
6.模具大小配合機台旋轉盤,例: 125噸 為ψ700,模具對角最大不可超過700,且模寬不可超過滑軌內側寬度 #Ki@=*
7.GP4支皆須準確,不能做OFFSET {w(N9Va,(
8.研磨用基準孔,需有三孔 #=c%:{O{4R
9.側邊SPURE 定位塊入口RUNNER需留意,避免RUNNER黏於剝料板5.模具因會旋轉,上下固定板鎖模方式最好使用螺絲直接安裝鎖緊,避免使用壓板造成鬆動 0
$r{h}[^c
10.頂出桿長度設定需注意不可超出旋轉盤厚度(112),建議最長可做至105,且頂出桿支直徑需小於ψ31, ψ30以內較佳,無法設計倒拉機構(因會旋轉) 1F-L(\oKm
11.上下定位環需同心度精準,避免錯位12.三板模時需注意RUNNER掉落方向即空間是否足夠,避免卡到大小拉桿 {0~ p" %*
13.第一色設計於天側,第二色設計於地側,公模側所有結構皆須相同,不同處皆於母模側 IB<ihk
14.若有LIFTER與母模*破時,則需作早回機構。使用簡易式早回機構,設定位置則視射出機台程式控制,(建議設計於第一色母模) :JmNy<
15.目前模具開模後旋轉與關模瞬間之慣性可能造成EP偷跑,造成成品頂出,關模後又將成品壓回造成拉傷,故在頂板處加彈簧,避免EP先頂出 2oRmro
16.三板模時,二色膠口設計於剝料板,避免流道卡於進膠灌嘴直壁,需於剝料板與灌嘴流道間作連接之流道 q}lSnWY[[
[DviN
}#@LZ)]hK
GATE選擇之原則﹕lGATE形式之選擇有﹕SIDE GATE、SUB GATE、香蕉形、盤形、小點進膠。 l直接進膠於成品上其熱澆道以Valve Gate製作。 h&P[9:LH
對于按鍵孔處或PL位于R角的四分之一點的位置時﹐通常Core Side設計Recess iQQJ`
Lifter頂面設計要比對應的模仁部分低0.03~0.05mm﹐以免拉傷產品。 scmbDaOn
對成品形狀復雜或不易布置頂針的位置﹐采用頂出塊或入子抽退的模具結構。 j
jQ=
因為產品壁厚較小﹐所以通常采用抽真空來排氣。在產品四周抽真空 (G
Y`O
Front Housing 按鍵孔處增加 Air Vent。 0&|-wduR=
產品壁厚較小(如小于0.6mm)處﹐或產品的充填末端。割Insert增加排氣。 _{8boDX#
表面處理通常有﹕咬花﹑放電花﹑Polish等。因為焊補會使模仁局部硬度升高﹐故對需咬花處理的型腔部分不可焊補。設計時需要Check成品Draft﹐以確保指定的處理規格不會導致成品拉傷。 W3#L!&z_wK
常見的Split Inserts情況及設計注意事項﹕ "7d_$.Z
對*破面上有清角的位置﹐Insert利于加工Slide PL位于外觀面時﹐需設計組立放電的工藝孔﹐以便減小Step。對于關鍵尺寸﹐Insert易于加工和調整。 ;F-kE4w
]v@,>!Wn
>{[J+f{~|
1.模具設計時採用標準模座以及標準零件,以簡化設計時間以及加工時間. uFgw eOJ
2.手機模具設計時對以下尺寸需提前做出預留及管制,以免尺寸超差. b?l\QMvi
2.1 客戶要求的管制尺寸.包括總長,總寬.CP/CPK,SCD… =6hf'lP
2.2 外觀配合的零件,視窗的尺寸,按鍵孔的尺寸,轉軸的尺寸… Yi3DoaS;"
2.3 成品有單向公差時,須於拆模時修改MODEL至中心值. 60m1
>"
3. 對於零件上的分模線
}#1g;
3.1 儘量簡化分模線,使其平面*破. c|XnPqo;f
3.2 對於組裝的幾個零件,其分模線需整體設計,確保外觀 x1Uj4*Au
3.3 確認縮水率的設定數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