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机所在近红外超短涡旋脉冲产生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超短涡旋脉冲产生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空间相位调制结合光学参量放大技术(OPA)的方法,在近红外波段实现了双波长超短涡旋脉冲的输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高功率激光与科学与工程》(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涡旋光是具有螺旋波前的空间结构光束,由于其环形空间强度分布以及携带轨道角动量的特征,目前已在量子信息、超分辨显微镜和光镊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携带轨道角动量的飞秒涡旋光在驱动涡旋粒子束及次级辐射,材料的多维度时间分辨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超短涡旋脉冲的主要产生方式为利用螺旋相位板、空间光调制器等元器件直接产生,利用光学参量振荡产生的涡旋脉冲则无法获得宽带的超短涡旋脉冲,因此利用光学参量放大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宽带超短涡旋脉冲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