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系统所研制出目前最小尺寸的相变存储单元
当今数据生产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已成为未来继续提升计算系统性能的主要技术障碍。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PCRAM)可以结合存储和计算功能,是突破冯·诺依曼计算构架瓶颈的理想路径选择。它具有非易失性、编程速度快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然而,PCRAM中相变材料与加热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造成相变存储器操作功耗较高,如何进一步降低功耗成为相变存储器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缩小加热电极尺寸是降低功耗的关键。石墨烯纳米带(GNR)是一种准一维的石墨烯纳米结构,其具有超高载流能力(>109 A/cm2),且热稳定性高,可以用作相变存储器的加热电极。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宋志棠、王浩敏组成联合研究团队,首次采用GNR边缘接触制备出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相变存储单元器件。7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过石墨烯纳米带边界接触实现相变存储器编程功耗最小化》(Minimizing the programming power of phase change memory by using graphene nanoribbon edge-contact)为题,在线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