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让太赫兹激光器不再受制于温度
紧凑型芯片激光器已经征服了从紫外到红外的大部分电磁频谱,使得从数字通信、条形码阅读器,到激光指示器和打印机的科学技术成为可能。但是,频谱中仍有一个关键区域未被“驯服”,那就是位于红外和微波之间的太赫兹波段。 工程师渴望找到一种现成的能穿透不透明物体并探测其内部化学指纹的太赫兹辐射源。但是现有的紧凑型太赫兹激光器只能在超低温下工作,限制了其在实验室环境中的应用。 如今,一项新研究让太赫兹激光器不再受制于温度。 近日,研究人员在《自然—光子学》上报告称,他们在一个芯片上制造出了米粒大小的太赫兹激光器,其工作温度为250K,约为-23℃,其配套的插入式冷却器也只有饼干大小。 “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纳米科学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学家Miriam Vitiello说,提高太赫兹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一直是业界的长期目标,这项新发明让从医学成像到机场爆炸物探测的诸多应用成为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