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1472阅读
    • 0回复

    [分享]设计和优化衍射1:5×5光束分束器元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infotek
     
    发帖
    6243
    光币
    25360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设计和优化衍射1:5×5光束分束器元件 C> [ Uvc  
    ' B  
    此应用案例显示了衍射光学元件(DOE)的设计,通过设计一个衍射分束器将一个激光束分束为一个矩形5×5阵列光束。 R\XKMF3mN3  
    .S(,o.  
    1.任务描述 l4TpH|k  
    8foJI^3  
    lV.F,3  
    2.照明光束参数 %Th>C2\  
    SZJ$w-<z  
    设计波长:532nm %lg=YGLQB  
    激光光束直径(1/e2):200um
    O@?k T;B  
    q5>v'ZSo  
    3. 期望输出场参数 8ssJ<LP  
    PQ@L+],C  
    31EyDU,W  
    4. VirtualLab Fusion中的设计和优化过程 4(-b x.V  
    c{[q>@y pK  
    • 对于这个近轴设计任务,使用VirtualLab Fusion会话编辑器。 \^#~@9  
    • 通过逐步的引导用户以完成整个配置,设计以及优化过程。 F4Y @ B  
    • 最后,创建一个代表整个光学系统的光路图。 (%O@r!{  
    • 通过经典场追迹模拟,生成光分布图。 JsO *1{6g  
    Q:ezifQ  
    5.设计步骤 P;pl,~  
    3=W!4  
    1) 点击Start→Diffractive Optics→Regular Array Beam Splitter生成光束分束器设计界面。 IF]lHB  
    yjJ5P`j]  
    g#]wLm#  
    rpw.]vnn  
    @-OnHE  
    2) 点击Next,设置输入光束参数,选择束腰和发散角定义类型为1/e2 Waist Diameter, Divergence Full Angle,设置波长为532nm,腰束直径为200um。 QMEcQV>  
    +nQw?'9Z  
    BcD&sQ2F  
    选择束腰和发散角定义类型 ~Y.tz`2D  
     r[?1  
    确定输入光束波长及束腰直径 nk3y"ne7  
    3) 光学设置 1".v6caW  
    0j C3fT!n  
    选择2f系统 <, 3ROo76  
    )G7=G+e;  
    确定2f系统参数(焦距和孔径直径) m~uOXb  
    4) 期望输出光场确认 ki>~H!zB  
    U\rh[0  
    确认期望输出光场参数:光束阵列5x5,间距1mmx1mm f-n z{U  
    )/t?!T.[  
    确认输出场直径(默认情况下为期望输出场的4倍) h=_mNG>R)  
    5) 衍射元件参数设置 :a:l j  
    r\;ut4wy  
    设置衍射元件参数:孔径直径设置 W5#611  
    :$+-3_oLMQ  
    确定衍射元件参数:相位级次确认 xAggn  
    7)%+=@  
    设置最小像素尺寸
    ^*\XgX  
    6) 点击Finish得到设计优化界面,并点击Start Design开始进行优化 ' H7x L  
    .G o{1[  
    6. 设计相位传输函数(点击Show得到设计相位传输函数) L4L2O7  
    z4E|Ai  
    h~wi6^{&Y  
    R>`}e+-D  
    7.模拟结果 jmg!Ml  
    n&A'C\  
    点击Go!得到设计结果 Su 5>$  
    upvS|KUil  
    HHjt/gc}`  
    >3u ]OSb  
    ;60.l!   
    8.总结 z6py"J@  
    • VirtualLab Fusion帮助用户设计和优化衍射分束器元件,例如生成矩形点阵列。 s}j1"@  
    • 通过逐步引导,可以帮助毫无设计经验的工程师完成衍射元件的设计。 .@-$5Jw  
    -)vEWn$3<  
    G^"Vo x4  
    QQ:2987619807 Ej7 /X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