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性能最强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学”号命名下水

发布:cyqdesign 2020-08-29 12:52 阅读:802
我国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28日在位于上海长兴岛的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为这艘科考实习船命名,希望“中山大学”号承载起向海洋求索的使命与担当。 n"dC]&G'  
uL^Qtmm>M  
Y!LcS48X  
NhyVX%qt:  
vMsb@@O\\  
“中山大学”号船长114.3米,型宽19.4米,船体线型优美、高大威武。据介绍,该船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经济航速11.5节,最大试航速度16节,经济航速下续航能力15000海里,额定人员编制下自持力60天,定员100人。 ">}l8MA  
(gQ^jmZPG  
该船总设计师、中船集团第708所主任助理吴刚介绍,“中山大学”号是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该船在国内科考船中首次采用L型全回转低噪声推进器、首次采用轮缘永磁侧推、首次采用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的组合设计、首次采用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等。” i0 ax`37  
@, D 3$P8}  
该船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建造。此次下水后将立即开展舾装调试,预计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具备科学考察和人才培养的双平台功能。它配备了大量先进科考仪器和科考操控支撑设备,建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各类实验室,能满足样品处理、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其船舶平台的综合性能和科考功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大型“移动实验室”。 /s3AZ j9  
Iaf"j 2B  
“中山大学”号的科考作业实验空间大、可扩展性强。该船总建造师张文龙介绍,除了760平方米的固定实验室以外,艉甲板作业面积超过610平方米,可搭载十多个移动集装箱式实验功能模块,大大提高船舶的综合科考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此外,该船还拥有直升机热降平台,可有效提高人员输送和物资转运能力,并可作为无人机的起降平台,从三维空间上大大扩展了科考观测的范围。 GZ# 6}/;b  
`<Xq@\H  
“中山大学”号能如期命名下水来之不易,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该船建造带来多重困难。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介绍,面对疫情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船东、船厂、船检、监理、设计等单位密切配合、精诚合作、攻坚克难,才能够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科考实习船建造工作。
分享到:

最新评论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