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课六院士,一讲二十二年!
引子 偌大的报告厅里,一位白发老先生缓缓登台,面向200多张略显稚嫩的面庞,弯腰鞠躬。掌声响起,一堂课开始了。 老先生名叫张祖勋,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课程名为“测绘学概论”,是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历届本科新生的基础课。这门课始自1997年9月,目前授课团队由6位院士、4位教授担纲。 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这些学术“大咖”22年来潜心教书育人。从新中国测绘学的历史到引领学科发展的名师故事,从一个个现实应用场景到面向未来的科研前沿,他们不仅悉心讲授专业知识,还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传承坚韧的科学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门课程所践行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美丽的珞珈山下,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一届又一届青年学子,以这门基础课为起点,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之歌。 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课堂。资料图片 六院士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张祖勋、刘经南、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龚健雅。资料图片 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李 栋制图(新华社发) 缘起 “最早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是挽留想转专业的学生” 军训还没结束,张镇驿就和几个同学“密谋”转专业——他们刚考进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时,以为测绘既枯燥又难学,不是在路面上布置一个又一个的水准点,就是扛着水准仪,顶着大太阳在野外搞测量。 “测绘学概论”第一堂课上下来,张镇驿就改变了主意。 “测绘是什么?测天绘地!”宁津生院士的开场白简短有力。“宁院士从测绘学是什么讲起,一直延展到测绘在海陆空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一节课下来,张镇驿若有所悟,“原来,卫星导航、全息影像这些高大上的科技应用,都离不开测绘这个‘土专业’。” 如今,张镇驿不仅没转专业,还因成绩优秀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成为测绘学院导航工程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当时新入学的本科生里,十个有八个第一志愿报的不是测绘专业,其中又有两三个强烈要求转专业。”宁津生掰着指头数,“最早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是挽留想转专业的学生。” 当时,宁津生任校长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还未并入武汉大学,测绘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但并不受考生热捧。本世纪初,原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四校合并组建新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成立,情况依然没有改观。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中全说:“虽然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稳居第一,但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往往不足半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