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科学家获得“墨子量子奖”
4月26日下午,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布2018年度、2019年度“墨子量子奖”获奖名单,世界范围内12名科学家获得这一荣誉。这是“墨子量子奖”首次对外公布获奖名单。 ![]() 为了推动量子信息科技的科学研究特别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发展,中国民间企业家慷慨捐资1亿元,成立了“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基金会设立“墨子量子奖”,通过广泛邀请提名和国际专家评审,严格遴选和表彰国际上在量子通信、量子模拟、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墨子量子奖”的每位获奖者,将获得100万元(约15万美元)的奖金。 2018年度“墨子量子奖”授予量子计算领域。理论类获奖人为:Ignacio Cicac、David Deutsch、Peter Shor和Peter Zoller,表彰他们在提出了量子计算体系框架、量子算法和物理实现方面的开创性理论工作;实验类获奖人为:Rainer Blatt和David Wineland,表彰他们在基于囚禁离子实验探索量子计算方面的先驱性贡献。 ![]() ![]() 理论类: Ignacio Cicac,德国马普量子光学所;Peter Zoller,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获奖理由:一起提出了基于囚禁离子和超冷院子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的可扩展物理实现。 David Deutsch,英国牛津大学。获奖理由:首次提出量子图灵机的架构和可以证明量子加速的算法。 Peter Shor,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奖理由:发明首个有现实应用前景的大数分解算法,提出量子纠错编码。 实验类: Rainer Blatt,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获奖理由:实验实现独立离子之间的量子逻辑门、多粒子纠缠、量子模拟和基于囚禁离子的量子计算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David Wineland,美国俄勒冈大学和美国国家技术标准局。获奖理由:发展激光冷却离子阱技术,实现单离子量子态的制备、操纵和测量,演示量子逻辑门,并用于量子精密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