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芳:中国需要大型对撞机,造价约360亿!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王贻芳3月23日在“我是科学家”演讲中透露,热议已久的中国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预计造价360亿元,按照“激进”的计划,如果2022年开始建设,2030年可以完成。 3月23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的“我是科学家”演讲活动年度盛典在中国科技馆举行。王贻芳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大型对撞机周长将达到100公里,是目前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周长的三倍多。CEPC的目标,将是制造和研究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 王贻芳将CEPC比作“希格斯粒子工厂”。他说,目前全球对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尚不完备,这影响了粒子物理领域标准模型等问题的解决,使我们无法更深入地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 为什么需要一个大型对撞机?王贻芳说,当电子或质子速度越快、能量越高,就越能观测到其物质结构。研究粒子物理,到最后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电子或质子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这就需要由大型对撞机来完成。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在2012年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并产生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CEPC有望大大提升希格斯玻色子的探测精度,获得更深入的科研成果。 “按照我们现在非常激进的计划,2022年开始建设,2030年完成。”王贻芳说,中国的竞争对手欧洲核子中心今年也公布了未来环形对撞机计划,几乎跟中国完全一样,计划2030年开始建设,2040年建成。如果中国能够提前建成,作为一个国家科研中心,对人才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体制建设、经济发展等都会起到重要作用,使中国兴建的国际大科学装置引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