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研发激光雷达硅晶片 可将芯片成本降至36.7美元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在激光雷达研究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或将该款自动驾驶核心部件的成本降至1/200。此外,该技术产品的尺寸只有指尖大小。由于激光雷达的机械运动部件(mechanical moving parts),导致激光雷达比轮胎更易受损。 如今,NTU的研发人员发现,可利用硅晶片(silicon chip)发光,替代二极管(diodes)。他们还采用了锗(germanium)的延展性,该类金属通常被用作为三极管(transistors),这是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与硅兼容的可发光材料。 价格便宜、性能更高 ![]() 目前,即使是最便宜的常规激光雷达传感器,其售价也高达10,000新加坡元(约合7345.9美元),而固态激光雷达微芯片的成本却只有50新加坡元(约合36.7美元)(实现商用的情况下)。 当研究人员利用新技术实现该款激光雷达芯片的量产后,其市场售价或为50新加坡元,这将为许多计划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小公司提供新的商机。 截止至目前,即使是常规的激光雷达,其售价也太过高昂,许多公司在选择设备时被迫跳过该设备。 该款激光雷达微芯片的另一项好处在于,其图像品质极佳,可提供较高的分辨率,这主要得益于该芯片的激光密度,其图像的响应速度也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