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实现二维空间量子行走

发布:cyqdesign 2018-05-14 11:48 阅读:2209
据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于近日实现了大规模三维集成光量子芯片,并演示了首个真正空间二维的随机行走量子计算。最新进展对于推进模拟量子计算的发展、实现“量子霸权”具有重大意义。 +MC>?rr_u  
'MKkC(]4  
近年来,关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的新闻屡见于报端,IBM、谷歌、英特尔等公司争相宣布实现了更高的量子比特数纪录。 e , zR  
^DHFP-G?e  
但金贤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称,即使实现几十甚至更多量子比特数,如果没有做到全互连、精度不够且无法进行纠错,通用量子计算仍然无法实现。相反,模拟量子计算可直接构建量子系统,不需要像通用量子计算依赖复杂的量子纠错,因此,一旦能制备和控制的量子物理系统达到新尺度,将可实现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直接用于探索新物理和特定问题。 5VWXUNe@_q  
HZ=Dd4!  
作为模拟量子计算的一个强大算法内核,二维空间中的量子行走,能将特定计算任务对应到量子演化空间中的相互耦合系数矩阵中。研究团队借助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节点数多达49×49的三维光量子计算芯片。金贤敏称,正是这种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光量子计算芯片,使真正空间二维自由演化的量子行走得以在实验中首次实现,并将促进未来更多量子算法的实现。 M;W{A)0i1  
);$Uf!v4  
据悉,不同于过去20年里采用的通过增加光子数来增加绝对计算能力的方式,研究团队另辟蹊径,通过增加量子演化系统的物理维度和复杂度来提升量子态空间尺度,开发了更加可行的全新量子资源,对未来量子模拟计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mCUuY#  
KdF QlQaj  
金贤敏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致力于量子信息技术芯片化和集成化研究,构建尺度和复杂度上都达到全新水平的光量子系统。
关键词: 量子
分享到:

最新评论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