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探索科研天地 勇攀光学遥感技术新高峰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13 17:15 阅读:1347 [投稿]
    光学遥感技术是指在紫外至红外光学波段内,远距离获取目标和环境信息的技术。光学遥感系统通常由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设备等组成,在军用、民用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导语:光学遥感技术是指在紫外至红外光学波段内,远距离获取目标和环境信息的技术。任何物体都能借助反射太阳光或通过自身辐射来反映自身存在的信息,因此通过遥感技术和地面的信息处理能探测和识别物体的种类是相当广泛的。光学遥感系统通常由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设备等组成,在军用、民用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当今时代,空间遥感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科技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指标,而随着空间光学遥感需求的快速增长,各国均对空间光学遥感器提出了更高的指标要求。在我国,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致力于空间光学相机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创新,为促改进光学遥感事业发展、助力国科技与军事建设挥洒了将近四十年的青春与汗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就是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任建岳研究员。

    求真务实的探索者

    任建岳,1952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视场宽覆盖高分辨空间遥感学术带头人。1980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2001-2009年期间担任863专家组责任专家。1999年获“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获“863计划航天领域先进个人”,2001年获“86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因为组织并主持团队突破空间超宽高清动态成像技术,在我国的空间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理论和技术研究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履历上的一连串闪光点,记录着任建岳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留下的足迹。他自1980年开始从事大型光电经纬仪等研究工作,1992年,从某高分辨率相机开始,主要研究空间光学遥感器。37年的科研探索生涯,他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工作勤奋,作风严谨,勇于开拓创新,积累了空间光学相机的丰富经验,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各项工程任务,奠定了未来我国大视场更高分辨空间相机的技术基础。

    作为我国高性能空间光学相机系统设计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任建岳创新提出了兼顾高分辨和大视场空间光学成像新技术体制,突破了传统空间光学仅能顾及高分辨率或大视场的技术瓶颈。他主持研制了7倍于传统空间相机视场的高分辨率相机及以其为基础的型号、换代与拓展等系列的卫星主载荷,不但破解了以往高分辨光学卫星因视场小,难以获取大范围区域图像的困局,以其大视场高分辨的成像能力,可以通过一次成像便实现大范围区域内进行目标的识别和确认,满足了国防安全及国家利益拓展的重大需求,为我国空间相机设计制造技术整体跨代发展,跻身世界前列作出了重大贡献。

    凭借着在研究工作中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精神,任建岳和团队的研究成果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他们出色完成了高分辨大视场卫星相机的研制,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再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在空间遥感方面,从设计、加工、装调、检测,应用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发明,并进行了国有自主知识产权宝货,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3项,为了知识的传播和经验的分享,发表专著一部,并发表论文165篇,其中EI108篇,SCI 11篇。同时,他还先后为本学科任建岳研究员先后为本学科领域培养硕士、博士89名,其中多名学生继续在团队内从事空间遥感的研制工作,还有多位奔赴到我国的航天院所,从事整星任务研制工作,这和任建岳研究员要求学生们在设计中要有全局观,任何设计都要有整体优化思想的教导师离不开的。

    因为成就突出,2010年,任建岳教授获得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