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周军:一位激光研究者的转型路

    作者:佚名 来源:凤凰江苏 时间:2017-06-03 16:54 阅读:2525 [投稿]
    几年前,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港科技园内拔地而起,任职常务副院长的周军作为见证并伴随其成长的一员,从科研到技术,再到产业化,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管理的道路上,每一段历程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当计算机与光纤融合为一,对使用光纤激光器的客户而言,操作要求也随之减小。这项成果的运用会更受客户欢迎。”这就是周军脑海里展现的产业化概念。

    但,他始终觉得:“这个脑筋动得太晚!如果能早点想到,在博士毕业时,有一位老师亲手指导带领,到现在的发展就会有很大不同。”

    当然,他也明白,前期积淀也尤为重要,“从2001到2012年,我一直都在搞科研。如果让现在的我完全离开研发发展产业化,可能性不大,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小。研究人员做产业化,只有全身心投入。如果既想做产业化,又想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这二者很难兼得。所以说,做产业化的人通常需要all in,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产业化可比搞科研难多了。”

    “这也正是人们所说的‘让科研人员做产业化就是个悖论’。”

    在周军的经历中,做科研“只要完成任务指标,无论什么手段,获得优于别人的输出结果就可以,不用考虑任何可靠性。哪怕只实现一次,都是成功的”。

    但一旦将科研成果继续实现产业化需要的要素就会更多,“仅有1‰的失败率,也能给企业带来极大打击”。

    “产业化和科研是两种思路。产业化的核心是市场,而这市场也并不是意味着所有好东西都能销售出去,它所受的影响非常多。”

    一只特殊的“孵化器”

    2013年4月,南京先进激光正式开始运转,周军由上海调至南京,进行研发指导与企业管理。

    “地方政府和上海共同建立这个机构,不是希望我复制上海的模式,这没有任何意义,而是借助上海光机所的技术与人才,包括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带动南京本地的激光产业。归根结底,就是发展激光产业。”

    正如所有新型研发机构都会遇到的障碍,南京先进激光的发展之路也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新型研发机构本身就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初期的运作必然会面临许多难题。如果是大学或研究所,它们还能按照惯例走路。但我们是为解决长期以来国家科研成果转化难而设立的,如何搭起技术与产品的桥梁,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型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2016年6月,新华社播发《“三无”“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能否书写中国创新新格局?》,文章指出,这些曾被称为“三无”(无级别、无经费、无编制)、“四不像”(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还不完全像事业单位)的企业单位,现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新三板的常客、跨国科研交流的生力军。

    而南京先进激光也正是这样一种存在。

    这支科研团队,除周军与综合办主任外,其余5人均为80后,“所以,结合研究院本身的定位,我们合作的过程更像一种年轻人的创业”。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