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高效蓝光LED成就了高亮节能白光光源

    作者:甘阳 编译 来源: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部 时间:2014-10-14 17:35 阅读:4807 [投稿]
    发光二极管是基于半导体元件的窄带光源,发光波长范围从红外到紫外。第一个LEDs的研发于1950s和1960s年代就在几个实验室进行,发光波长为红外到绿光不等。但是,蓝光LEDs的研发却非常艰难,又用了30多年才实现。

    红外LEDs

    随后,基于GaAs的高效p-n结的制备技术进展迅速。GaAs的优势在于其直接带隙特性—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不需要光子辅助就能进行。GaAs的带隙为1.4 eV,相应发光波长在红外区。1962年夏,研究者观察到了GaAs的p-n结发光[7]。数月后,液氮温区(77 K)的GaAs激光在三个研究组独立且几乎同时地实现,他们是美国的的General Electric,IBM和MIT Lincoln实验室 [8-10]。不过,激光二极管的广泛应用还要几年的时间。后来的激光二极管之所以能在室温下连续工作,需要提升对载流子的约束并降低损耗,而这些要归功于异质结构(Z.I. Alferov和H. Kroemer的相关研究获2000年诺贝尔奖)以及稍后量子阱的发展。

    可见光LEDs

     紧随1950s末期的实验研究[11],基于GaP(间接带隙为2.2 eV)的高效LEDs的研究在三个研究组并行地开展,他们是德国Philips Central实验室(H.G. Grimmeiss)、英国Services Electronics实验室(SERL)(J.W. Allen)和美国Bell电话实验室(M. Gershenzon)[12-14]。他们的研究目的各异,包括通讯、发光、电视、电子设备指示灯和电话等。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掺杂(例如Zn-O或N),他们获得了红光到绿光的不同发光波长。1960s后期,几个国家的不少厂家生产基于GaP的红光和绿光LEDs。

     基于Ga、As和P(GaPxAs1-x)的混合晶体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因为能获得的发光波长比GaAs基的要低:x<0.45时材料具有直接带隙特性,此时发光波长就在可见光范围!美国General Electric实验室的N. Holonyak Jr.等在1950s后期开始研究GaPxAs1-x体系,成功制备出基于该体系的p-n结并观察到LED发光,在1962年还报道了710 nm的激光二极管发光 [15]。

    二、蓝光LEDs的早期工作

     实现蓝光发射的历程要艰难的多。早期研究者曾尝试了高间接带隙的ZnSe和SiC,但并没有实现高效发光。成就蓝光LEDs的材料是GaN(Gallium Nitride,氮化镓)!!!

     GaN是一种III-V型半导体,属纤锌矿结构。GaN能在蓝宝石(Al2O3)或SiC衬底上生长,尽管其与衬底的晶格常数不同。GaN也能通过掺杂来改性,如掺Si后为n型半导体,掺Mg后为p型半导体。但掺杂会干扰晶体的生长过程,使之易碎。一般而言,GaN晶体中的缺陷赋予晶体良好的电子迁移率,也就是说,未掺杂的GaN是天然的n型半导体。GaN的直接带隙为3.4 eV,相应发光波长在紫外区。

     1950s末期,Philips Research实验室已经开始认真研究基于GaN的新发光技术的可行性,尽管那时GaN的带隙才刚刚被测定。H.G. Grimmeiss和H. Koelmans用不同的激活剂,实现了基于GaN的宽光谱段高效光致发光,据此他们申请了一项专利 [16]。然而,当时GaN晶体的生长非常难,只能得到粉末状的小晶体,这样是无法制备p-n结的。Philips的研究者决定还是集中力量研究GaP体系(如前述)。

      1960s末期, GaN晶体生长已经可以籍HVPE 技术(Hydride Vapour Phase Epitaxy,氢化物气相外延)在衬底上沉积来实现了 [17]!美国 [18, 19]、日本 [20]和欧洲 [21]的数个实验室,均在研究GaN的生长和掺杂技术,以期实现蓝光LEDs。但是,材料方面的几个问题看起来还是难以逾越——表面粗糙度没法控制,HVPE生长用材料被过渡金属杂质污染,用作p型掺杂的原子被H钝化(H与受体掺杂原子形成配合物)。其中,当时无法理解H的作用机制。该领域的带头人J. I. Pankove在一篇1973年的综述中作了如下评述 [22]:“尽管过去两年GaN的研究有不少进展,该领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GaN技术的主要目标应该定位于(1)无应变单晶的合成制备,(2)浅能级受体原子的高浓度掺杂”(以提供有效的p型掺杂)。由于进展不顺利,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再次停滞不前!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