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锁微观测量新境界:光学3D轮廓仪与共聚焦显微成像的结合应用
-
0条回复,103次浏览传统单一测量设备要么精度不足,要么无法兼顾复杂结构。而SuperView WT3000白光干涉仪+共聚焦显微镜双模式融合,纳米级难题迎刃而解! 1、白光干涉模式利用白光干涉原理,实现从超光 ..
- 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CPU发布
-
2条回复,1036次浏览6月26日,2025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LoongArch)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 ..
- 最新一期《军情观察室》(2025.6.25)
-
2条回复,920次浏览《军情观察室》播放时间:凤凰卫视中文台周三 22:00-22:35,最新一期《军情观察室》是2025年6月25日播出的,更新与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军情观察室》是凤凰卫视晚间强档节 ..
- TIR透镜设计
-
0条回复,368次浏览想请教一下照明距离86mm,光斑半径3.32mm的tir透镜应该如何设计呀,光源选用1mmx1mm的led
- 加州大学工程师突破光子学领域长期存在的瓶颈
-
1条回复,95次浏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程师突破了光子学领域长期存在的瓶颈:成功制造出兼具高灵敏度与强韧性的微型光学器件——这两种曾被视作根本对立的特性终于实现共存。这种罕见的特性组合将催 ..
- 激光通信光路如何设计
-
0条回复,306次浏览对于激光通信光路,可以分成光学天线、信号发射与接收、信标发射与接收。 问题: 1. 在用zemax设计时,如何把这些光路组合到一起,用序列好还是非序列好? 2. 有没有可以参考的zemax ..
- 线下课程-自由曲面和衍射的光束整形
-
0条回复,106次浏览自由曲面和衍射的光束整形,对此课程感兴趣,可以加微联系18001704725
- 如何把mtf优化上去?
-
0条回复,359次浏览现在mtf是这样,用的波前默认评价函数,用mtf操作数拉的话,会好一点,但是市场边缘就很差很差
- 西北工业大学“飞天二号”发射成功
-
0条回复,374次浏览6月23日,由西北工业大学空天组合动力团队牵头研制的“飞天二号”在西北某地开展了试飞试验,国际首次获得了煤油/过氧化氢推进剂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的变结构进气、变推力加速、变攻角自 ..
-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在长波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方面获进展
-
21条回复,216次浏览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激光频率转换的关键器件,在全固态激光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当前商用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主要包括黄铜矿型化合物如AgGaS2, AgGaSe2和ZnGeP2 等。然而,由于 ..
- JCMSuite应用:等离子波导
-
0条回复,88次浏览此示例演示了由不同电介质界定的银薄膜的等离子体激元波导的计算。 该设置遵循 Berini [1] 的举例。 我们主要评论整个计算域上电场强度的数值解,它代表了一个等离子体激元。 但是, ..
- 受激发射损耗(STED)显微镜原理
-
0条回复,74次浏览摘要 img: http://www.infotek.com.cn/uploads/allimg/230803/1-230P315411M46.png ..
- 光学超结构
-
0条回复,81次浏览随着最近的技术进步,使用能够重现某些所需的新兴特性的亚波长结构的部件的制造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应用的可能。 这些所谓的超材料的模拟技术有其自身的挑战,主要是由于纳米级的结构 ..
- JCMsuite应用:散射体的光学手性响应
-
0条回复,76次浏览在JCMsuite中,利用光学手性的形式和内置的手性参量可以计算光散射体的手性响应。结果表明,时间谐波光学手性密度服从局部连续性方程[1]。这使得手性行为的分析类似于研究电磁能量的 ..
- OptiSystem应用:半导体激光器调制
-
0条回复,99次浏览当将直接调制的激光器用于高速传输系统时,调制频率可以不大于弛豫振荡的频率。弛豫振荡取决于载流子寿命和光子寿命。这种依赖关系的近似表达式如下所示: img: http://www.infotek. ..
- FRED应用:毛细管电泳系统
-
0条回复,90次浏览img: http://www.infotek.com.cn/uploads/allimg/220126/1-22012621392A11.png 简介 从非侵入式到超灵敏的检测仪器,光子器件在今天的生物医药产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只有在 ..
- FRED应用:手机背光显示
-
0条回复,70次浏览img: http://www.infotek.com.cn/uploads/allimg/220309/1-220309205303P9.jpg 简介 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和手表在当今世界正变得无处不在。这就需要准确的光学工程的来 ..
- OptiSystem应用:放大器泵浦功率效应
-
0条回复,80次浏览以信号输出功率、增益和噪声系数为特征的放大器性能取决于泵浦波长。 本案例详细介绍了980 nm和1480 nm泵浦的放大器。980nm和1480nm泵浦波长是EDFA中使用的最重要的泵浦波长。图1显 ..
- JCMsuite应用:散射体的光学手性响应
-
0条回复,66次浏览在JCMsuite中,利用光学手性的形式和内置的手性参量可以计算光散射体的手性响应。结果表明,时间谐波光学手性密度服从局部连续性方程[1]。这使得手性行为的分析类似于研究电磁能量的 ..
- FRED应用说明——发光二极管(LED)
-
0条回复,73次浏览本应用说明介绍了两种模拟LED的方法,强调了一些有用的分析工具。 FRED用于LED建模 CAD导入 FRED可以导入IGES和STEP格式CAD模型,允许光学和机械元件的快速集成 ..
- FRED应用:锥透镜的设计
-
0条回复,60次浏览简介 锥透镜,通常也被称作轴对称棱镜,是一种拥有一个圆锥面和一个平面的透镜。锥透镜常用来产生强度分布为贝塞尔函数型的光束或者一个圆锥形的非发散光束。可以用于激光打孔/光学 ..
- OCAD应用:五组元连续变焦系统
-
0条回复,65次浏览五组元连续变焦系统实际上是在三组元系统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个三组元连续变焦系统的叠加。前后两个三组元参数分配一样,两个变焦组和连个补偿组分别固联在一起,按统一规律运动。系 ..
- 中国科大在一维金属纳米结构光学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
-
23条回复,212次浏览中国科大周蒙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金荣超教授课题组合作,揭示了一维生长金属纳米结构光学性质的演化。研究成果以“Evolution of coherent vibrations in atomically preci ..
- OCAD应用:五组元连续变焦系统
-
0条回复,84次浏览五组元连续变焦系统实际上是在三组元系统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个三组元连续变焦系统的叠加。前后两个三组元参数分配一样,两个变焦组和连个补偿组分别固联在一起,按统一规律运动。系 ..
- OCAD应用:四组元连续变焦系统
-
0条回复,79次浏览四组元连续变焦系统是在三组元连续变焦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变焦组分担系统像面位移,由两个变焦组一个补偿组,再加一个前固定组和后固定组组成。两个变焦组可以接连在一起,第二个 ..
- OCAD应用:三组元连续变焦系统
-
0条回复,76次浏览打开“机械补偿变焦系统设计”命令是默认的就是三组元连续变焦系统设计如图1。 img: http://www.infotek.com.cn/uploads/allimg/230223/1-2302231A03Yc.jpg图1.变焦系统高斯计算窗 ..
- OCAD应用:二组元连续变焦系统
-
0条回复,85次浏览二组元连续变焦系统实质上是对三组元变焦补偿形式的简化。他利用后面的变焦组的轴向移动产生系统变焦比,由于变焦系统运动产生的相面位移量有前组位移补偿。该形式变焦系统的前组不是 ..
- FRED应用:准直透镜模拟与优化
-
0条回复,94次浏览1. 摘要 本文您将会学到如下内容: 透镜基本参数输入; 优化变量与评价函数设定; 优化; 照度分析; 2. 操作流程 1) 创建之前,我们需 ..
- 光钟信号与电信数据首次实现同传
-
0条回复,58次浏览来自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新一期《光学》期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证明在数十公里的实际部署多芯光纤中,超稳定光学原子钟(以下简称“光钟”)信号可以与电信 ..
- 新型钙钛矿图像传感器性能大幅提升
-
0条回复,149次浏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与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联合团队开发出基于钙钛矿的新型图像传感器,实现了红、绿、蓝像素层的垂直堆叠,大幅提升了光利用效率和空间分辨率。这项成果 ..
- 双向高导热石墨膜研究获进展
-
0条回复,87次浏览随着电子器件向高性能、小型化发展,芯片功率密度提升带来的热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器件稳定性的关键瓶颈。通常,碳基高导热材料在面内热导率超过1500W/m·K时,面外热导率普遍低于8W/m· ..
- 中科院光电所提出折叠路径超构表面概念
-
17条回复,190次浏览近日,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光场调控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提出了折叠路径超构表面概念,首次实现自旋解耦色散调控,同时该原理可拓展至任意正交偏振色散独立调控。与传 ..
- CODE V如何查看某一个面的光强分布
-
0条回复,229次浏览CODE V新手,使用平面波作为光源,经过光学系统后能否用点扩散函数查看像面的光强分布?或者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看吗?
- 双折射晶体偏振干涉效应
-
0条回复,115次浏览简介: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FRED的材料性质方面一些高级的设定,这些设定共分成以下几个部份。 双折射晶体和偏振光干涉 光源偏振设置 双折射材料方向和其 ..
- OCAD应用:菲涅尔透镜初始结构设计
-
0条回复,82次浏览img: http://www.infotek.com.cn/uploads/allimg/230628/1-23062R25H1C4.png 图1.菲涅尔透镜结构形式 菲涅尔透镜是一种利用多层环形圆锥表面构成的特殊面型 ..
-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场曲分析仪
-
0条回复,89次浏览摘要 img: http://www.infotek.com.cn/uploads/allimg/241224/1-241224194112P1.png ..
- VirtualLab Fusion应用:畸变分析仪
-
0条回复,93次浏览摘要 img: http://www.infotek.com.cn/uploads/allimg/241225/1-24122520245V13.png 镜头是成像系统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对任何光学工程师来说,能够详细分析它们的性能是至关 ..
- 我国科研团队制备出高性能液流电池用超薄聚合物膜材料
-
0条回复,72次浏览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研究员、鲁文静项目研究员等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宏俊研究员合作,在液流电池用离子选择性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界面交联策 ..
- 7月Ansys Zemax 成像设计线下培训报名通道开启
-
0条回复,163次浏览7月Ansys Zemax 成像设计线下培训报名通道开启
- 山西大学实现一种压缩激光新型光源
-
13条回复,201次浏览近日,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利用压缩库增强光学参量耦合新方案,实验实现了一种压缩激光新型光源。相关研究成果“Reservoir-engineered squeezed lasing through the parametric coupli ..
- 舜宇光学“调焦镜头组”专利公布
-
0条回复,110次浏览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调焦镜头组”的专利,公开号CN120178437A,申请日期为2025年05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焦镜头组, ..
- 2025年度自然指数发布:中国科大位列全球高校第二!
-
0条回复,328次浏览日前,自然指数2025年度研究领导者(Nature Index 2025 Research Leaders;此前称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Index Annual Tables)揭晓,中国科大成绩亮眼。 在2025自然指数研究领导 ..
- 关于OpticStudio中的编程 (ZPL和ZOS-API)
-
1条回复,520次浏览一、概念 1、ZPL (ZEMAX Programming Language)即zemax编程语言,相关资料可以通过zemax帮助文档熟悉,使用相对简单,自由度高,能在zemax中实现自己想要的操作、计算和仿真输出等 ..
- 上海光机所在光子晶体光纤随机激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13条回复,161次浏览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俊研究员团队,先后在毛细管和光子晶体光纤随机激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 and random la ..
- 澳大利亚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机器人导航系统
-
0条回复,124次浏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机器人导航系统。该系统能模仿人类大脑的神经运作过程,实现类脑导航,其能耗不到传统导航系统所需能量的10%。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 ..
- 超低损耗光学微谐振器为微型化可调谐光子系统铺平道路
-
17条回复,187次浏览阿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类新型光学微谐振器,这种微型光学器件能在微观尺度内强力约束并增强光线,是超精密光学传感器和信息处理器等众多系统的核心组件。 研究团队发现,在两段 ..
- 科学家开展迄今最全面的光学原子钟比对实验
-
19条回复,191次浏览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开展了迄今最全面的光学原子钟(以下简称“光钟”)协调比对实验。他们在6个国家同步运行多台光钟及其连接链路,跨越数千公里,迈出了更精确定义“秒”这一基 ..
- 韦东奕参与的项目被提名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
1条回复,248次浏览6月1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网发布一条公示,公示内容为北京市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专家提名项目,韦东奕被提名的是自然科学奖。公示时间为202 ..
- 中国成功研发蚊子大小仿生机器人
-
1条回复,453次浏览近日,据网络媒体报道,国防科技大学已成功研发蚊子大小的仿生机器人。这些融合生物特性与尖端科技的微型装置,或将重塑未来战场的侦察模式。 据悉,要将机器人缩小到蚊子般的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