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业书籍推荐:第一本《光学教程》,出版日期:2005-8-1。
JAX`iQd z|8zNt Ug
?G[=pY:= 8Z CR9% 光学教程 RiZ)#0 z.Vf,<H 作者:叶玉堂
I7HGV( 图书详细信息: EXsVZg"# ISBN:7302114617
2cjbb kq 定价:48元
twhT6wz" 印次:1-1
@JPz| 装帧:平装
D*/fY=gK 出版日期:2005-8-1
S$=caZ? 图书简介: i&q_h>ZTg 本教程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章到第3章为应用光学部分,介绍了几何光学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
系统中的传播和成像特性,注意介绍了
激光系统和红外系统;第4~8章为物理光学部分,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结合介绍了DWDM、双光子吸收、Raman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进展;第9章则专门介绍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
C;?<WtH 本书可作为光电子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光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师生和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4+czfz 前言: TBZhL 本书是为光电子、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编写的教材。该课程可安排90个学时,其中物理光学部分约60个学时,应用光学部分约30个学时。本书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着重讲授光在各向异性介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介绍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介绍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双光子吸收、拉曼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及进展,力图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为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书中专辟一章(第9章),着力介绍了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为适应学生自学的需要,第1至8章选编了部分例题和习题,并在书后附有参考答 案。
R*?!xDJ 本书由饶建珍编写第1、2、3、6章,并负责全书各章的内容衔接;肖峻编写第4、5章和第8章的部分内容;杨春平编写第7章和第8章的部分内容;吴云峰编写第9章;王昱琳编写习题和答 案;李春花编制部分图表并校阅部分书稿。叶玉堂统编全稿,并负责全书的内容编排尤其是相关新技术和前沿进展方面的内容组织。
@RZbo@{~ 要特别提及的是,母国光、姜文汉、苏君红、薛鸣球等几位院士为本书提供了光学信息处理、自适应光学、红外热成像、航天光学遥感等方面的文献、
资料。本书第9章就是根据这些文献、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整理、编写而成。编者谨此向几位院士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i|rC Ga0}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出现缺点、错误或疏漏,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V4&a+MJ@ 编者
2sj:
&][R 2005年2月于电子科技大学
07]9VJa 目录: \opcn\vW 第一篇应 用 光 学
'Ck:=V%}g 第1章几何光学基础3
.u'MMe>^ 1.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3
A2!pbeG 1.1.1发光点、
光线和光束3
T$sm}= 1.1.2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4
NHcA6y$Cz 1.1.3全反射5
i91k0q*di 1.1.4费马原理6
hW9U%-D 1.2物像基本概念7
C`-CfZZ 1.2.1光学系统与完善像概念7
&dPI<HlM 1.2.2物和像的概念8
fWf't2H& 1.3球面和球面系统9
Cj=_WWo 1.3.1符号法则9
_S,UpR~2W 1.3.2实际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10
_gEojuaN 1.3.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12
%)Z,?DzZ 1.3.4物平面以细光束经折射球面的成像15
+R7pdi 1.3.5球面反射镜17
/Ny#+$cfk 1.3.6共轴球面系统19
3a&HW
JBSx 1.3.7透镜21
T
oT(' 1.4平面与平面系统23
h;@>E:4Tg 1.4.1平面反射镜23
=?_:h`} 1.4.2平行平板26
4];>O 1.4.3反射棱镜28
L
F&!od9[ 1.4.4折射棱镜32
IgRi(q^b- 1.4.5光楔33
OdOn wY 1.5光学材料34
DXFDs=u 例题37
!K+hXQE1 习题39
mi1^hl'2 第2章理想光学系统42
* \B(- 2.1理想
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基点和基面42
'-mzt~zGOY 2.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42
,M:[GuXD< 2.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43
JmeE}:5lpj 2.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45
1!yd(p=cL 2.2.1图解法求像45
ArScJ\/Nwv 2.2.2解析法求像46
I2-ue 63 ? 2.3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48
T`,G57-5 2.3.1放大率48
RR|X4h0.
2.3.2节点和节平面49
`sA xk 2.3.3用平行光管测定
焦距的原理51
?a*w6,y. 2.4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52
{c~w
Ms# 2.4.1双光组组合52
?]aVRmL 2.4.2多光组组合55
\T!,Z;zK 2.5单透镜57
pNZ3vTs6 2.5.1单个折射球面的主点57
2jlz#Sk 2.5.2单
透镜的基点与基面58
H0jbG; 2.5.3薄透镜和薄透镜组61
Sy]W4% 2.6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62
I!}V+gu= 2.6.1光阑及其作用62
(XlvPcTi 2.6.2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63
.l|29{J 2.6.3视场光阑65
72/ bC 2.6.4渐晕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65
4"\x# 2.6.5光学系统的景深67
K7C!ZXw~ 2.6.6远心光路70
{NcJL< ;tS 2.7像差概述72
:hcOceNz 2.7.1轴上点球差72
w
`+.F;}s 2.7.2单色光轴外像差73
Ups0Xg&{ 2.7.3色差78
F/,6Jh 2.8波像差80
$5\!ws<cZ 2.9矩阵运算在几何光学中的应用81
KS1udH^Zc 2.9.1近轴光的矩阵表示82
g-,lY| a 2.9.2物像矩阵83
yMzy!b Ky 2.9.3用高斯常数表示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85
;#+I"Ow 2.9.4薄透镜系统的矩阵运算86
)T? BO 例题88
(D6ks5Uui 习题91
>DbG
)0| 第3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94
W7(5z 3.1眼睛94
$at\aJ 3.1.1眼睛的结构94
&
P%# 3.1.2眼睛的调节96
}D`ZWTjDay 3.1.3眼睛的缺陷和校正97
`Y+R9bd 3.1.4眼睛的分辨率98
\gK'g-)} 3.2放大镜98
V|F/ynJfA 3.2.1放大镜的放大率99
(kyRx+gA 3.2.2放大镜的光束限制和视场100
/x]^Cqe 3.3显微镜101
|eg8F$WU 3.3.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101
w`r%_o-I 3.3.2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103
$=#Lf[|f= 3.3.3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104
cvf?ID84 3.3.4显微物镜106
Nq^o8q_ 3.4望远镜107
Bn%?{z) 3.4.1望远镜的一般特性107
he@Y1CY 3.4.2望远物镜110
8G2QI4 3.4.3望远镜目镜111
YMy** 3.4.4望远系统外形尺寸的计算117
^ UhqV"[7k 3.5摄影系统118
^CM@VmPp 3.5.1摄影物镜的光学特性118
B*E"yB\NV 3.5.2摄影物镜的景深120
uhnnjI 3.5.3摄影物镜的类型121
Nf2lw]-G4 3.6现代光学系统122
v-^<,|vm2f 3.6.1激光光学系统122
Ao*:$:k 3.6.2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128
,aq>9\pi 3.6.3线性成像物镜131
+2k{yl 习题133
{?++T 0 第二篇物 理 光 学
/VP #J<6L 第4章光的电磁理论137
H6>t to 4.1电磁波谱电磁场基本方程137
_VM}]A 4.1.1电磁波谱137
gz uWhQo 4.1.2电磁场基本方程138
m(dW["8D 4.2光波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141
pIug$Ke_% 4.2.1波动方程141
lp5'-Jo 4.2.2时谐均匀平面波143
X+HPdrT 4.3光波的偏振特性150
F&^&"(H} 4.3.1光波的偏振态150
qF-Fc q 4.3.2椭圆偏振、线偏振和圆偏振152
?' mP`9I 4.4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154
p2fzbBt 4.4.1反射定律、折射定律154
{zc*yV\ 4.4.2菲涅耳公式156
x9t% 4.4.3反射率和透射率160
S$P=;#r 4.4.4全反射与临界角164
O<mA+yk 4.5光波场的频率谱168
Eh|6{LDn! 4.5.1光波场的时间频率谱168
sFvYCRw
/ 4.5.2光波场的空间频率谱173
l}T@Cgt 4.6球面光波和柱面光波176
ar'VoL} 4.6.1球面光波176
}5z!FXB 4.6.2柱面光波177
ACFEM9 [= 例题178
#Aj#C> 习题181
a@9W'/?igk 第5章光的干涉184
C43I(.2g 5.1光干涉的条件184
7Up-a^k^` 5.1.1光的干涉现象184
J-azBi 5.1.2光干涉的条件185
%U.x9UL 5.1.3从普通
光源获得相干光的方法188
vXSA_"0t 5.2双光束干涉189
rTOex]@N 5.2.1分波面双光束干涉189
{K|ds($ 5 5.2.2分振幅双光束干涉193
xc05GJ 5.3多光束干涉200
,6f6r 5.3.1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200
usu{1&g 5.3.2多光束干涉条纹的特性202
jaVx9FR+ 5.4光学薄膜208
{A%&D^o) 5.4.1单层光学薄膜208
0C"2?etMx 5.4.2多层光学薄膜210
P!)F1U]!
5.4.3光学薄膜的应用214
n$>_2v 5.4.4高反射率的测量217
ADP3Nic 5.5典型的干涉仪及其应用219
)7AjRtb!/ 5.5.1迈克耳孙干涉仪219
Gg:W% 5.5.2马赫?曾德尔干涉仪221
Ra^c5hP:.E 5.5.3法布里?珀罗干涉仪222
lQt,(@7] 5.6光的相干性227
yFDt%&*n^ 5.6.1光的空间相干性227
|TJu|zv^ 5.6.2光的时间相干性232
l Dwq[ I]w 例题235
*13-)yfd
习题238
YluvWHWi 第6章光的衍射243
>m=XqtP 6.1光的衍射现象243
.%\||1F< 6.2衍射的基本原理244
N[DKA1Ei 6.2.1惠更斯?菲涅耳原理244
N>g6KgX{K 6.2.2基尔霍夫衍射公式246
<iH"5DEe 6.2.3衍射的巴比涅原理250
qjf4G[]! 6.3夫琅禾费衍射250
mM+^v[= 6.3.1夫琅禾费衍射装置250
o?3C -A| 6.3.2矩孔衍射251
D*_.4I 6.3.3单缝衍射255
O-~cj7
0\ 6.3.4圆孔衍射256
p}K+4z 6.4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和分辨本领259
83'rQDo)G 6.4.1在像面观察的夫琅禾费衍射259
1p SEr6 6.4.2成像系统的分辨率261
a+9_sUq 6.5夫琅禾费多缝衍射264
8)b*q\O' 6.5.1强度分布公式264
k^s7s{ 6.5.2多缝衍射的特点与图样266
uhwCC 6.6衍射光栅270
tqKX\N=5^ 6.6.1光栅的分光性能270
(8~Hr?1B 6.6.2闪耀光栅273
|+<o(Q( 6.6.3波导光栅275
u2U+uD@yA 6.7菲涅耳衍射278
JxRn)D 6.7.1菲涅耳波带法及圆孔、圆屏菲涅耳衍射278
1vqc8lC 6.7.2菲涅耳波带片282
PA,\o8]x 6.7.3菲涅耳直边衍射285
I Vw'YtZ 6.8全息术290
-.Z;n1'^ 6.8.1全息术的原理291
2e({%P@2? 6.8.2全息术的特点293
"M %WV> 6.8.3全息术的应用293
w (ev=)7< 例题296
H~0B5Hl!F 习题299
g\a q#QV 第7章晶体光学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