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激光产业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激光具有方向性好、能量高和单色性好等一系列优点,自其问世以来就受到科研领域的高度重视。激光打印、扫描等技术推动了诸多领域的迅猛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已走进千家万户,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卫标告诉记者,我国激光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如何推动我国激光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真正实现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产业的发展是“科技国家队”应当思考的问题。 “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事实上,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正在加速集聚优质资源,倾心打造“四位一体”的新型产业发展新模式,即“产业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技术服务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践行者,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面向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化的平台,采用企业化运营的科研院所新模式,坚持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总体功能定位的新型产业研究院。 “科技创新,产业报国。这是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的使命。”陈卫标说,它将致力于激光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努力成为激光产业界的创新引擎,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挥之不去的转化想法 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是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科技产品,而研究员周军是这家在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注册成立的公司总经理,具有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血统”。 周军是上海光机所的博士研究生,他所在的课题组就从事激光雷达相关科研工作。“我们所已经在激光雷达领域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周军说,在位于上海嘉定的实验室中,科研人员已经能够完整地制造出一部激光测风雷达。当时,周军就觉得可以将这一技术民用化。 2007年周军留学美国,而将激光测风雷达做成产品的想法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2013年,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成立,鼓励上海光机所拿出项目进行产业化。这让已经回国的周军看到了机会。他向原来的课题组提出建议,将项目拿到南京进行产业化,但课题组老师们却心存顾虑,毕竟实验室设备与产品还有不小的差距。最终,是研究院二次开发的理念和周军的坚持打消了老师们的顾虑。 在南京,周军组建了产业化科研团队,根据市场需求对实验室的激光雷达进行产业化研制,产品已进入批量产业化阶段。研制的全光纤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可实现从几十米到数公里范围内风速、风向、切变、湍流等风场信息的实时测量,在风电、民航、气象、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送到用户手里进行实验性使用时,这台从里到外全部零件都实现国产化的机器,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如今,已经有企业前来与周军洽谈,愿意合作量产激光测风雷达,并应用到风电等领域。 目前中高端激光器产品已提供给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校单位,分别用于机载激光测深、机载激光成像、远距离目标探测、中红外激光雷达等应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