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一篇硕士论文,介绍直下式背光源的设计,以下是本文的总结: eRUdPPq_d
mSYjc)z
J3yK^@&&
第七章 總結 Y"FV#<9@7E
本論文中關於直下式背光模組的討論,在擴散板鏤空結構中是 =-sTV\
採用三角柱狀,使得擴散板也有類似三角的外觀,當然也可以採用其 B.N#9u-vW
他的形狀。若使用其他形狀,此時就可能必須在擴散板外型做些相對 "#C2+SKM1
應的調整。例如:鏤空形狀是具有圓弧狀的橢圓、半圓、圓,那麼外 Sz5t~U=G
觀也就要具有相對的圓弧狀。因為本論文中所討論的模型不會複雜, 1EU4/6!C
若要追求更佳的光均勻性,可以在擴散板表面再做些變化,甚至做些 TPp]UG
微結構來達到要求。 \ eHOHHAGW
在反光片的部分由於想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因而採用壓膜的方 8lQ}-8
法使可以既快速又能大量製造,但因壓膜過程中高分子容易黏附在細 <8WFaP3,
微結構中,效果就會打折扣。所以在製作微結構中,製造的能力與加 x/,;:S
工精密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