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摘录一段话: QIR4<]/
“初始结构的来源: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简单的双胶合),透镜的设计方案可以从基本原则出发,经过按部就班的计算,求出来。但是这是特殊情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通过如下途径之一取得初始系统的: 0eQ~#~j&
1、凭个人的学识和经验估计设定。经验丰富的设计者可以做得很好,但初学者做不到。 aeEw#
2、利用公司过去设计过的透镜的技术档案。这是最常用的办法。 FgXu1-
3、购进各种透镜系统,分析它的结构。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而且费时间,但是经常被采用,尤其是多为小公司所采用。这些小公司可供选用的设计方案储备很少。 Mi;}.K0J
4、查阅专利档案。透镜专利简直多到无数,但是专利文献上给出的例子往往是不完整的或未校正好的,还要做大量工作才能是它变成可用的。更不用说还有避免侵犯专利权的问题了。 :Tlf4y:/w
3?!G-
初始结构的建立方法,也就这么多了。上面总结的很全面。 suA+8}o]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建立光学系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光学系统要求、公司技术储备、个人经验积累等等。 pw0Px
u)<Ysx8G
对于初学者,第一条肯定是不太行的了。 Ask' !
那如何入门光学设计,如何开始光学设计呢? 5x:Ift
*
光学设计的入门阶段,我认为先让初学者获得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做任何事,应该都是这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lc\>DH\n6
就像乔丹教人打篮球的时候说,第一步是培养兴趣,而不是要求他每个动作都要标准、正统。 mgmWDtxN
光学设计也是如此,第一步是从简单方法入手,获得小的成功,培养兴趣。而不是第一步就非要逼迫初学者根据经验自己建立光路,把初学者搞的兴趣全无,失败一次又一次,打击得不敢做光学设计,都选择改行了。我觉得,这对于光学设计来说,是场灾难,不是什么好事。 bRx2
c
中国的飞机不仿制俄国、美国的吗?美国苏联飞机,最初不也是用德国图纸吗?设计的开始,就是模仿。虽然这些国家都不承认。哈哈。 G>
f^ 2
对于初学者,应当从简单的方法,引导其入门,能够完成设计,获得成就感和兴趣,然后才是自己主动的学习和提高,最后才能自己凭借经验,建立光路。 r~ZS1Tp
凭个人的学识和经验估计设定,需要很充足的经验和光学原理做后盾。 对典型结构了解足够深入了,对常用像差校正方法掌握清楚了,自己建立光路也就水到渠成了。 m-:8jA?
什么事都得一步一步的来。 +P>Gy`D9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L~@ma(TV{K
3r,1^h
aK8bKlZe
光学设计真的很玄妙! 2#>$%[
但直接告诉初学者,光学设计很玄妙,很高深,对于他们是不合适的。很容易让他们找不着北,或者干脆改行了事。 *ge].E
应该鼓励初学者学会俯视,而不是习惯性地仰视。习惯仰视,难有创举。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山顶太遥远,容易放弃,更别谈以后的进步了。 #pS]k<o%1
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入门,让他们有兴趣去做光学设计,通过简单的方法,获得小的成功,告诉他们,光学设计也就这么回事,学会俯视,这样,更多的人才会更有动力去做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TYs+XJ'Xj
做得久了,研究多了,自然就能感觉到,原来光学这么玄妙,我会的还很少很少!也不会再觉得光学设计就那么回事了。自然也就不会再目空一切的俯视了。仰视的时候,或许离山顶已不远,或许再努把力,就可到达了。 Q%M'[L?[
这样,应该更适合去引导初学者,让初学者提高得更快,更容易掌握初始结构建立,完成现在手头上的工作。 BP )q6?Mz
初学者最初,不要先去盯着根据经验建立光学系统。经验在哪呢? k98< s
而应该先去学习基本原理,分析大量的专利或者公司技术储备,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光焦度怎么分布的,玻璃怎么选择的,校正策略怎么应用的,不同系统的差异,相似系统,不同视场、F数的差异。
FY1},sq
创新的第一步是模仿。积累多了,自然就到一定境界了。 ti$oZ4PpF
没有积累,直接去建立光路,那不是空中楼阁吗? h
Jfa_
o0,UXBx
光学原理掌握足够深,分析典型结构足够多的时候,哪种系统、哪个位置,该用哪种玻璃,光线入射高度在这个透镜组上大致范围,光焦度应该多少才合适,这些,自然,就都清楚了。 Wl^prs7}c
尤其是做某一种系统做得久了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