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以ZEMAX 2010作为软件平台,详细讲解了ZEMAX在
光学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尽快掌握ZEMAX这一光学设计工具。
gl/n*s#r_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结合作者多年的使用和开发经验,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将ZEMAX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讲解了ZEMAX的使用界面和基本功能,光学像差理论和成像质量的评价,以及各种
透镜和目镜、显微镜、
望远镜等目视
光学系统的设计。
t_@xzt10y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注重基础,内容详实,突出实例讲解,既可以作为光学设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xP<cF F&r+"O)^-R
V j\1HQ *@J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s[^$# 平装:334页
7xAzd#
c?= 语种: 简体中文
#un#~s
7Q 开本:16
=(kwMJ 市场价:¥ 59.00
AP=mj 优惠价:¥ 42.70
5gP#V
K
5}3Q}o# Z~}=q 目 录
m2[q*k]AtS d[+ xLa 第1章 ZEMAX入门 1
r40#-A$ 1.1 ZEMAX的启动与退出 1
bd[zdL#4K 1.2 用户界面 3
:]%z8,6k 1.2.1 窗口类型 4
ar.w'z 1.2.2 主窗口介绍 4
C'C'@?] 1.2.3 文件菜单 5
gd>Op 1.2.4 编辑菜单 6
FHVZ/ e 1.2.5 系统菜单 16
WDr'w' 1.2.6 分析菜单 20
m|<j9.iJ 1.2.7 工具菜单 20
"|{O%X 1.2.8 报告菜单 29
?pdvFM 1.2.9 宏指令菜单 32
@DYx xM- 1.2.10 外扩展菜单 32
>&h#t7< 1.2.11 窗口菜单 33
MF/359r)Et 1.2.12 帮助菜单 34
mA:NAV$!s 1.3 ZEMAX常用操作快捷键 34
[m7jZOEu 1.3.1 放弃长时间计算 34
$\>GQ~k 1.3.2 快捷方式的总结 35
D T^3K5 1.4 本章小结 36
(q+U5Ls6 $a(EF
6 第2章 像质评价 37
SGn:f>N 2.1 外形图 37
;L.@4b[lP 2.1.1 二维外形图 37
,o-BJ
069 2.1.2 3D外形图 38
]qCAog 2.1.3 阴影图 39
x0wy3+GZc 2.1.4 元件图 39
)P\Vd # 2.1.5 ISO元件图 41
[nBlHI;& 2.2 几何光学像质量评价 41
HABMFv 2.2.1 特性曲线 41
Eh;SH^&6 2.2.2 点列图 43
2`,{IHu*! 2.2.3 调制传递函数 46
c;l
d 2.2.4 点扩散函数 48
xe[Cuy$P 2.2.5 波前 51
_@0>yMZ^ 2.2.6 曲面 52
T!eb=oy 2.2.7 均方根 53
j;eR9jI$T 2.2.8 像差系数(Aberration Coefficients) 54
z8+3/jLN0B 2.2.9 杂项(Miscellaneous) 56
qy6zHw 2.3 能量分析 61
QSf{V(fs 2.3.1 能量分布 62
xfw)0S 2.3.2 照度 62
Oa=0d;_ 2.4 像分析 64
:%qJ AjR& 2.4.1 模拟图像 64
| Euf:yWY 2.4.2 双目分析 68
@qH{; 2.4.3 计算 68
;bq_Y/" 2.5 其他 69
O`-JKZc 2.5.1 玻璃和梯度折射率 69
?}y?e}y*xZ 2.5.2 通用图表 70
D^P_3
B+ 2.5.3 偏振状态 71
31-%IkX+k 2.5.4 镀膜(Coatings) 72
T%K"^4k 2.5.5 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 73
uZ*;%y nQ 2.6 本章小结 73
@%@uZqQ4 #kT3Sx 第3章 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校正 74
+avu&2B 3.1 几何像差与像差表示方法及像差校正 74
/m%Y.:g 3.1.1 球差 74
'l2'%@E> 3.1.2 慧差 79
dC;@ Fn 3.1.3 像散 85
W@jBX{k 3.1.4 场曲 89
lil1$K: i 3.1.5 畸变 95
1Iu^+ 3.1.6 色差(ColorAberration) 98
;,n{6` 3.2 厚透镜初级像差 103
i[A$K~f 3.3 薄透镜初级像差 105
RVtb0FL 3.4 像差校正和平衡方法 106
{Cnz7TVB 3.5 本章小结 106
::N'tcZ^2 * 3mF.^ 第4章 ZEMAX基本功能详解 107
+/*,%TdQ4 4.1 ZEMAX 3种优化方法 107
9r!psRA:`) 4.1.1 优化方法选择 107
^.y}2 4.1.2 Global Search和Hammer Optimization区别 108
mu0ER 3o 4.1.3 局部优化(Optimization)缺点 112
UbT 7 4.1.4 全局搜索优势 112
d(zBd=; 4.2 ZEMAX评价函数使用方法 114
D_@WB.eL 4.2.1 优化中的术语定义 114
HkFoyy 4.2.2 评价函数方程表达 115
PvX>+y5 4.2.3 波前优化方法 118
WjtmV2b<7 4.2.4 光斑尺寸优化方法 120
S1NM9xHJ 4.2.5 角谱半径优化方法 121
85YE6^y 4.3 ZAMAX多重结构使用方法 122
Mp9wYM* 4.3.1 实例一:模拟元件的变化 123
uG@Nubdwuy 4.3.2 实例二:衍射级次显示 127
!lp*0h(7 4.3.3 实例三:分光板模拟 131
sI/Jhw) 4.4 ZAMAX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7
$NzD&b$7 4.4.1 ZEMAX坐标系 137
,-#8/9ts 4.4.2 自带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9
-kT *gIJ} 4.4.3 坐标断点面使用方法 139
yZ=wT,Y 4.4.4 样例一: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 140
hb'S!N5m 4.4.5 样例二:使用坐标断点精确寻找主光线位置及方向 143
x;2tmof=L 4.4.6 样例三:坐标返回的使用方法 144
uFNVV;~RFI 4.5 本章小结 147
6VpT*,2d~ pTPWToKh 第5章 公差分析 148
,cD(s(6+ 5.1 公差 148
>.N?y@ 5.1.1 误差来源 148
4JSf t
t 5.1.2 设置公差 149
nE# p
Ry] 5.1.3 公差操作数 149
JSCe86a7<E 5.2 默认公差的定义 150
Sb I %| 5.2.1 表面公差 151
<m:8%]%M6 5.2.2 元件公差 152
ys|a ^VnN 5.3 公差分析3种法则 153
(mIw3d8Tz 5.3.1 灵敏度分析 153
^w'y>uFM 5.3.2 反转灵敏度分析 154
$Kn{x!,"( 5.3.3 蒙特卡罗分析 154
$-'p6^5 5.4 公差过程的使用 157
1TeYA6 t 5.4.1 公差分析的执行 157
$lmGMljF 5.4.2 双透镜的公差分析 160
hs< )< 5.5 本章小结 166
=Is.T YNV4w{>FD 第6章 非序列模式设计 167
;@xSJqT 6.1 ZEMAX中非序列模型介绍 167
cXu"-/ 6.1.1 模型类别 167
oZTKG' 6.1.2 面元反射镜 168
(;-<
@~2 6.1.3
光源分布 169
$
\0)~cy 6.1.4 棱镜 172
[A99e` 6.1.5 光线分束 173
'B0=
"7 6.1.6 散射 175
K9h{sC 6.1.7 衍射光学元件 177
%7WGodlXW 6.1.8 相干模拟 178
M:i;;)cq 6.1.9 复杂几何物体创建 179
udYk
6 6.1.10 吸收分析 181
|9cJO@ 6.2 创建非序列光学系统 182
]pC/6' 6.2.1 建立基本系统特性 183
[O92JT:li 6.2.2 创建反射镜 185
70IBE[T& 6.2.3 光源建模 186
|c,,*^ 6.2.4 旋转光源 187
W,'30:#Fr7 6.2.5 放置探测器 189
ea!_/Y 6.2.6 跟踪分析光线探测器 190
GqB]^snh 6.2.7 增加凸透镜 192
k4Ed 7T- 6.2.8 光线跟踪分析和偏振损耗 194
5lehASBz 6.2.9 增加矩形ADAT光纤 195
$2N)m:X0 6.2.10 使用跟随解定位探测器 198
*m$P17/C 6.2.11 整个系统光线追迹 198
";\na!MT 6.3 将序列面改成非序列物体 199
8wJfGY 6.3.1 转变NSC的工具 199
L}r#KfIb 6.3.2 初始结构 200
,kiyxh^ 6.3.3 使用转换工具 202
$< &N# 6.3.4 插入非序列光源 203
uEqL Dg 6.3.5 插入探测器物体 205
;Gf,$dbWn 6.4 模拟混合式非序列(NSC with Ports) 208
8bT]Nv CA 6.4.1 序列/非序列模式 208
^i>Tm9vM 6.4.2 建立非序列组件 211
t;g=@o9YA 6.4.3 定义多焦透镜 212
z2:^Qg 6.4.4 带状优化 215
F2jZ3[P 6.4.5 目标局部 216
hfzmv~* 6.4.6 系统性能 217
aYc*v5QN3 6.4.7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218
>drG,v0qh 6.4.8 最终设计 219
.dqV fa 6.5 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 219
-L=aZPW`M 6.5.1 Damped Least Squares和Orthogonal Descent 220
$mfZ{ 6.5.2 建立系统 222
j?a^fcXB 6.5.3 评价函数 223
4O}ZnE1[ 6.5.4 自由曲面反射镜 224
V}c3}'_U] 6.5.5 优化 226
4#j W}4C{ 6.6 本章小结 228
XNODDH T \Zf`.mt 第7章 基础设计实例 229
l\+^.ezD 7.1 单透镜设计 229
KY}c}*0
7.1.1 ZEMAX序列模式简介 229
i|5.DhK} 7.1.2 单透镜系统
参数 231
=QG@{?JTl 7.1.3 单透镜初始结构 233
3-^z<* 7.1.4 单透镜的变量与优化目标 235
pGS!Nn;K2 7.1.5 单透镜优化结果分析与改进设计 237
`xb\) 7.2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240
9eG{"0) 7.2.1 双胶合透镜设计规格参数及系统参数输入 241
:xqhPr]e 7.2.2 双胶合透镜初始结构 242
,ddoII 7.2.3 设置变量及评价函数 244
_Z9HOl@ 7.2.4 优化及像质评价 245
aNd6#yU$ 7.2.5 玻璃优化——校正色差 247
([vyY}43h 7.3 牛顿望远镜设计 249
TV&:`kH 7.3.1 牛顿望远镜来源简介及设计规格 249
O{YT6&.S0 7.3.2 牛顿望远镜初始结构 251
D}.Pk>5 7.3.3 添加反射镜及遮拦孔径 253
Fog4m=b`g 7.3.4 修改反射镜以提高MTF 258
6}b1*xQ 7.4 变焦
镜头设计 260
J/OG\} 7.4.1 变焦镜头设计原理介绍 261
:!',o]"4,k 7.4.2 变焦镜头设计规格及参数输入 261
j6Msbq[ 7.4.3 多重结构实现变焦 263
J3
Y-d7=| 7.4.4 变焦镜头的优化设置 265
&A}@@d 7.5 扫描系统设计 268
c*fMWtPp 7.5.1 扫描系统参数 269
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