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LP的光机 希望各位讨论下 各个元器件的优劣 ]GS@ ub
1、空心导光体与实心导光体 [-bT_X
空心工艺麻烦 )n[ oP%
实心的脏了的话会影响反射效果,并且会影响可靠性 $ZPiM
2、导光体与透镜阵列 M!s@w%0?'
导光体也就是光隧,也叫积分棒,是专门为单片DLP设计,结合椭球型灯泡,有简化结构的作用,开模成本低廉。 Odo"S;)
透镜阵列,也叫复眼透镜,最早使用在LCD和LCOS投影机上,结合PCS器件,可以提高光学系统的效率。目前在微型投影上,也主要使用复眼,优点在于便于光路的小型化,符合微投体积小的要求,并且开模后单片成本很便宜。缺点是需要开塑胶模具,成本非常昂贵。(三片是商务型DLP机器没有研究过,不知道是否使用) AjQ^
{P
3、菱形DMD与平行DMD AwKxt'()^
这里的形状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正方形,只是微结构的翻转轴不一样,菱形结构应该是◇,翻转轴是竖直方向;平行应该是□,翻转轴是在与45°方向。 62Ab4!
◇是传统DMD的工艺,TI叫做曼哈顿结构,优点在于使用场镜结构时候,便于offset的设计,达到缩小体积的目的。缺点在于设计的时候,光路方向是变化的空间结构,而且因为如光方向是从上(或者下)倾斜24°(老的是20°)入射,造成DMD表面的光斑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不是矩形,这样就要给更大的overfil,以照亮整个DMD面,光学效率会造成很大的降低。另外◇的在看画面文字的时候,会看到锯齿,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 n+EK}=DK
□是TI基于微投对体积、效率的要求,重新优化的工艺。优点在于照明光路是在一个水平方向,对照明设计进行了简化,并且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另外在竖直方向可以对F/#进行扩展,有利于光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同时□看文字的时候,不存在锯齿。 BlVk?n
4、RTIR 与 TIR \c! LC4pE
TIR是传统的全反射式透镜,特点是照明光路通过反射进入DMD,从DMD出来的光线是通过透射进入镜头,TIR设计相对会容易一些,对材料要求不高,两片K9可以解决。存在专利问题。 ,cvLvN8
RTIR是TI提供给光机厂的参考方案,特点是照明光路是透射进入DMD,从DMD出来的光经过棱镜反射后进入镜头,RTIR的设计相对复杂一些,为了提高光学效率,对反射棱镜的材料有比较高的要求。不存在专利的问题。 _faI*OY8
5、远心镜头与非远心镜头 $UZ4,S?V
投影机镜头基本都要求远心,可以提高耦合效率,并且有利于体积小型化。 I!)gXtJA"
以上说了一点,如果认为不对的,可以指正。 l_!.y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