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体结合镍催化剂可提高光照制氢产量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一个化学小组将一种纳米晶体与廉价的镍催化剂结合,改进了一种光照制氢系统,能以更低成本产出更多氢气。相关论文发表在本月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研究由罗彻斯特大学化学教授理查德·艾森伯格领导。艾森伯格从事太阳能系统研究已经20年,在他以往研究的系统中,在没有任何中间置换的情况下,氢原子流动率已经达到了1万,结合纳米晶体后,氢原子流动率超过了60万。 现有光照制氢气方法的缺点之一是缺乏可持续性。论文作者之一的托德·克劳斯说:“通常,捕获光能的是光催化剂系统中的有机分子。但这一过程只能持续几个小时,最多一天。”此外,传统的光催剂由铂和其他贵金属制成。另一位研究员帕德里克·赫兰说:“如果我们用更常见、更便宜而且毒性更低的金属,比如镍,生产将会更加可持续。” 研究小组将镍催化剂与纳米晶体结合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的新工艺和其他光催化剂系统很相似,需要发色团(光吸收物质)、能结合质子和电子的催化剂、某种溶液(本研究中是水)。克劳斯提供了一种硒化镉量子点(也叫纳米晶体)作为发色团,而赫兰提供了一种镍催化剂(硝酸镍)。他们给纳米晶体涂上一层二氢硫辛酸使其溶解,然后在水中加入抗坏血酸,供给电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