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制激光等离子加速器可输出高质量高能电子束
激光等离子加速器(LAPs)因其加速空腔的长度可用厘米而不是公里(千米)来计量而被称为“桌面加速器”。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实用的激光等离子加速器。与当今传统的加速器相比,激光等离子加速器不仅造价十分低廉,而且对土地和环境的影响要小得多。 “体形”差异甚大 激光等离子加速器的研究已有多年,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004年,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激光和光学加速器系统综合研究项目的科学家,首次向人们展示了具有窄发散能量的激光等离子加速器电子束;2006年,他们首次将电子能量提高到10亿电子伏特。 常规的带电粒子(如电子)加速器有多段真空金属腔连接而成,外加给空腔的振荡电磁场让带电粒子被束缚在空腔内逐级加速,导致带电粒子被加速的主要因素是磁场加速梯度,它用每米多少伏特来表示。通常,输出的带电粒子能量越高,加速器的长度就会越长,因而加速器的长度可达数公里。 激光等离子加速器则不同。激光和光学加速器系统综合研究项目的科学家研发的能够产生10亿电子伏特电子束的激光等离子加速器能够放在手掌上,其长度只有3.3厘米。当强激光器将脉冲聚焦到加速器内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时,其辐射压导致电子和离子分离,产生出高强度的加速梯度。部分电子尾随在激光脉冲后面,有些几乎在同时达到了近光速的速度。在短距离内,激光等离子加速器能够维持每米数千亿伏特的加速梯度,常规加速器无法与此相比。 特性测量困难 然而,激光等离子加速器独特的电子加速方法和产生飞秒量级的电子脉冲给测量技术带来了难题,人们一时无法测量激光等离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的质量。 现在,测量难题正在被逐步解开,这归功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速器和聚变研究分部科学家维姆·李曼斯领导的研究团队。李曼斯是激光和光学加速器系统综合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拥有理论学家、计算机模拟专家和优秀的实验人员,他们不断改进激光等离子加速器的性能。在研究队伍中,不少学生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例如,法国某综合工科院校的研究生吉拉姆·普拉图,他曾在项目中研究与激光等离子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相关的辐射,并将其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一部分,目前他在加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发射度很关键 激光等离子加速器产生的短电子束需要新的测量技术来了解其特性,而最具挑战的性能参数为发射度(emittance)。与普拉图共同在激光和光学加速器系统综合研究项目工作的研究人员卡梅隆·格德斯说,发射度是指电子束聚焦的好坏,小发射度意味着电子的速度方向不是随机四散而去,它们几乎沿着磁力线方向运动。 实验初期,发射度并不是研究所关心的重心。李曼斯表示,开始时,由于要获得与电子束相关的X射线脉冲波的图像,研究小组同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该中心的科学家带着高级商业相机来到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帮助研究人员获得了所需的图像。他们为自己所看到的结果所鼓舞,因而希望了解利用这些图像还能做哪些工作。 实验室工程分部研究人员马尔科·巴塔格利亚随即提供了更先进的相机,它采用坚固和灵敏的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电荷耦合器件,获得了更佳的图像。李曼斯认为,他们虽不是激光等离子加速器X射线成像的第一人,但是由于新相机成像质量的缘故,他们首次有能力仔细了解激光等离子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的光谱。 格德斯解释说,电子束的发射度能够通过光束大小和发散角来测量。传统方法是将丝线扫描仪正对着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测量发射度。不过,该方法能破坏低发射度的电子束。此外,在激光等离子加速器中,强激光能够毁坏测量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