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在
成都只能算初秋,气温适宜,适合骑行。
F`{O &uBfsa$ 虽然周六为阴天,但还是决定骑行到成都温江区
陈家桅杆,往返80公里,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骑行了大约2小时,时速保持大约20公里/小时,当到达目的地陈家桅杆,已经汗流浃背,有些累了,不过眼前的宏伟大宅,让我马上兴奋不已。
zx.SRs$ W5:fY>7
8?: 2< 陈家桅杆门前的双斗桅杆
~.0'v [N + DE/DR:
d'3"A"9R7- 桅杆下面的精美石雕,惟妙惟肖。
Acd@BL* 陈家桅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乡天鹅村,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年营建, 陈家桅杆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整个建筑占地7282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大小12院,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具有清代特色,院内建筑为穿逗木
结构,门前原竖立双斗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
fZ;}_wR-H 8$ #z>
cN&:V2, 陈家桅杆大门,牌匾上写着陈氏宗祠。
^}wF^ _ mh SknyqT
}Ujgd2(U 陈家桅杆大门一侧,相当景致,但左侧可惜有修补痕迹。
({!H() 0]=Bqyg
49}WJC7
) 大门上的铺首,门扣锈迹斑斑,展示着历史的苍伤。
VhAJ1[k4! 进入陈家桅杆大门以后,右侧便是翠柏山房,这里曾作为书房和私塾,祠堂设私塾,除正规教育外,也对子孙进行“族规”、“宗规”和“家规”教育。翠柏山房中布局相当齐全,书房两侧还配有“安心处”(主人修身养性的地方,学生有错的时候,也在此面壁)和“别有洞天“(主人和来访的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抚琴弄墨之处)。
IXm[c@5l zfg+gd)Z
N`N?1!fM<} 翠柏山房大门
I'p+9H$ DxpJP,wY3
;#0$iE 翠柏山房中书房布置1
SB .=x KU+\fwYpnk
p0]\QM l1 翠柏山房中书房布置2
IA]wO%c DQ[7p(
M_2>b:#A* 翠柏山房中书房布置3
KT >Y^ {d0-.
k%kEW%I yG 翠柏山房中书房布置4
]+B.=mO_ 2efdJ&eIV
s@y;b0$gk 翠柏山房中书房放置的香炉,当然这应该是仿制品。
t+]1D@h v Q7<VuXy
{~s\a2YH 翠柏山房中书房放置的花瓶,为了记录其精美图案,拍摄
角度有点看不出是一个花瓶了。
A,=>
|&* 与翠柏山房相连的便是忠孝祠,祠内正面石壁上有主人画像和石刻宗谱,设供桌香案,是祀祖之所。
HJ0;BD.] !y'>sAf
.9,x_\|G* 正中的石刻的祖训,岁月的侵蚀,字迹有些难辨,不过下面的有中英文的介绍。
IA[:-2_ 忠孝祠内有石拱桥,有叫奈何桥,连通阴阳,桥上人物浮雕,桥下鱼池照影。不过,原桥受损严重,目前看到的是根据当时的样式修建。
k*\)z\f 9&`";dg
g;nLR<] 石拱桥
cs9h\]ZA .cw)Y#;IG
r)K5<[\r 石拱桥上的麒麟石雕
_2{_W9k 出了忠孝祠,便是中央的家族议事大厅,宽敞气派。
5;XYF0
_<Ij)#Rq7
w%\{4T~ 议事大厅
^~7Mv^A !IO\g"y~|%
*FZav2]- 议事大厅正中的图案
',t*:GBZCf 37Q8Yf_
HX}B#T 议事大厅侧面的福字
v>Kh5H5e~ z\"
.(fIV
udBIEW,` 议事大厅中放置的椅子,木雕精致。
xa<KF 大厅后面边是多个卧室,主卧室较大,所用木床也很讲究。
c_M[>#`
Ak kF6d+ 主卧室
X"r.*fb;N WWZ<[[ > 最后面边是祭台,是家族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F'|e:h -1v9
{#4a}:3 祭台
QJrXn6` r=vY-p
H.'9]* 栏杆上的石雕
D M+MBK
e!gNd>b {
Fw{@RQf8 祭台侧面的配套,也修建的相当精致。
SG|AJ9 大院的左侧,是大花厅,其庞大和精美为整个建筑之最。院内正面有照壁,两端石砌牌坊大门,中有戏台。院西筑有亭阁水榭、鱼池石山,疏密有致,浑然一体,竹树掩映,清出绝尘。特别是池中石山,高仅七尺,阔不足一丈,山上竟配置青城山全景,楼台亭阁、宫观殿廊,应有尽有……
pUF JQ* ~OPBZ#
k3@d
=k 大气的戏台
2y!aXk\#C K\XQE50
HQ"
trV 戏台背面
/HhA2 (g% ort*Ux)
-s`Wd4AP 照壁
L[Z^4l_! jQ%1lQ#R)
,pdzi9@=t 牌坊大门
4dCXBTT F+Qnf'at1
kc P ZIP: 牌坊大门
rg
k1.0U0 Sk!' 2y*@&
<3@nv% 翰林泉遗迹
9"+MZ$ %N~c9B
LmqSxHs0Q 翰林泉
]?D$n ecz-jZ!
`
"U4c'iW 亭阁水榭、鱼池石山
jy5[K. 顺着的围墙边的一条路也能走到左侧大花厅的院门,也就回到了陈家桅杆的大门口,这个大宅院就算逛完了。
m?B=?;B9#
eZ]r"_? 围墙边的路
%M'`K l9=Ka{$^*
(_@5V_U 左侧大花厅的院门
?&eS }skL 据相关记录,解放后历经乡政府、学校、养老院入驻,陈家桅杆的建筑遗迹遭受破坏,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以后,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工作,所以现在看到的就是原貌的一斑。
{ >[ ]iX JWg.0d$hM 时间比较仓促不能完全详尽,但仍可想见当年起宅兴园主人家的殷实豪迈,也能感受到一些古老的历史气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