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农民: Oidf\%!mvR 这种镜头一点实用意思都没有,成本过高,后截距过短,第三片如果定位在扳机镜头的品质去加工的话,趋近于等厚,下摆机难加工。长度过短的镜头,全玻的方案基本不可取。理论弄弄还可以。
m{/7)2.
Hb)FeGsd). 首先谢谢这位仁兄的意见!因为不是标准镜头,客户明确提出的首要指标就是光学总长在10mm左右,所以后截距很短,为1mm,实现应该没问题,又不用标准的接口。实事求是地说成本可能稍高,因为参数要求的太苛刻,况且我不想用非球面,如果光学总长的要求能宽裕点,给个17mm左右那就简单多了。目前国内镜头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拼命压低成本粗制滥造。成本这种东西怎么说呢,我觉得应该在首先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材料的价格以及加工装配的难度,并且形成一定的批量来压低成本,而不能一味地靠粗制滥造。第3片可以用光学塑料PC代替,结果如下:
'UX.Q7W o`bc/3! /WuYg
OI
~non_pJ j6m;03<| \2\{c1df
1MN! 3^sbbm.8
!jj`Ht) .xRdKt!p 镜头指标:F数2.6,视场120°,像高2.04mm(匹配1/4英寸CCD),焦距2.6mm,光学总长10mm左右,无非球面。 q(KjhM @aIgif+v R/vHq36d x)PW4{3qR [ 此帖被yilang211在2012-03-04 03: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