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4日多省公务员考试受到考生广泛关注,中公教育专家现在将从给定材料、作答要求两个方面对本次考试的申论真题进行解读。 /q5!p0fH*
J=6(
4>
一、给定材料 L~{3W
Wgb L9'}B
(一)材料主题 Hv-f :P O
OE=.@Ry"
4月24日的多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的考查主题为全国人口普查问题,乍一看考生可能觉得颇为新颖,其实如果仔细阅读材料就会发现材料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是从人口普查作为切入点,延伸至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抚养等诸多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考生并不陌生,作为民生领域的重要方面,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中多次出现,也是中公教育考前预 测的热点问题。这次选取这一主题进行考查,反映了多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对于考生宏观思维的一种考查,不仅仅是热“点”,而且需要由点带面,联系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进行总体思考,才能把握材料背后的深刻含义。 Zmz $
hr
w@x||K= Z
(二)材料大意 d-`z1'
0SV4p.
给定材料总共8则,材料大意如下: w7Ij=!)
}6!m Q
材料序号 材料大意及作用 ffR<G&"n~b
nrKir
1.介绍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背景以及新要求、新变化。 3|PV.
th%T(D5n
2.通过一些具体事例介绍了国内一些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给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带来的巨大压力。 #Wq@j1?
{
t@7r
3.人口普查作为我国人口状况的基本信息,对于性别比例失衡的控制和及时掌握人口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DLO2$d
cC]lO
4.人口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必要性。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人口普查的情况,可以为我国人口普查提供借鉴参考。 ?*&5`Xh
sp6A*mwl
5.我国在人口普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某市为了做好人口普查工作推出的一些举措。本则材料是作答第二题的基本依据。 LAY~hF"
7X <#
6.材料中涉及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谈到了老龄人口抚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Kh~
3;F up4!4}
7.援引了报纸上的两则报道。一个是80后夫妻的窘境,一个是社区护工的典型做法,直面了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问题,也提供了解决老龄人口抚养的一种途径。 ]h'*L`
7{p6&xXx
8.某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摘录。通过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对话,介绍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采取的一些做法,是作答第三题的重要依据。 lBLL45%BIN
10CRgrZ
二、作答要求 F#a'N c9
R%6KxN)+@
作答要求总共4个,列举如下: 6|QIzs<Z-X
Cy6%f? j
题号 作答要求 X'p%K/-m
?hKpJA'%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并分析指出,掌握这些信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0分) *BKIA
BK1I_/_!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400字。 f1|&umJ$
C?g<P0h
二二、“给定材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设你是一名普查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分) uOPLJ?%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 8;O /x
"] ]aF1
三三、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5分) \hP.Q;"MtO
{?Cm
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有指导性与可行性,不超过400字。 u5tUm
'^(qlCI
四四、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P?J\pJ1|7
3*N0oc^m
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分; f1
`E-
xn anca
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K.-?#
3[<D"0#},
3.不少于800字。 ])?[9c
m}'!W`<
从试题结构上看,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本次考试考查目标非常明确清晰,第一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二题主要考查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第三题对应贯彻执行能力,第四题对应文字表达能力。 `:W }yo<F
:(;ho.zz
第一题有两小问,要分开作答。对于人口普查基本信息的答 案要点,材料中很少有明显体现,而需要考生通过材料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反推,才能做到准确全面。而关于人口普查的重要性,也分散在不同的材料之中,要仔细概括,不能遗漏。 XQZiJ
%'
KxDfPd+j[
第二题比较简单,只要考生仔细阅读材料五就不难发现,问题和对策在本则材料中都可以找到,条理清楚地书写要点即可。 zA|)9Dq
!J[! i"e
第三题给出了具体情境,要求考生写一篇公文。作答时要注意作答框架,按照现状——重要性——措施的三个步骤构思,再具体书写答 案要点。 e8{!Kjiz
;#=y5Q4
第四题的延伸性很大,最重要的是先吃准“家底”一词的含义,再具体选择角度才不至于跑题。如果考生以偏概全,文章仅仅从人口老龄化角度进行立论,难免有断章取义的味道。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必须从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入手,再上升到人力资源、人口红利、老龄化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才能有广阔的天地进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