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零件在淬火过程中,表面和心部的冷却速度不一样,因此形成马氏体的先后也不一样。当零件表面先形成马氏体时,便给尚处于奥氏体状态的心部以拉力,这时,由于奥氏体的塑性很好,此应力可以通过奥氏体的塑性变形而被松驰。但是,当这部分奥氏体冷却下来向马氏体转变时,由于先期形成的马氏体硬度高,脆性大,塑性极小,故后形成的马氏体部分对它产生的拉应力迅速增大。一旦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就会引起开裂。另外,即使这种拉应力没有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但由于材料内部的缺陷而造成强度降低,也会引起开裂。这就是引起淬火开裂的物理机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又具体以8种形式表现出来。 ,ep9V,+|
fOBN=y6x
1.原材料已有缺陷而导致的淬裂 ~gt3Omh
nLd~2qBuv
如果原材料表面和内部有裂纹,在热处理之前未发现,有可能形成淬火裂纹。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该裂纹两侧有脱碳层,且脱碳层中铁素体的晶粒粗大。 0zV 4`y
plku-O;]
2.夹杂物导致的淬裂 iwo$\
'G
Y/Q5
如果零件内夹杂物严重,容易造成应力集中,淬火时将有可能产生裂纹。 -3k;u
P`2&*2,
3.因原始组织不良而导致的淬裂 QNJ\!+,HV
"^"'uO$
(1)若钢的显微组织具有严重的带状偏析或化学成分严重偏析,在淬火时会引起极大的组织转变应力。再者,碳化物聚集处易发生过烧现象,因而使零件容易发生开裂。 ADBpX>
k /^g*
(2)如果钢在淬火前残余内应力较大,在淬火时容易造成开裂,出现该情况的零件,往往存在晶粒粗大,有魏氏组织等现象。 >Z"9rF2SW
}xJR.]).KW
(3)零件经一次淬火后若需返修,在第二次淬火前又未经消除组织应力,则有可能在第二次淬火中产生裂纹,其裂纹往往沿着第一次的淬硬层分布。 3Uo]>BG
,i![QXZ
4.淬火温度不当而造成的两种淬裂 ]wf|PU~nr
,aO@.<"
(1)仪表的指示温度低于炉子实际温度,使实际淬火温度偏高,造成过热淬火,导致零件发生开裂。凡过热淬火开裂的显微组织,均存在着晶粒粗大和粗大马氏体,产生的裂纹主要以沿晶的形式存在。 Mdm0g
@LC~*_y
(2)钢件实际含碳量高于钢材牌号所规定的含量,若按原牌号作正常工艺淬火时,等于提高了钢的淬火温度,故容易造成零件过热和晶粒长大,使淬火时应力增大而可能引起淬裂。 J0qXtr%h\
85C#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