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13393阅读
    • 32回复

    [求助]镜头设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iaoyang06
    发帖
    148
    光币
    189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0-08-31
    感谢各位大大的热情讨论,首先说明一下,原始的小相对口径系统是用来红外(1.064微米激光)探测的,系统已经成型,新加的可见光成像部分是在原系统的基础上的延续,主要论证其可行性,因此才进行了该问题的讨论,通过大家的帮助,看来该系统相对口径确实有点大。为此降低一些难度,把视场改为0.3度,这样系统焦距应该在1600mm左右,这样设计起来可能要容易些,附件中是在0.3度视场下经过一定优化以后的系统,各位大大看看能不能进一步进行优化,谢谢!! 相差校正.rar (2 K) 下载次数:17
    离线yu-xuegang
    发帖
    1559
    光币
    19367
    光券
    3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0-08-31
    经过讨论,楼主终于改变了想法。看了下设计,简单的优化了下,采用3片就可以了。而且效果有很大的提升,直接上图吧! ZD{%0 uh  
    )3<|<jwcx  
    O$jj&  
    * z|i{=W F  
    离线xiaoyang06
    发帖
    148
    光币
    189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0-09-01
    谢谢楼上大大,优化中都控制了那些像差能透露一下吗,玻璃还是用的K9和ZF2吗?
    离线yu-xuegang
    发帖
    1559
    光币
    19367
    光券
    3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0-09-01
    如有需求,请联系QQ:495350586,欢迎讨论交流。
    [ 此帖被yu-xuegang在2010-09-01 18:22重新编辑 ]
    离线kimclps
    发帖
    588
    光币
    1165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0-09-06
    回 20楼(yu-xuegang) 的帖子
    [1]幾何光學裡對於視場角(field of view)和視野光闌(field stop)都有明確的定義,可以找 <<#-IsT  
      任何一本書看看。 [fF0Qa-  
    `.3!  
    [2]物(光)進入系統的入口只有一個,就是主鏡。 qEvHrsw},  
    r0ml|PX  
      對第一個子系統而言,它的光路依次是,物=>主鏡=>次鏡=>detector。 , 'WhF-  
      對第二個子系統而言,它的光路依次是,物=>主鏡=>次鏡=>透鏡組=>CCD。 VOc_7q_=  
    O;RsYs9  
      除非是在實驗室裡克難的方式,先檢測好第一子系統,然後將detector相關的裝置拆掉, C9^[A4O@X!  
      換上透鏡組及CCD相關裝置再做第二個子系統部分的檢測;不然想要同時兩個子系統併 7_Yxz$m  
      列、同時運作,中間不加入分光組件,將部分(此處為不同波長域的光線)光線分光,使 t)|*-=  
      光路分離,應該是做不到的。 "`P/j+-rt  
    KU,K E tf  
    樓主要求次鏡和透鏡組之間>680mm的要求,大概就是要在這之間加入分光組件的目的。 #CKPNk c  
    离线yu-xuegang
    发帖
    1559
    光币
    19367
    光券
    3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0-09-06
    [1]幾何光學裡對於視場角(field of view)和視野光闌(field stop)都有明確的定義,可以找 8K: RoR  
      任何一本書看看。  #-76E  
    谢谢你的提醒,书每天都在看。 Cjh0 .{  
    >eX&HSoy  
    楼主的望远镜,反射系统已经存在,是用于1064波长。改造的目的是只需加入一个改正镜头,就可以使系统用于可见光。并不是说两个系统要同时都使用,所以更本不是分光什么的。至于次镜距离改正镜头>680mm原因就不清楚了,也许是单纯的从结构和安装的角度考虑的。即使是装调,也只要在卡焦调好1064就可以了。使用可见光的时候就放入改正镜头就ok了。 RmF,x9  
    我设计的改正镜头根据公差分析的结果,不需要辅助的装调,按OEM的标准装配就可以实现。 S0,q@LV  
    )xJCH9h  
    对于本设计的相关内容,均已经清晰,本人的设计也得到楼主的认可。
    [ 此帖被yu-xuegang在2010-09-06 19:07重新编辑 ]
    离线xiaoyang06
    发帖
    148
    光币
    189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09-07
    25楼的大大考虑的有道理,初衷就是在光路中加入分光镜,可见光部分反射而红外部分投射,开始以为由于可见光部分反射以为在设计的过程中不用插入反射面进行优化,后来请教别人说需要增加该反射面进行优化,搞的做了许多无用功,还好现在知道的也不算晚!另外由于原始系统不能破坏,经过考虑在次镜后260mm处插入一倾斜16度的反射面进行设计,使得可见光部分能够反射出镜筒,便于校正镜头的安装。类似下图所示!
    离线shenhong1234
    发帖
    65
    光币
    17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10-08
    来学习下
    离线titanlizard
    发帖
    502
    光币
    100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1-12-05
    MTF很符合啊
    离线hewu007
    发帖
    85
    光币
    90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1-12-07
    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