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发布:cyqdesign 2010-05-12 12:04 阅读:7136
MATLAB宝典(第2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ATLAB7.0的知识体系及操作方法。《MATLAB宝典(第2版)》共分为8个部分25章。其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方法、MATLAB编程、图形用户界面、MATLAB仿真,以及文件输入/输出、编译器和应用程序接口等高级技术。《MATLAB宝典(第2版)》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节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掌握基本参数及制作技巧,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dyWWgC%A  
Uo^s]H#:  
Z> QSZ48=  
市场价:¥118.00 &>I8^i  
优惠价:¥86.00 为您节省:32.00元 (73折) cJ]`/YJ  
关键词: Matlab宝典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e6F:['j  
第1章 MATLAB概述 2 40g&zU-  
1.1 MATLAB 7简介 2 ^<% w'*gR  
1.2 MATLAB 7的安装 2 :A[bqRqe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n]j(tP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H}U&=w'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aY {.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2>EIDRLJ-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s?`)[K'-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mZ3[+i5  
1.3.6 输入变量 12 eM9~&{m.  
1.3.7 处理复数 14 o9~qJnB/O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j|[s?YJl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uq 6T|Zm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e.HN%LrhS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4h~Oj y16&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c} 0Sg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HxvfJU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5#d(_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9CN / v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v5 9>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Ffhbs D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S3J6P2P  
1.4.1 纯文本帮助 30 jr9ZRHCU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s S*EvF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H@ w6.[#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aIfog+Lp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oZ&y)Ac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M,#t7~t  
1.5 小结 36 @Td[rHl  
第2章 数组 37 S"eKiS,z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LvNW\|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f0[xMn0Tu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Pe1pe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C>MoR3]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7}lZa~/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4]+ ^K`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JPpYT~4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4kz8U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6?a(@<k_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Z=4;,[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z44uhRh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 m\0IgZdz  
2.2.4 Kronecker乘法 49 JDhA{VN6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nAX |=qp#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T4#knSIlh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SP*5 W)6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M\<!m^~  
2.3 小结 54 bF Vd v&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Mb9q<4  
3.1 稀疏矩阵 55 iwVra"y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7L\GI`y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0P<#S^7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dyp] y$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Mu( Y6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WR-C_1-pT  
3.2 字符串数组 60 c,-x}i0c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l? ALP_g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PRLV1o1#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XVLuhw i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_F*w ,b$8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G:4H%?  
3.3 构架数组 65 TZP{=v<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N1Z8I: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YH[_0!JY^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O}`01A!u;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4l1=l#\S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Gzfb|9 ,q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v\k,,sI  
3.4 小结 74 &59#$LyH`%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x4[Bx1  
4.1 矩阵计算 75 _9@?Th&_e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9j2I6lGQ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vX/A9Qi,U.  
4.1.3 条件数分析 80 wW<"l"x,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Di cfD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I3 {E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fYwFD( 9  
4.2 线性方程组 84 oe*&w9Y}&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Z+dR(9otH3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tZYI{ m{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5>@uEebkv]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5Hm!5:ZB  
4.3 矩阵分解 89 `eWc p^|  
4.3.1 Cholesky分解 89 j~E +6f \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fKey`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IeB6r+4|  
4.3.4 LU分解 93 i@CMPz-h&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ut DZ#k  
4.3.6 QR分解 100 DqMK[N,0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8MQqZ C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Qkib;\2  
4.4 特征值分析 107 _o?(t\B9{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Z-oUO Z<k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G; [A Q:Iy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lBY"W&{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a=e=nR5  
4.5 小结 114 k4$q|x7+%  
=[K)<5,@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t4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VDKS_n  
5.1 函数的零点 116 M#cr*%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V"H 7zx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S8OVG4-  
5.2 数值积分 120 )6Q0f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vdP=/WP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nT mzRc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ING_:XpnJ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_=Z;#`cXk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WQ}!]$<"y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_Hu2[lV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Gp3/<"Wy$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b3b~T]]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zf,%BI[Hr  
5.3.4 假设检验 133  A<Z 5  
5.4 小结 138 %W4aKb?BT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m6r )Z5}f  
6.1 插值 139 I26gGp  
6.1.1 一维插值 139 d BMe`hM)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vaRwh E:  
6.1.3 二维插值 143 [Hj'nA^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iEpq*Qj  
6.1.5 样条插值 146 @y(Wy}  
6.1.6 牛顿插值 147 e?| URW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2d2@J{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GQiB]Z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7Kk9^  
6.2 曲线拟合 152 !wd'::C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hO/5>Zv?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AM[jL'r|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as\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4/L-y+  
6.3.1 曲线拟合 158 .ts0LDk0f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tP`G]BCbt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14E-N=  
6.4 傅里叶分析 163 Y#lk!#\Y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adI!W-/R:  
6.4.2 FFT和DFT 165 WY"Y)S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Fi'M"^:r {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x_<bK$OU  
6.5 小结 171 o8'Mks  
第7章 优化 172 ;T.s!B$Uu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7nV$.5S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abo>_"9-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_S@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ov`^o25f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Ug7`ez4vw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R&E,X7N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6=*%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LZr0]g{Pu/  
7.1.8 优化对比 186 %o@['9U[j  
7.1.9 线性规划 187 UZje>. ~?  
7.1.10 二次规划 190 /o~qC<7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Q1`<fD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rbny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2.LJp}>  
7.2.2 优化求解 195 ]<kupaRQ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rGnI(m.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VYamskK[G: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sW6iR&_i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C16y. ~e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B;Xoa,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bLGEmm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1{SY=)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qzA`d 5rX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M{?zvq?d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d,c8Hs8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E X%6''ys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d/D,P=j"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2o<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b?_e+:\UV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BBHK  
7.5 小结 214 }p~OCW!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hkq>i \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sM<6;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X'fuF2owd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Z_H?WGO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M.>^{n$ z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v(DwU!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9P4}`%)3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r&}(9Cq&"y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E\h!/X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xGoJrF\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9G0D3F  
8.5 小结 236 Qg(Z{V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AXwaVLEBQ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K}-I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3&'2aW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mEBI=hs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lnS(&`oh\=  
9.1.4 识别对象 242 NJtQx2Sd'H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 +;+:K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Qa5n\HX$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q K]JK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WRW WskP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vCw<G6tD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i AdGgK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6{q;1-8j+j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C5xag#Z1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0ZMJ(C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j5Qo*p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EKu2We*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xH-X|N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07V8;A<,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v+u;6cx_  
9.5 符号函数 259 A{# Nwd>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k1)%.pt%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f`jc#f5+'  
9.6 符号微积分 261 Mi+H#xx16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EHq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dBSbu=^$)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LxLy+yC#p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a5@z:i  
9.6.5 符号极限 265 tF*szf|$-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7p.>\YtoR}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Y]=1BRk}  
9.6.8 符号积分 267 xl(@C*.sC1  
9.6.9 矩阵积分 269 =pcF:D#+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G O{ . 9_2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nd ink$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v|FT. T`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5;\gJf  
9.7.1 Fourier变换 273 t 42ub  
9.7.2 Laplace变换 275 \\,f{?w  
9.7.3 Z变换 276 +vW)vS[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V8WFQdXc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7ER|'j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Df4+^B,1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Q8D&tJg  
9.9.1 solve命令 283 DZ$` 4;C[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P?LlJ 5hn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j'?7D0>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E;;wdIt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AH#4wPxF  
9.10.1 dsolve命令 285 4jNG^@O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b>\?yL/%+?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r X'*|]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a(IY\q[Wh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1 ~Xfo>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0v)bA}k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6Wj^*L!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WOLuw%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03j8Pc-c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b|xpNd-  
9.13 小结 294 yNg9X(U  
59r_#(uo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OFk8>"|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Q<<q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2S"Nf8>zp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P>i%7:OMZA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aE"[5*a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H 3@Z.D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B9R(&<4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7O5`v(<9n>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1?\/,em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q%Sx*k9[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j;b42G~p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g.py+ ZFJ  
10.2.6 图形标识 307 DdQ;Q5|  
10.2.7 叠绘 309 );V2?G`/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_"@CGXu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7c|bc6?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cD*}..-/4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dU)]:>Uz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Ig68dFf%  
10.3 特殊图形 318 !RB)_7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b[9&l|y^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mw$r$C{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K6/@]y%Wr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Q?b14]6im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W#rhuzC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YB<*"HxM)}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v ^[39*8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Kt@M)#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rIoHxh. y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se|]t7X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aP= Ks%  
10.4 小结 329 >r`b_K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5Pb&+<$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U,#yqER'r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j /=i Mq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oM-B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A?_=K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S/|,u`g-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O[tvR:Nh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lC:k7<0Ji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2:lg{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Q +W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T134ZXqqz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8fA_p}wp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m0aB7r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s { #3r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S$KFf=0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f#+el y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HeBcT^a  
11.2.11 控制透视 346 Qt_dEl  
11.2.12 控制透明 347 .MO\uh0N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5F`;yh+e  
11.4 四维图形 351 g^*<f8 ~d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X#zj"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DN4$Jva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ga?*DI8w  
11.5 图形窗口 353 6'\6OsH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6V5a+E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Y5fLmPza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h-iJlm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3!I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Gt9&)/#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9x,RvWTb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C2\`jLMY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O"<Ua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5 ae2<Y=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pr%nbl  
11.7.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 372 y% :4b@<  
11.8 小结 373 '_|h6<.k[  
<uj 8lctmP  
第4部分 MATLAB编程篇 375 N0#JOu}~  
第12章 MATLAB编程基础知识 376 k,euhA/&  
12.1 简单实例——排序函数 376 >X*Mio8P#  
12.1.1 编写函数文件 376 4CGPO c  
12.1.2 编写脚本文件 378 NcY608C  
12.1.3 运行代码 379 'X shmZ0&  
12.1.4 检测代码 380 !^Q.VYY  
12.2 M文件编辑器 381 &89 oO@5  
12.2.1 打开文件编辑器 381 1S@vGq}  
12.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属性 382 {Zp\^/  
12.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 384 )BRKZQN  
12.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 385 ve&zcSeb  
12.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 385 ZvcJK4hi  
12.3.2 M文件的关键字 386 uZ;D!2Q a  
12.3.3 关系表达式 386 ^MBm==heL  
12.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 388 y"Nsh>h  
12.3.5 截断误差问题 389 uc|45Zxt  
12.3.6 逻辑表达式 390 CbN!1E6).  
12.3.7 逻辑运算函数 392 WxF:~{  
12.4 程序结构 392 7RZh<A>m  
12.4.1 顺序结构 392 QBR=0(giF  
12.4.2 if分支结构 393 Wb S4pdA  
12.4.3 switch分支结构 396 8i?l02  
12.4.4 try-catch结构 397 y\&>Z yOY  
12.4.5 while循环结构 398 Wh&8pH:  
12.4.6 for循环结构 400 [Y`,qB<B  
12.4.7 绘制抛物线轨迹——综合实例 402 Y#g4$"G9  
12.5 控制语句 406 Q X%&~  
12.5.1 结束循环——continue命令 406 *b]; |n{  
12.5.2 终止循环——break命令 407 < })'Y~i  
12.5.3 转换控制——return命令 408 ;'-olW~  
12.5.4 输入控制权——input命令 409 @)K%2Y`  
12.5.5 使用键盘——keyboard命令 410 JgHM?AWg|  
12.5.6 提示警告信息——error和warning命令 410 )#LpCM,a  
12.6 小结 412 dMrd_1  
第13章 MATLAB编程的高级话题 413 %$TGzK1  
13.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F]9nB3:W  
13.1.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t!I aUW  
13.1.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 415 Yq/.-4 y  
13.1.3 逻辑数组 417 X6^},C'E.:  
13.1.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 417 `SVmQSwO[  
13.1.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 418 ]D,MiDph  
13.2 脚本和函数 420 Q);n<Z:X~  
13.2.1 编写脚本文件 420 Y[ N^p#t{  
13.2.2 编写函数文件 421 Ja ,Cvt  
13.2.3 编写P码文件 422 T7f ${  
13.3 变量传递 423 nJ" '  
13.3.1 变量检测命令 423 MCdx?m3]  
13.3.2 “变长度”变量函数 424 7==f\%,  
13.3.3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 428 ,6r{VLN  
13.3.4 跨空间赋值 430 R N@ctRS  
13.4 字符串演算函数 431 ,k G>?4  
13.4.1 内联函数——inline 431 k#5}\w!  
13.4.2 求解函数零点 431 5^j45'%I  
13.4.3 绘制函数图形 433 r#6_]ep}<'  
13.4.4 求解最值 435 2ZQ}7`Y  
13.5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 437 `l*;t`h  
13.5.1 直接调试法 437 <r3J0)r}  
13.5.2 工具调试法 440 ek N' k  
13.5.5 程序剖析 443 O2"gj"D  
13.6 小结 446 ~.!c~fke  
%E_b'[8  
第5部分 图形用户界面篇 447 Ve 4u +0  
第14章 句柄图形 448 a/< Csad  
14.1 句柄图形体系 448 |c`w'W?C6  
14.1.1 图形对象 449 mJM _2Ab  
14.1.2 句柄对象 449 +[xnZ$Iev  
14.1.3 句柄图形的结构 449 CSCN['x  
14.1.4 图形对象的属性 450 r0m*5rd1  
14.2 图形句柄的操作 450 7h)iu9j  
14.2.1 创建图形对象 451 )>c>oMgl  
14.2.2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 453 6[]]Y,Y  
14.2.3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 455 Ldn8  
14.3 图形对象的操作 457 ~i.k$XGA  
14.3.1 设置图像属性——set命令 457 $t/x;< .H  
14.3.2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 459 C R|lt  
14.3.3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get命令 462 )+Oujt  
14.3.4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4 nF5qw>t#  
14.3.5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 465 3 LdQ]S  
14.3.6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7 x1ztfJd  
14.4 高层绘图命令 468 B*gdgM*`  
14.4.1 设置父对象属性——NextPlot属性 469 8?FbtBAn  
14.4.2 检查NextPlot属性——newplot命令 469 m5Tr-w$QY  
14.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 470 4BwQA #zE  
14.5 坐标轴对象 471 wK}\_2?  
14.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 471 S'HnBn /  
14.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 473 CwJDmz\tk  
14.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 474 rhL"i^  
14.6 综合实例 476 "4%"&2L  
14.6.1 穿越图形 477 :EHJ\+kejX  
14.6.2 动态反射图形 480 \qUKP"dr  
14.7 小结 487 =rR~`  
第15章 图形用户界面基础 488 (mlzg=szW  
15.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488 K|oacOF9  
15.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 489 %e@HZ"V  
15.2.1 编写程序代码 489 *kIc9}  
15.2.2 运行程序代码 494 -[qq(E  
15.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 496 _`#3f1F@[  
15.3.1 启动GUIDE 496 yObuWDA9  
15.3.2 添加“编辑框”控件 498 t5[[JD1V  
15.3.3 查看程序代码 499 jP~Z`y f  
15.3.4 运行GUI对象 499 `CeJWL5{  
15.3.5 创建GUI的注意事项 500 _f6HAGDN  
15.4 小结 502 b$eXFi/  
第16章 创建菜单 503 G7=p Bf  
16.1 定制标准菜单 503 (|d34DOJ  
16.2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 504 ai*f F  
16.2.1 创建图形界面 505 3z ]+uv+2J  
16.2.2 设置菜单属性 508 A_;8IlW  
16.2.3 添加控件 509 [ 4;Ii  
16.2.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 511 )(7&X45,k  
16.2.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 513 \a+(=s(;  
16.2.6 添加“滚动条”控件的回调函数 519 TO-$B8*nq  
16.2.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 521 +1~Z#^{&  
16.2.8 编写主调函数 522 4 QZ?}iz  
16.2.9 运行GUI对象 523 1jX3ey~  
16.3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 525 5Q=P4w!'  
16.3.1 演示GUI的功能 525 oBUxKisW  
16.3.2 添加“File”菜单的功能代码 526 'Z`$n8  
16.3.3 添加“Option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8 s :`8ZBz~  
16.3.4 添加“Graph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9 vLxQ *50v$  
16.3.5 添加主调函数 533 \cLSf=  
16.3.6 运行GUI对象 535 GHQ;hN:  
16.4 创建快捷菜单 537 =YG _z^'  
16.4.1 编写程序代码 537 >{ me  
16.4.2 运行GUI对象 542 H_?o-L?+  
16.5 小结 544 v2,%K`pAU  
第17章 添加控件 545 .`CZUKG  
17.1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 545 YJ:3!B>Zo  
17.1.1 添加控件组件 546 .ZMW>U>  
17.1.2 添加控件的功能代码 549 ip~$X 2  
17.1.3 运行程序代码 555 uGs; }<<8  
17.2 图像切割界面——综合案例 557  8L*GE  
17.2.1 分析GUI对象 558 =:SN1#G3n  
17.2.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 558 3Oa*%kP+  
17.2.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 559 1&:@  
17.2.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 560 *z'yk*  
17.2.5 处理指针对象 569 gDIBnH  
17.2.6 设置图形对象的属性 573 CB~Q%QLG  
17.2.7 编写主程序代码 576 5b/ojr7  
17.2.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 603 k0Ek:MjJr  
17.2.9 检测程序代码 615 }qjCTEs}  
17.3 小结 621 "S&%w8V  
+PK6-c\r  
第6部分 MATLAB仿真篇 623 8z5# ]u;  
第18章 SIMULINK基础知识 624 "g+z !4b#  
1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 624 D=TL>T.b f  
18.1.1 Simulink概述 624 C>Is1i^9  
18.1.2 安装Simulink 625 ",>H(wJ8  
18.1.3 启动Simulink 626 ~m*,mz  
18.2 一个简单的仿真系统 626 ?r_l8  
18.2.1 添加模块 627 :D7|%KK  
18.2.2 设置模块属性 628 6bBdIqGb}  
18.2.3 连接模块 630 D7"p}PD>~  
18.2.4 运行仿真系统 631 U.T|   
18.3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632 S-+M;@'Rl  
18.3.1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 634 [_xyl e  
18.3.2 使用“File”菜单 635 @DC)]C2  
18.3.3 使用“Edit”菜单 636 m+ itno  
18.3.4 使用“View”菜单 637 (Vg}Hh?p  
18.3.5 使用“Simulation”菜单 639 /HZumV?  
18.3.6 使用“Help”菜单 640 V[a[i>,Z  
18.4 Simulink中的数据类型 640  BGzI  
18.4.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 641 ]TstSF=  
18.4.2 数据传递 643 A"Q@W<.  
18.4.3 向量化模块 645 =l<iI*J. M  
18.4.4 使用Mux模块 646 Q+i\8RJ  
18.4.5 标量扩展 648 c<+;4z  
18.5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649 nT#JOmv  
18.5.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 649 H(Ms^8Vs~:  
18.5.2 操作模块 650 t5 a7DD  
18.5.3 显示模块的属性 651 Lv1{k\aw  
18.5.4 显示输出数值 652 Eaad,VBtU  
18.5.5 连接线的分支 653 Fl>]&x*~  
18.5.6 彩色显示信号线 654 ^%y`u1ab  
18.5.7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 655 >uJ/TQU  
18.6 Simulink的信号 655 + E"[  
18.6.1 创建信号 655 ezTZnutZ  
18.6.2 添加信号标签 656 H^1gy=kdj  
18.6.3 复数信号 656 *@V*~^V"J[  
18.6.4 虚拟信号 657 OY"6J@[z  
18.6.5 控制信号 659 u}6v?!  
18.6.6 信号总线 661 /vE]2Io  
18.6.7 信号组 665 NBl __q  
18.6.8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 670 ;K:8#XuV  
18.6.9 信号接收器 672 /-0' Qa+*  
18.7 Simulink仿真的设置 676 o07IcIo  
18.7.1 设置解算器参数 677 }fhHXGK.  
18.7.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 678 ]B9 ^3x[:  
18.7.3 仿真诊断设置 680 +?`b=6e(`  
18.8 小结 681 ! d9AG|  
第19章 SIMULINK建模和子系统 682 'PdmI<eXQ  
19.1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 682 GO5~!g  
19.1.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82 m(sXk}e;1  
19.1.2 求解抛投小球的轨迹 684 BQ05`nkF  
19.1.3 求解二阶微分方程 686 ,yLw$-  
19.1.4 使用传递函数 690 O2-M1sd$  
19.1.5 使用状态方程 691 "PpjoM ~  
19.1.6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 692 lj&>cScC  
19.2 非线性系统建模 693 {,O`rW_eS  
19.2.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94 CBD_a#K{  
19.2.2 求解非线性摩擦模型 696 ; 7G_f  
19.3 子系统 703 L*]E`Xxd9  
19.3.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 703 SlT*C6f  
19.3.2 创建子系统 703 1(`M~vFDK  
19.3.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 705 [EHrIn  
19.4 信号输出系统——子系统实例 707 :\V,k~asl  
19.4.1 添加控制信号 707 e-D4'lu  
19.4.2 添加子系统模块 708 rcbP$t vz  
19.4.3 运行仿真系统 710 OKwOugi0  
19.5 封装子系统 711 XKLF8~y8A  
19.5.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 712 ?p8k{N(1  
19.5.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 712 I>w^2 (y  
19.6 ABS系统——封装子系统实例 715 DOL%'k?B  
19.6.1 添加“Bang-bang contorller”子系统 715 =L 0fZf  
19.6.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 717 !jh%}JJ  
19.6.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 717 O25m k X  
19.6.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 719 ! gp}U#Yv  
19.6.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 721 F>Y9o- o2  
19.6.6 运行仿真系统 723 J^H =i)A  
19.7 使能子系统 725 kC^.4n om  
19.7.1 创建使能子系统 725 QXk"?yT`E  
19.7.2 信号输出系统——使能子系统实例 726 .`LgYW  
19.8 触发子系统 730 C*wdtEGq  
19.8.1 触发子系统简介 730 8@7AE"  
19.8.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 730 Ob&W_D^=N  
19.9 触发子系统实例 732 >,g5Hkmqr  
19.9.1 添加系统模块 733 A_r<QYq0|  
19.9.2 设置“Throttle & Manifold”子系统属性 734 -ID!pTvW  
19.9.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 735 dm^H5D/A  
19.9.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 736 ,hE/II`-d'  
19.9.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 737 m<fA|9 F#  
19.9.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 737 $N.`)S<  
19.9.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 738  ?f2G?Y  
19.9.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 738 cgNt_8qC  
19.9.9 运行仿真系统 739 X!0kK8v  
19.10 小结 740 R# 6H'TVE  
第20章 S函数和仿真结果分析 741 _.f@Y`4d  
20.1 S函数 741 41;)-(1  
20.1.1 S函数概述 741 Hhf72IX  
20.1.2 S函数的运行机理 742 wA0eG@xi)  
20.1.3 S函数模板 742 OJ[rj`wrW^  
20.1.4 添加S函数模块 745 ( Yi=v'd  
20.1.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 747 k&DGJ5m$.  
20.1.6 运行仿真 749 }GRMZh_8  
20.2 振荡运行系统——S函数综合实例 750 utd:&q|}  
20.2.1 添加系统模块 750 L[]^{ O   
20.2.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 752 91;HiILgT  
20.2.3 添加子系统模块 754 ^-L{/'[8M  
20.2.4 运行仿真系统 757 ]GS ~i+=M  
20.3 分析仿真结果 758 <$C<Ba?;?  
20.3.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 758 .;%q/hP  
20.3.2 使用Sim命令 760 8?Wgawx  
20.3.3 使用Simset命令 761 9}n,@@  
20.3.4 模型的线性化 764 h3t$>vs2F"  
20.3.5 系统平衡点分析 766 B "n`|;r5  
20.4 交替执行系统——综合实例1 768 &l!$Sw-u;  
20.4.1 添加系统模块 768 t,?,F4 j  
20.4.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 769 ,|x\MHd?t_  
20.4.3 添加“Enabled”子系统 772 #J~Xv:LgD  
20.4.4 运行仿真系统 775 QE6El'S  
20.5 雷达轨迹分析——综合实例2 776 ,Qo}J@e(  
20.5.1 系统模块简介 776 C "9"{  
20.5.2 添加系统模块 776 {jG.=}/Dk  
20.5.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 779 ruHrv"29  
20.5.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 779 iwkJ~(5z  
20.5.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 781 GXEcpc08  
20.5.6 添加程序代码 783 5\?3$<1 I  
20.5.7 运行仿真系统 785 V(I7*_ZFl  
20.6 小结 786 @{bb'q['@  
9i[4"&K  
第7部分 高级应用篇 787 uri*lC  
第21章 文件I/O 788 ^cb)f_90  
21.1 处理文件名称 788 u !.DnKu  
21.2 打开和关闭文件 790 cI3KB-lM#  
21.2.1 打开文件 790 THr8o V5  
21.2.2 关闭文件 792 YME[%c2x  
21.3 处理二进制文件 793 xtsL8-u f  
21.3.1 读取M文件 793 ?+Hp?i$1  
21.3.2 读取TXT文件 796 @4@PuWI0-  
21.3.3 写入二进制文件 798 To^# 0  
21.4 处理文本文件 799 Y'&8L'2Z[  
21.4.1 读取文本文件 799 CnQg*+  
21.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4 U%n,XOJ  
21.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5 p~FQcW'a~  
21.5 处理图像 806 9[,s4sxH  
21.6 小结 810 9IOGc}  
第22章 MATLAB编译器 811 =1Ri]b  
22.1 编译器概述 811 km}MqBQl  
22.1.1 编译器的功能 811 2J&XNV^tJ  
22.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 812 y,^";7U  
22.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 812  /+N|X  
22.2.1 前提准备 812 ennR@pg  
22.2.2 配置编译器 813 Vl4Z_viNH  
22.3 编译过程 818 KZW'O b>[  
22.3.1 安装MCR 818 db^aL8  
22.3.2 代码的编译过程 819 yqYhe-"  
22.4 编译命令 820 ^pN 5NwC5  
22.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 820 6SV7\,2M  
22.4.2 处理脚本文件 821 =g >.X9lr  
22.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 823 F G3Sk!O6  
22.5.1 编译M文件 823 )7k&`?Mh  
22.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 826 JxnuGkE0[#  
22.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 828 D{Oq\*  
22.6 小结 833 d&5c_6oW  
第23章 应用程序接口 834 8,_ -0_^$  
23.1 C语言MEX文件 834 hR!}u}ECd  
23.1.1 MEX文件的数据 834 T0YDfo  
23.1.2 MEX文件的结构 835 TZ:34\u   
23.1.3 MEX文件的实例 838 A3z/Bz4]:#  
23.2 MAT文件 842 nW~$ (Qnd  
23.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 843 gA{'Q\  
23.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 846 Yg[ v/[]  
23.3 MATLAB引擎技术 849 0~qf-x  
23.3.1 引擎技术概念 850 %V31B\]Nz7  
23.3.2 引擎技术应用 850 %v_IX2'  
23.4 Java接口 854 {s,^b|I2#U  
23.4.1 Java接口 854 eN2dy-0  
23.4.2 Java接口应用 860 (*MNox?w  
23.5 小结 865 wLY#dm  
]GQv4-y  
第8部分 用户工具箱篇 867 D DQs42[  
第24章 图形图像工具箱 868 TeKC} NW  
24.1 MATLAB中的图像 868 L+8=P<]  
24.1.1 图像类型 868 I/Sv"X6E  
24.1.2 多帧图像 870 qw|JJ  
24.1.3 读取图像文件 871 lxo.,n)  
24.1.4 查看图像文件信息 873 w2 /* `YO  
24.2 显示图像 875 kJI3`gS+  
24.2.1 默认显示方式 875 MF&3e#mdB  
24.2.2 添加颜色条 875 ]{(l;k9=e  
24.2.3 显示多帧图像 876 mm_^gQ,`  
24.2.4 显示动画 877 SOhSg]g  
24.2.5 三维材质图像 878 T~s&)wD  
24.3 图像的几何运算 879 "Ys_ \  
24.3.1 缩放图像 879 S|~i>  
24.3.2 旋转图像 881 XpR.rq$]  
24.3.3 裁剪图像 883 L^3~gM"!  
24.4 图像的灰度变换 884 aF,j J}On  
24.4.1 图像的直方图 884 ri#,ec|J  
24.4.2 灰度变换 886 /.7$`d  
24.4.3 均衡直方图 888 (~=Qufy  
24.5 图像的滤波 889 |^Y*~d<H  
24.6 分析图像 892 Hr /W6C  
24.6.1 分析图像的像素信息 892 U&,r4>V@h>  
24.6.2 分析图像的灰度信息 893 F='Xj@&O  
24.6.3 绘制等高图 894 B{;11 u  
24.7 小结 895 ?F)_T  
第25章 信号工具箱 896 F#jCEq  
25.1 产生信号 896 Q.r B\8ea  
25.1.1 周期方波和锯齿波 896 uFGv%W  
25.1.2 周期Sinc波 897 N =x]A C,  
25.1.3 高斯调幅正弦波 898 axWM|Bw<+  
25.1.4 调频信号 899 9@( O\xr  
25.1.5 高斯分布随机序列 900 's=Q.s  
25.2 随机信号处理 901 C]yvK}  
25.2.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901 2~#ZO?jE6  
25.2.2 随机信号的互协方差函数 902 se~ *<5  
25.2.3 谱分析——psd函数 903 9+]ZH.(YE  
25.2.4 谱分析——pwelch函数 905 : [A?A4l  
25.3 模拟滤波器设计 906 NdM}xh  
2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906 en Pzy:C  
25.3.2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907 T^KCB\\<  
25.3.3 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 908 R'vdk<  
25.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909 "CIpo/ebL  
25.4.1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设计 910 `K$:r4/[  
25.4.2 切比雪夫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1 %2^['8t#NH  
25.4.3 切比雪夫I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3 JOA%Y;`<#  
25.5 小结 914 U,oD44  
附录A MATLAB常用函数检索表 915 \7|s$ XQ\  
……
夜夜兔 2012-02-08 08:30
跟第一版的区别在哪里?
xiaoxiaoyu 2012-11-16 16:38
内容很全面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