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发布:cyqdesign 2010-05-12 12:04 阅读:7065
MATLAB宝典(第2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ATLAB7.0的知识体系及操作方法。《MATLAB宝典(第2版)》共分为8个部分25章。其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方法、MATLAB编程、图形用户界面、MATLAB仿真,以及文件输入/输出、编译器和应用程序接口等高级技术。《MATLAB宝典(第2版)》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节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掌握基本参数及制作技巧,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7v7G[n  
28andfl  
tMp=-"  
市场价:¥118.00  {@Y  
优惠价:¥86.00 为您节省:32.00元 (73折) AeuX Qt  
关键词: Matlab宝典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s@hRqGd:  
第1章 MATLAB概述 2 2F#q I1  
1.1 MATLAB 7简介 2 %M|,b!eF  
1.2 MATLAB 7的安装 2 Em 6Qe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KOz(TZ?u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HeSOzN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1`Oh<={b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gwz,{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h N2:d1f0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73#x|lY  
1.3.6 输入变量 12 E{^XlY  
1.3.7 处理复数 14 W!!S!JF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5 < wnva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j')E`#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GHYt#GIZ+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U<xdG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zk*c)s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2EHv.e `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vx_o(wof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hu[: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w|b0V6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P}ok*{"J<>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Y{v(p7pl  
1.4.1 纯文本帮助 30 9Y>8=#.c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DrnJ;Hi"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mC?i}+4>4R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6hZ@;Q=b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r78TE@d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x: Qm'yo  
1.5 小结 36 y2]-&]&  
第2章 数组 37 PHA-9\jC{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J_Ltuso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aL J(?8M@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oAWzYu(v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8Og_W8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vQ3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Y]]}*8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EwVpvTw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b=~i)`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5s6u`\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H$G0`LP0/a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DvvT?K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 ri}nL.  
2.2.4 Kronecker乘法 49 VJ ^dY;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2I*;A5$N1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Bs?7:kN(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Q~gU<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HB Iip?  
2.3 小结 54 Y"-^%@|p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pv^O"Bs  
3.1 稀疏矩阵 55 '* \|; l#1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T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G=M2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F(na{<g};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L\y;LSTU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Qne/g}PD`  
3.2 字符串数组 60 5M9 I,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0b4R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It2" x;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u,}{I}x_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vjjSKP6B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u%~igt@x  
3.3 构架数组 65 &\apwD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bF 5&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7^w >Rj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JK.ZdY%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Vp>|hj po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x\Z'2?u}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 -JY  
3.4 小结 74 hKzSgYxP=t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kOh{l: 2-+  
4.1 矩阵计算 75 $.9{if#o&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T;?^kho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QhX1dT+  
4.1.3 条件数分析 80 i hh/sPi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sZW^ !z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H+VA@_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SPp#f~%m  
4.2 线性方程组 84 F<!)4>2@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Nbp!teH6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k?2k'2dy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Bdj%hyW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j 6OM{@  
4.3 矩阵分解 89 ]O]GeAGC2  
4.3.1 Cholesky分解 89 |=&cQRY!p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pY$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y#XbJuN/  
4.3.4 LU分解 93 r2k2%nI-J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K~22\G`  
4.3.6 QR分解 100 d> {nQF;c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byv[yGa`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Q'%PNrN  
4.4 特征值分析 107 C`5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U#3J0+!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p KDPr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F/Tv 5@L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Pg@M  
4.5 小结 114 Offu9`DiZ  
1&e} ms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qu|B4?Y/CR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Jd ',>3  
5.1 函数的零点 116 D}v mwg@3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A]XZnQ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QcgfBsv96  
5.2 数值积分 120 .w]GWL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q `pP$i: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KP5Wud X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_)\c&.p]f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ASkI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Q";aU0^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48Mpf=f`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KCWc`Oz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c,(8{(O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p ZZc:\fJ  
5.3.4 假设检验 133 X=> =5'  
5.4 小结 138 e6!LSx}y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2 aL)  
6.1 插值 139 $]8h $  
6.1.1 一维插值 139 *W kIq>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i F+vl]  
6.1.3 二维插值 143 $#]]K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95z]9UL  
6.1.5 样条插值 146 {Lm~r+ U  
6.1.6 牛顿插值 147 mdw7}%5V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EI^06q4x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hM/f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0C>%LJ8r  
6.2 曲线拟合 152 &-mX ,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tp1:'KG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8KRba4[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g>J<%z, }2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AhNq/?Q Q~  
6.3.1 曲线拟合 158 Hbpqyl%O>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4GK08!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0$-xw  
6.4 傅里叶分析 163 W>O~-2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H0dZ.$b0  
6.4.2 FFT和DFT 165 k70|'*Kh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zSFDUZ]A3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Kh MSL  
6.5 小结 171 qs QNjt  
第7章 优化 172 CXC`sPY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rs~wv('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Tc]KXD6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0`) Q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B|MlrZ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EbdfV-E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6@pJ G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kP?KXT3y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xQ@^$_  
7.1.8 优化对比 186 w.0qp)}  
7.1.9 线性规划 187 '60 L~`K  
7.1.10 二次规划 190 *;fw%PW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cCL.p"]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Q_Gi]M9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dX)GPC-D7  
7.2.2 优化求解 195 /;utcc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AqV7\gdOC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uxzze~_+C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E~_]Lfs)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iySRY^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G -e](]^<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UNkCL4N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7=DjI ~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1SR+m>pL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LH@j8YB5u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H}vu]R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R@`y>XGNJ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Ce2r"U1e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0PT"ij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yd?x= |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yfC^x%d7G  
7.5 小结 214 k+DR]icv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I:d[Q s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45u}[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PgRDKygE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INyk3`FT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eRD|1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g=$1cC+(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p f_mf.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r!{LLc}>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2PLWo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x4/M}%h!;B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G<E^<M\)^  
8.5 小结 236 b/Xbs0q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BouTcC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PfZ+PqS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91xB9k1zO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xQp|;oW;z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h`H,a7  
9.1.4 识别对象 242 C|o`k9I#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0eYMG+K=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J:kmqk!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 Wvvh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T0]*{k(FR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w&x!,yd;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Iy6$7~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V) L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O1&@xX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aN,M64F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m,t|IgDh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h)Ff2tX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NmSo4Dg`U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 Q6l*:<|c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ryNa;"  
9.5 符号函数 259 w$u3W*EoU^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Q pmsOp|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e A}%C.ZR  
9.6 符号微积分 261 <$hu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g=e71DXG2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UPR/3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l3IWoa&sh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EKz Ad  
9.6.5 符号极限 265 E~ a3r]V/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Y X_ gb/A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mSo_} je(  
9.6.8 符号积分 267 t&(PN%icD  
9.6.9 矩阵积分 269 A.5i"Ci[ie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c-Pw]Ju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c?%(Dp E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Dxk+P!!K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ykFJ%sw3X  
9.7.1 Fourier变换 273 Z?O *'#yn  
9.7.2 Laplace变换 275 6AWKLFMV  
9.7.3 Z变换 276 j6g[N4xr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oaK%Ww6~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chEn|>~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LbII?N8`N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y7|P-3[ 4w  
9.9.1 solve命令 283 SM^-Z|d?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 !Ufa&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JXj8Br?Z@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G!XIc>F*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_fwb!T}$  
9.10.1 dsolve命令 285 36n>jS&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LE%7DW(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7^Yk`Z?|a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U`]T~9I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ys#i@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l]]l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B: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t|M-%&)4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VG>vn`x>a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oQL59XOT4  
9.13 小结 294 X@|&c]]  
7jJbo]&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g;kJe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42\-~]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U-^[lWn[@4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8#D:H/`'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r iK+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PG]%Bv57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W@2vjz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W#Qmv^StZ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eL;qP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aSP4a+\*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G/7_+J6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efY8M2  
10.2.6 图形标识 307 9TAj) {U%'  
10.2.7 叠绘 309 {W\T"7H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P6Mhbmt9*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LZ`LL'#Y_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Hp|}~xjn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j.:h5Y^N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J/6`oh?,Q  
10.3 特殊图形 318 i7LJ&g/)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7d*v3)d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8a~f&%r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HBB{m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wdvLx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wJlX4cT4YV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j:bgR8 %e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 17.~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NS C/@._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dC1V-x10ju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RL[E X5U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F6hmku>\1  
10.4 小结 329 n$(p-po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_3Cn{{ A0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N -~.C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AddeaB5<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U7) XvQ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V|>oGtt7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7'N S9|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1.seLQ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7P7b8 ]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 REf>_R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2ij# H ;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nNmsr=y5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A-ZmG7xk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q/1Or;iK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st 'D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xianQ<lK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t_ur&.^SB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4Tct  
11.2.11 控制透视 346 0D~ C 5}/4  
11.2.12 控制透明 347 =i HiPvP0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W@\ (nfD2  
11.4 四维图形 351 Jg$xO@.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q|)Q9+6$+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n +1y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X%9*O[6{  
11.5 图形窗口 353 <a le$[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rgcWRt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M*pRv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a1N!mQ^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c3 &m9zC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as"N=\N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G&f7+e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4QJ8Z t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cyd~2\Kv~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G3sjnI;l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jQj,q{eA  
11.7.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 372 i z]rFNR  
11.8 小结 373 eUO9 a~<  
3,aN8F1;C  
第4部分 MATLAB编程篇 375 34|a:5c  
第12章 MATLAB编程基础知识 376 %1:chvS  
12.1 简单实例——排序函数 376 } PeZO!K  
12.1.1 编写函数文件 376 m W`oq  
12.1.2 编写脚本文件 378 V7t!?xOL  
12.1.3 运行代码 379 >adV(V<  
12.1.4 检测代码 380 eR!G[Cw-  
12.2 M文件编辑器 381 XT@Mzo49z\  
12.2.1 打开文件编辑器 381 #-cTc&$O;  
12.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属性 382 'i>xf ^  
12.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 384 7]2 2"mc  
12.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 385 +iF 1sC_  
12.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 385 D>wZ0p b-  
12.3.2 M文件的关键字 386 19d6]pJ5  
12.3.3 关系表达式 386 :]eb<J  
12.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 388 vH?9\3  
12.3.5 截断误差问题 389 3 EYiQ`  
12.3.6 逻辑表达式 390 S-Ai3)t6  
12.3.7 逻辑运算函数 392 ^i_Iqph=  
12.4 程序结构 392 qs=tJ ^<<o  
12.4.1 顺序结构 392 So4nJ><p  
12.4.2 if分支结构 393 ulXnq`  
12.4.3 switch分支结构 396 E(L<L1:"  
12.4.4 try-catch结构 397 'dt\db5p  
12.4.5 while循环结构 398 S]2 {ZDP  
12.4.6 for循环结构 400  ,-rB=|w  
12.4.7 绘制抛物线轨迹——综合实例 402 (a{ZJI8_  
12.5 控制语句 406 zX5G;,_  
12.5.1 结束循环——continue命令 406 3x5!a5$Y  
12.5.2 终止循环——break命令 407 xRX>|S  
12.5.3 转换控制——return命令 408 #s+X+fe  
12.5.4 输入控制权——input命令 409 ^b53}f8H  
12.5.5 使用键盘——keyboard命令 410 LD55n%|0`H  
12.5.6 提示警告信息——error和warning命令 410 F!8=FTb  
12.6 小结 412 :):zNn_>`  
第13章 MATLAB编程的高级话题 413 m@ oUvxcd  
13.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 Q9+k<  
13.1.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7=X8Su  
13.1.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 415 yr4ou  
13.1.3 逻辑数组 417  ^Omfe  
13.1.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 417 Hq xK\m%,.  
13.1.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 418 Fh`-(,e?5  
13.2 脚本和函数 420 G :4;y7  
13.2.1 编写脚本文件 420 A8dI:E+$  
13.2.2 编写函数文件 421 SFO&=P:U  
13.2.3 编写P码文件 422 _+zVpZ  
13.3 变量传递 423 (fXq<GXAn/  
13.3.1 变量检测命令 423 AMk~dzNt  
13.3.2 “变长度”变量函数 424 eF1.VLI  
13.3.3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 428 #%cR%Z  
13.3.4 跨空间赋值 430 5G? .T?  
13.4 字符串演算函数 431 Kpg:yrc['  
13.4.1 内联函数——inline 431 EUwQIA2c8N  
13.4.2 求解函数零点 431 ,h!X k  
13.4.3 绘制函数图形 433 0>Fqx{!heq  
13.4.4 求解最值 435 (2%>jg0M  
13.5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 437 2z-$zB<vyw  
13.5.1 直接调试法 437 QGPR.<D)B  
13.5.2 工具调试法 440 5<N~3 1z  
13.5.5 程序剖析 443 @+dHF0aXd  
13.6 小结 446 N5\{yV21",  
lO&cCV;  
第5部分 图形用户界面篇 447 'rx?hL3VW  
第14章 句柄图形 448 2nx9#B*/T  
14.1 句柄图形体系 448 46dc.Yi  
14.1.1 图形对象 449 l;5`0N?QO  
14.1.2 句柄对象 449 Mdky^;qq3;  
14.1.3 句柄图形的结构 449 *8206[y  
14.1.4 图形对象的属性 450 MF|*AB|E  
14.2 图形句柄的操作 450 KnFQ)sX^  
14.2.1 创建图形对象 451 A`C-sD >  
14.2.2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 453 X2P``YFV{  
14.2.3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 455 qvTKfIl{  
14.3 图形对象的操作 457 Ma_=-cD  
14.3.1 设置图像属性——set命令 457 <_f`$z  
14.3.2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 459 +:y&{K  
14.3.3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get命令 462 hfh.eL  
14.3.4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4 *+~D+_,  
14.3.5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 465  V IYV92[  
14.3.6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7 ni0LQuBp  
14.4 高层绘图命令 468 sU*3\  
14.4.1 设置父对象属性——NextPlot属性 469 MHNe>C-!q  
14.4.2 检查NextPlot属性——newplot命令 469 pe#*I/)b  
14.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 470 Z~R dFC  
14.5 坐标轴对象 471 SW=aHM  
14.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 471 #4q1{)=  
14.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 473 Q;@X2 JSp  
14.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 474 ?.j,Bq5At  
14.6 综合实例 476 =g[H]-Ee  
14.6.1 穿越图形 477 J=V yyUB  
14.6.2 动态反射图形 480 Fd}<Uote3  
14.7 小结 487 X?kPi&ru  
第15章 图形用户界面基础 488 :o<N!*pT  
15.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488 rr)9Y][l}  
15.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 489 'ucGt  
15.2.1 编写程序代码 489 4)E|&)-fu8  
15.2.2 运行程序代码 494 tgfM:kzw  
15.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 496 iBS0rT_  
15.3.1 启动GUIDE 496 L77EbP`P  
15.3.2 添加“编辑框”控件 498 }JH`' &3  
15.3.3 查看程序代码 499 @[0jFjK  
15.3.4 运行GUI对象 499 Y 0]Kl^\A  
15.3.5 创建GUI的注意事项 500 <]c#)xg  
15.4 小结 502 `:R-[>5P8  
第16章 创建菜单 503 pr)K{~m]{<  
16.1 定制标准菜单 503 =E; #OZO  
16.2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 504 Gzj3Ka  
16.2.1 创建图形界面 505 6_Fpca3L  
16.2.2 设置菜单属性 508 +&?'KZ+Z_v  
16.2.3 添加控件 509 H}(=?}+  
16.2.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 511 pB[%:w/@l:  
16.2.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 513 b_ypsGE]5!  
16.2.6 添加“滚动条”控件的回调函数 519 4%%B0[Wo_O  
16.2.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 521 G tG&yeB  
16.2.8 编写主调函数 522 oq243\?Y  
16.2.9 运行GUI对象 523 U* 4{"  
16.3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 525 q?1yE@th  
16.3.1 演示GUI的功能 525 >|5XaaDa  
16.3.2 添加“File”菜单的功能代码 526 98jD"*W5  
16.3.3 添加“Option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8 *|@+rbjVC  
16.3.4 添加“Graph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9 z?I+u* rF6  
16.3.5 添加主调函数 533 0&f\7z  
16.3.6 运行GUI对象 535 v)%[  
16.4 创建快捷菜单 537 N JXa_&_  
16.4.1 编写程序代码 537 ::0aY ;D2  
16.4.2 运行GUI对象 542 Ko]QCLL  
16.5 小结 544 ~.iA`${y%  
第17章 添加控件 545 2(hvv-  
17.1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 545 !W 0P `i<  
17.1.1 添加控件组件 546 oEN)Dw o  
17.1.2 添加控件的功能代码 549 (K<Z=a  
17.1.3 运行程序代码 555 dG" K/|  
17.2 图像切割界面——综合案例 557 ~@[(U!G  
17.2.1 分析GUI对象 558 ]v<d0" 2  
17.2.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 558 Q +R3H,  
17.2.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 559 d\\r_ bGW  
17.2.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 560 iJEB ?y  
17.2.5 处理指针对象 569 _w\Y{(k  
17.2.6 设置图形对象的属性 573 c{^i$  
17.2.7 编写主程序代码 576 =rtS#u Y  
17.2.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 603 Ii,~HH  
17.2.9 检测程序代码 615 o?;F.W_  
17.3 小结 621 |X,$?ZDap  
+SO2M|ru&  
第6部分 MATLAB仿真篇 623 r[6#G2  
第18章 SIMULINK基础知识 624 c6f|y_ 2  
1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 624 F\zkyk 4  
18.1.1 Simulink概述 624 -m E  
18.1.2 安装Simulink 625 E(7@'d{o  
18.1.3 启动Simulink 626 \FIa,5k8  
18.2 一个简单的仿真系统 626 t1G1(F#&%  
18.2.1 添加模块 627 ~?2rGE  
18.2.2 设置模块属性 628 xX[?L9RGz  
18.2.3 连接模块 630 2f`WDL  
18.2.4 运行仿真系统 631 71JM [2  
18.3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632 I93 ~8wQ  
18.3.1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 634 X!HDj<  
18.3.2 使用“File”菜单 635 A Z]P+v  
18.3.3 使用“Edit”菜单 636 &G0l&8pa  
18.3.4 使用“View”菜单 637 14mXx}O  
18.3.5 使用“Simulation”菜单 639 }Q47_]5  
18.3.6 使用“Help”菜单 640 eo>/  
18.4 Simulink中的数据类型 640 fui4@  
18.4.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 641 <WZ1-  
18.4.2 数据传递 643 Oqd"0Qt-  
18.4.3 向量化模块 645 pESB Il  
18.4.4 使用Mux模块 646 &oon'q5;  
18.4.5 标量扩展 648 ;% /6Y~/  
18.5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649 k&MlQ2'!<  
18.5.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 649 oq=?i%'>  
18.5.2 操作模块 650 <$RS*n  
18.5.3 显示模块的属性 651 %'RI 3gy  
18.5.4 显示输出数值 652 +vSCR (n  
18.5.5 连接线的分支 653 5%2ef{T[  
18.5.6 彩色显示信号线 654 |WD,\=J2  
18.5.7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 655 >2]Eaw&W  
18.6 Simulink的信号 655 MV Hz$hyB  
18.6.1 创建信号 655 y%{*uH}SL  
18.6.2 添加信号标签 656 k7:GS,7  
18.6.3 复数信号 656 B rez&3[  
18.6.4 虚拟信号 657 l9M#]*{  
18.6.5 控制信号 659 ,:0Q1~8  
18.6.6 信号总线 661 u@GRN`yn  
18.6.7 信号组 665 n@G:e-m{A  
18.6.8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 670 C1ZFA![  
18.6.9 信号接收器 672 X{0ax.  
18.7 Simulink仿真的设置 676 kA7~Yu5|  
18.7.1 设置解算器参数 677 Paae-EmC  
18.7.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 678 7V9%)%=h|  
18.7.3 仿真诊断设置 680 <Cf7E  
18.8 小结 681 QV nO  
第19章 SIMULINK建模和子系统 682 D=i0e8D!+  
19.1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 682 wQF&GGY R  
19.1.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82 1TK #eU  
19.1.2 求解抛投小球的轨迹 684 ?F?\uC2)'  
19.1.3 求解二阶微分方程 686 xTa4.ZXg  
19.1.4 使用传递函数 690 sh',"S#=@  
19.1.5 使用状态方程 691 0C7thl{Dms  
19.1.6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 692 W _PM!>8`  
19.2 非线性系统建模 693 W+#}~2&Dv  
19.2.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94 UPfFT^=y  
19.2.2 求解非线性摩擦模型 696 qP7&LtU  
19.3 子系统 703 :0J-ek.;  
19.3.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 703 9pVf2|5hj  
19.3.2 创建子系统 703 ROJ'-Vde9  
19.3.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 705 K B`1%=  
19.4 信号输出系统——子系统实例 707 afxj[;p!  
19.4.1 添加控制信号 707 "<cB73tY  
19.4.2 添加子系统模块 708 DuTlYXM2^  
19.4.3 运行仿真系统 710 M^|"be~{'  
19.5 封装子系统 711 USnD7I/b  
19.5.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 712 NDs]}5#   
19.5.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 712 z/eU^2V  
19.6 ABS系统——封装子系统实例 715 beN>5coP%A  
19.6.1 添加“Bang-bang contorller”子系统 715 >.!5M L\  
19.6.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 717 ~>Hnf_pZO  
19.6.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 717 C:tSCNH[  
19.6.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 719 X]+(c_i:hC  
19.6.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 721 buq *abON  
19.6.6 运行仿真系统 723 ^'C,WZt  
19.7 使能子系统 725 Y\z^\k  
19.7.1 创建使能子系统 725 =`7#^7Q9  
19.7.2 信号输出系统——使能子系统实例 726 C*W.9  
19.8 触发子系统 730 #VQGN2bK.  
19.8.1 触发子系统简介 730 +(I`@5  
19.8.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 730 ;qT!fuN;  
19.9 触发子系统实例 732 ijZydn  
19.9.1 添加系统模块 733 i(&6ys5  
19.9.2 设置“Throttle & Manifold”子系统属性 734 T>%uRK$  
19.9.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 735 Ru  vG1"  
19.9.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 736 i-i}`oN  
19.9.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 737 M0;t%*1  
19.9.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 737 gJcXdv=]2  
19.9.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 738 V<~_OF  
19.9.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 738 HdY3DdC%q  
19.9.9 运行仿真系统 739 bG?WB,1  
19.10 小结 740 OIXAjU*N  
第20章 S函数和仿真结果分析 741 ~kSnXJv  
20.1 S函数 741 QigoRB!z#9  
20.1.1 S函数概述 741 '1kj:Np  
20.1.2 S函数的运行机理 742 XoH[MJC  
20.1.3 S函数模板 742 0w'y#U)&8  
20.1.4 添加S函数模块 745 |`)V^e_  
20.1.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 747 n&3iv ^  
20.1.6 运行仿真 749 'n>3`1E,  
20.2 振荡运行系统——S函数综合实例 750 .qqb> 7|q  
20.2.1 添加系统模块 750 764}yV>  
20.2.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 752 u]]5p[ |S  
20.2.3 添加子系统模块 754 -NflaV~  
20.2.4 运行仿真系统 757 l_YdIUl  
20.3 分析仿真结果 758 cvs"WX3  
20.3.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 758 .Kh(F 6 s  
20.3.2 使用Sim命令 760 H(%] Os  
20.3.3 使用Simset命令 761 }VGI Y>v  
20.3.4 模型的线性化 764 &, Zz  
20.3.5 系统平衡点分析 766 11@2;vw  
20.4 交替执行系统——综合实例1 768 +Qi52OG  
20.4.1 添加系统模块 768 yqVaA 'w5  
20.4.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 769 GmmT'3Q  
20.4.3 添加“Enabled”子系统 772 P/gb+V=g!  
20.4.4 运行仿真系统 775 @]ptY*   
20.5 雷达轨迹分析——综合实例2 776 :)J~FVLy  
20.5.1 系统模块简介 776 }ygbgyLa  
20.5.2 添加系统模块 776 zfr(dQ  
20.5.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 779 Y;> p)'z  
20.5.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 779 q/w6sQx$  
20.5.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 781 0LHiOav  
20.5.6 添加程序代码 783 iM\ Z J6  
20.5.7 运行仿真系统 785 21/a3Mlx#  
20.6 小结 786 O275AxaN  
(;Q <@PZg  
第7部分 高级应用篇 787 P=SxiXsr$  
第21章 文件I/O 788 !irX[,e  
21.1 处理文件名称 788 *F8 uu.  
21.2 打开和关闭文件 790 '/yx_R K2?  
21.2.1 打开文件 790 iz  GaV[  
21.2.2 关闭文件 792  I^(o3B  
21.3 处理二进制文件 793 1:;&wf  
21.3.1 读取M文件 793 0JZq:hUd  
21.3.2 读取TXT文件 796 4}_w4@(  
21.3.3 写入二进制文件 798 ^K 77V$v  
21.4 处理文本文件 799 R SWB!-  
21.4.1 读取文本文件 799 ;cm{4%=Iqe  
21.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4 Alk* "p  
21.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5 $OFFH[_z  
21.5 处理图像 806 sei!9+bZr  
21.6 小结 810 4Utx 9^  
第22章 MATLAB编译器 811 7dg 5HH  
22.1 编译器概述 811 ^%*{:0'  
22.1.1 编译器的功能 811 0.Ol@fO  
22.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 812 *(SBl}f4l  
22.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 812 .IAHy)li"  
22.2.1 前提准备 812 ://|f  
22.2.2 配置编译器 813 VzYP:QRz  
22.3 编译过程 818 |z7Crz  
22.3.1 安装MCR 818 n%ArA])_&  
22.3.2 代码的编译过程 819 yA>p[F  
22.4 编译命令 820 1'U%7#;E  
22.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 820 8JFkeU%yO  
22.4.2 处理脚本文件 821 vVN[bD<  
22.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 823 %"KWjwp  
22.5.1 编译M文件 823 (zLIv9$  
22.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 826 n$![b_)*  
22.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 828 E~g}DKs_5  
22.6 小结 833 dBq,O%$oq  
第23章 应用程序接口 834 W lLZtgq  
23.1 C语言MEX文件 834 Zn 5m.=z  
23.1.1 MEX文件的数据 834 W4rw;(\  
23.1.2 MEX文件的结构 835 x#gmliF  
23.1.3 MEX文件的实例 838 &qI5*aQ8T  
23.2 MAT文件 842 -qCJwz30  
23.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 843 <$3nD b-  
23.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 846 xo_k"'f+  
23.3 MATLAB引擎技术 849 fm:{&(  
23.3.1 引擎技术概念 850 ?o DfI  
23.3.2 引擎技术应用 850 1]3bx N  
23.4 Java接口 854 uy-Ncy  
23.4.1 Java接口 854 .W+4sax:  
23.4.2 Java接口应用 860 n]{}C.C=  
23.5 小结 865 zt?w n* _  
z` ?xS  
第8部分 用户工具箱篇 867 WT {Cjn  
第24章 图形图像工具箱 868 S+xGHi)  
24.1 MATLAB中的图像 868 I/-w65J]  
24.1.1 图像类型 868 b!HFv;^N  
24.1.2 多帧图像 870 hE#8_34%s  
24.1.3 读取图像文件 871 Z!i'Tbfn  
24.1.4 查看图像文件信息 873 +4p ;4/=  
24.2 显示图像 875 +bd{W]={  
24.2.1 默认显示方式 875 d\Z4?@T<5  
24.2.2 添加颜色条 875 ?# c@Ag %  
24.2.3 显示多帧图像 876 ~t3?er& R  
24.2.4 显示动画 877 3Co>3d_  
24.2.5 三维材质图像 878 k'q !MZU  
24.3 图像的几何运算 879 GQ)cUrXQz  
24.3.1 缩放图像 879 i&Cqw~.H  
24.3.2 旋转图像 881 nMoF;AdKm  
24.3.3 裁剪图像 883 Fl>j5[kLZ  
24.4 图像的灰度变换 884 $I0a2Z=dP  
24.4.1 图像的直方图 884 KQZRzX>0  
24.4.2 灰度变换 886 r$eL-jQmn  
24.4.3 均衡直方图 888 yWk:u 5  
24.5 图像的滤波 889 1;[ <||K  
24.6 分析图像 892 `/Jr8J_  
24.6.1 分析图像的像素信息 892 vgZPDf|  
24.6.2 分析图像的灰度信息 893 M_ cb(=ey  
24.6.3 绘制等高图 894 CrX-?$  
24.7 小结 895 95&sFT C  
第25章 信号工具箱 896 e14 Q\  
25.1 产生信号 896 rtOW-cz  
25.1.1 周期方波和锯齿波 896 Z:gsguX  
25.1.2 周期Sinc波 897 Ip\g ^ia  
25.1.3 高斯调幅正弦波 898 4IE#dwZW  
25.1.4 调频信号 899 tl^;iE!-  
25.1.5 高斯分布随机序列 900 9JeGjkG,  
25.2 随机信号处理 901 RXvcy<  
25.2.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901 UiN ^x  
25.2.2 随机信号的互协方差函数 902 {"(|oIo{  
25.2.3 谱分析——psd函数 903 xW )8mv?4n  
25.2.4 谱分析——pwelch函数 905 ,qh  
25.3 模拟滤波器设计 906 9.}3RAB(cv  
2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906  ]= D  
25.3.2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907 ATewdq[C  
25.3.3 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 908 E0Xu9IW/A  
25.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909 yf>,oNIAg  
25.4.1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设计 910 o%Q'<0d  
25.4.2 切比雪夫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1 ~2 ;y4%K  
25.4.3 切比雪夫I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3 1:V/['|*g)  
25.5 小结 914 uV\#J{'*  
附录A MATLAB常用函数检索表 915 {lw ec"{  
……
夜夜兔 2012-02-08 08:30
跟第一版的区别在哪里?
xiaoxiaoyu 2012-11-16 16:38
内容很全面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