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发布:cyqdesign 2010-05-12 12:04 阅读:7160
MATLAB宝典(第2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ATLAB7.0的知识体系及操作方法。《MATLAB宝典(第2版)》共分为8个部分25章。其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方法、MATLAB编程、图形用户界面、MATLAB仿真,以及文件输入/输出、编译器和应用程序接口等高级技术。《MATLAB宝典(第2版)》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节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掌握基本参数及制作技巧,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r1R\cor  
c) q'" r  
j}F;Bfq!  
市场价:¥118.00 *vS)aRK  
优惠价:¥86.00 为您节省:32.00元 (73折) j3$\+<m]  
关键词: Matlab宝典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cK _:?G  
第1章 MATLAB概述 2  97-=Vb  
1.1 MATLAB 7简介 2 j"wbq-n,7  
1.2 MATLAB 7的安装 2 daN#6e4Z+;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Y% AI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Uz`k7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dePI&z: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N~YVul[a*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1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AiOz1Er  
1.3.6 输入变量 12 Rf0F`D k  
1.3.7 处理复数 14 c,FhI~>R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vI1UFD D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OdHl)"#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q%\rj?U_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T*v@hbJ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8d"G9R(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In8!hjYy4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n.tJ-l5[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r}~|,O3bc'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kp>AZVk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8eW/Bs@2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h@<14c{X  
1.4.1 纯文本帮助 30 f3M~2jbv'p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hJasnY7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q A?j-H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_o9%)RL(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 9q/jv`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Tj_~BT  
1.5 小结 36 M-+pYv#&P  
第2章 数组 37 ;y%C\YB#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t`QHvxv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B%^ $fJ|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oNa*|CSE>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L; f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v.pj PBU1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25v7 Y ]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97~*Z|#<+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o:C],G_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E])X$:P?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xulwn{R s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Lf} @v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m(c5g[6nO  
2.2.4 Kronecker乘法 49 o;<oXv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f[$9k}.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j_Z"=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I~: AWS9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ziQ]r2g  
2.3 小结 54 )Og,VXEB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d/3 k3HdL  
3.1 稀疏矩阵 55 ~e@pL*s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8`j;v>2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JJe?Zu\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n gC|BLT%h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2(Ez H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C1pG*o  
3.2 字符串数组 60 -+#g.1UL/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2~BId&]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a|\ZC\(xI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Y42ZOK0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Q?\rwnW?U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HZzA7eph  
3.3 构架数组 65 'G-zJcU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R9B!F{! 5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E*_lT`Hzf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kJEa8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u  teI[Q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ctg[C$<q|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jSyF]$"  
3.4 小结 74 &%/kPF~<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9G'Q3? z  
4.1 矩阵计算 75 o]vU(j_Ju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MxXu&.| _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Hq|<^_K  
4.1.3 条件数分析 80 k_c8\::p#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i1#\S0jN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8yDu(.Q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I}aiy.l  
4.2 线性方程组 84 =Qcz:ng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XdDy0e4{%<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Ba],ONM4k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h6dVT9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dzg'6M  
4.3 矩阵分解 89 ,\FJVS;NeJ  
4.3.1 Cholesky分解 89 yn[^!GuJ_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uW8LG\Z>D5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wER>a (  
4.3.4 LU分解 93 m-Uq6_e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v_gQCS  
4.3.6 QR分解 100 ]B<Hrnn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J<R%_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tVU$9D   
4.4 特征值分析 107 dfDz/sD*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Ee'nP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j)xryw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IR+dGqIjZb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Q`Q%;%t  
4.5 小结 114 'y [eH  
J/j?;qx]j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T>&d/$;]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 T,;Fr'  
5.1 函数的零点 116 K>h=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f-f0t'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eRR#S  
5.2 数值积分 120 T #&9|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iR9 $E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ag-\(i;K]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LsnM5GU7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N .f_s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8"4&IX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n# %mL<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gsn3]^X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aZ/O)F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Y{TzN%|LV  
5.3.4 假设检验 133 X=Q)R1~6v  
5.4 小结 138 F#X&Tb{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4+od N.  
6.1 插值 139 coHzbD~#H  
6.1.1 一维插值 139 +s:!\(BM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r!O9X6  
6.1.3 二维插值 143 ; /fZh:V2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Cx07I_lf  
6.1.5 样条插值 146 /2K4ka<?7  
6.1.6 牛顿插值 147 J~6+zBF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ZD1_sJ.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CBA MAr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F7W_f# @3  
6.2 曲线拟合 152 r^mP'#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u%<Je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aU,Zjm7fp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K14e"w%6rs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nQii? 1`i  
6.3.1 曲线拟合 158 N<1u,[+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_\YBB=Os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P<IQx  
6.4 傅里叶分析 163 5-M E Oy(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epsh&)5a*  
6.4.2 FFT和DFT 165 \WG6\Zg0A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tr6<89e(o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OP[Rrm  
6.5 小结 171 7q<2k_3<  
第7章 优化 172 [R[]&\W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DIH|6R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UI}v{05]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d7cln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79|=y7i#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FF%VUfQJ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V&U1WV/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XBE+O7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0ap#6T  
7.1.8 优化对比 186 !%{/eQFT4  
7.1.9 线性规划 187 <H{%`  
7.1.10 二次规划 190 ;*^2,_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JsohhkJNGi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3-z; pk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3F;:%$`c  
7.2.2 优化求解 195 _KBN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z^z_!@7v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n$RhD93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T 22tZp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sdF;H[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k%|7H,7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5+*MqO>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i*<HNQ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QOA7#H-m9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2Fk4jHj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ol QT r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d[mmwgSR?I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U.]5UP:a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Y ;$wD9W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p4QQ5O$;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0$)uOUVJ  
7.5 小结 214 7e[3Pu_/X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LpwjP4vWJ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cPD&xVwq>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maf=SnY5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THC7e>P4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Bx9R!u5D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Il) H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w<=?%+n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j/es{]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0c6b_%Rd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 F*SAz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_e& }Y%L  
8.5 小结 236 FXMrD,qVg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jeb ]3i=pw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3@#WYvD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8 V/Cd9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gR7in!8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4$V ;C/n,  
9.1.4 识别对象 242 ]fxYS m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fb,5a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7?n\I+n"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PU! hZj"L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 sLb=vb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z~8`xn,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rg >y!L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wWPEhK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N@}5Fnk-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qMs)~]B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MZJ@qIg[Y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0WZ#VI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O_vCZW a3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fz0-vT,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m9~cQ!m  
9.5 符号函数 259 73C7g< Mx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SZ$~zT;c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og[ q  
9.6 符号微积分 261 hIBW$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LDX>S*cL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bIUO2yVo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rYlN7,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eMT}"u8$A  
9.6.5 符号极限 265 Gl am(V1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ZMp5d4y5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lftT55Tki  
9.6.8 符号积分 267 O@9<7@h+Nl  
9.6.9 矩阵积分 269 oGIh:n7 q+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tJ 3Hg8;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Al93x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mFk6a{+YX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b=87k  
9.7.1 Fourier变换 273 G~. bi<(v  
9.7.2 Laplace变换 275 ]h3{M Tr/  
9.7.3 Z变换 276 cc0e(\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GkU]>8E'"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pA24Ze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Zqi;by%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Aq]*$s2\G  
9.9.1 solve命令 283 I_.Jo `lK~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I-bZ|^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Uo]x6j<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b^s>yN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UngK9uB~  
9.10.1 dsolve命令 285 6}/m~m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NoD4*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C6[m1F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57d3s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I d}@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W{!Slf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B*dWMh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L|cg2y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k$d+w][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p;&(K\^  
9.13 小结 294 Kk9eJ\  
e0e3b]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x2M{=MExE.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b0:5i<"w6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0}4FwcCr\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mo*ClU7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KQu lz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IpYw<2'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hsJS(qEh.'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8|2I/#F}]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Zq[.9!q{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M$ESj4@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y9::m]s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u.!<)VIJx  
10.2.6 图形标识 307 R=m9[TgBm  
10.2.7 叠绘 309 Su>UXuNdE#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d{FD.eI 0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s-*$I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VGL!)1b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i-W!`1LH'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Q|EhF5  
10.3 特殊图形 318 _[p@V_my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JANP_b:t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Op 0Qpn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EG oe<.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k<.VR"I p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G ]JWd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pgUI2O[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K[Ao_v2g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WEZ)>[Xj?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FH_qF`.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4cOMiG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B`;DAsmT  
10.4 小结 329 g| M@/D l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7o(CcF6H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cmv;KV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lKA2~o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G<.^~o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eGW~4zU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sa\Ze;E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R3!3TJ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mo>~c7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y|O)i I/g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m=e#1Hs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6H:'_|G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D]qw4J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P7G,0-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oGg%@aP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Jz Z9ua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t1%<l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9QD~  
11.2.11 控制透视 346 \[5mBuk  
11.2.12 控制透明 347 v:w $l{7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_3{,nhkf:!  
11.4 四维图形 351 a8[Q1Fa4|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a"|\n_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69tT'U3vb$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Kj`sq":Je0  
11.5 图形窗口 353 *d/,Y-tl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I~[a#^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J"W+9sI0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q1O}dSPwX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GP._C=]?c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Vo-]&u&cr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jpW(w($XL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WKB@9Vfju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Qx%]u8s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r" )zR,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sxBRg=  
11.7.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 372 xgQ]#{ tG  
11.8 小结 373 sJ(q.FRM'  
.wv!;  
第4部分 MATLAB编程篇 375 i <%  
第12章 MATLAB编程基础知识 376 !s:v UY58  
12.1 简单实例——排序函数 376 . 7EZB  
12.1.1 编写函数文件 376 <78LB/:  
12.1.2 编写脚本文件 378 7h3JH  
12.1.3 运行代码 379 UW/{q`)  
12.1.4 检测代码 380 ]p.eFYDh7  
12.2 M文件编辑器 381 xK8R![x  
12.2.1 打开文件编辑器 381 _-.~>C  
12.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属性 382 0XNj! ^&  
12.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 384 #:?MtVC  
12.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 385 bk#t+tuk  
12.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 385 8;r7ksE~  
12.3.2 M文件的关键字 386 =*u:@T=d5  
12.3.3 关系表达式 386 ->S6S_H/+&  
12.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 388 ]CIZF,  
12.3.5 截断误差问题 389 (KDv>@5  
12.3.6 逻辑表达式 390 LpJ_HU7@lk  
12.3.7 逻辑运算函数 392 Mi5"XQ>/  
12.4 程序结构 392 7:_\t!]  
12.4.1 顺序结构 392 G$buZspL'd  
12.4.2 if分支结构 393 s3LR6Z7;i  
12.4.3 switch分支结构 396 {lhdropd  
12.4.4 try-catch结构 397 "[LSDE"(  
12.4.5 while循环结构 398 D(]])4  
12.4.6 for循环结构 400 g}hR q%  
12.4.7 绘制抛物线轨迹——综合实例 402 sa71Vh{  
12.5 控制语句 406 bof{R{3q  
12.5.1 结束循环——continue命令 406 Jc#()4  
12.5.2 终止循环——break命令 407 XU}sbbwu  
12.5.3 转换控制——return命令 408 ?+bDFM}  
12.5.4 输入控制权——input命令 409 oV c l (  
12.5.5 使用键盘——keyboard命令 410 y&.[Nt '+  
12.5.6 提示警告信息——error和warning命令 410 3GSoHsNk  
12.6 小结 412 9N[vNg<n  
第13章 MATLAB编程的高级话题 413 y/}>)o4Q  
13.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Hkv4t5F  
13.1.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0({c~z\  
13.1.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 415 ?=]*r>a3  
13.1.3 逻辑数组 417 "lp),  
13.1.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 417 mYudUn4Wo  
13.1.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 418 g8{?;  
13.2 脚本和函数 420 "DFj4XKXY9  
13.2.1 编写脚本文件 420 :q2tda  
13.2.2 编写函数文件 421 V+()`>44  
13.2.3 编写P码文件 422 jnK8 [och  
13.3 变量传递 423 !S/hH%C  
13.3.1 变量检测命令 423 =9 TAs? =  
13.3.2 “变长度”变量函数 424 #@m*yJg<  
13.3.3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 428 at/v.U |F  
13.3.4 跨空间赋值 430 NAj1ORy4pX  
13.4 字符串演算函数 431 1 D fB9n  
13.4.1 内联函数——inline 431 fWR]L47n  
13.4.2 求解函数零点 431 bT@7&  
13.4.3 绘制函数图形 433 #pxc6W /  
13.4.4 求解最值 435 =#i#IF42?  
13.5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 437 GRC=G&G  
13.5.1 直接调试法 437 3:rH1vG.m  
13.5.2 工具调试法 440 2&W(@wT$  
13.5.5 程序剖析 443 <%JRZYZ  
13.6 小结 446 ,~Y5vnaOQ  
#EpDIL  
第5部分 图形用户界面篇 447 F6T@YSP  
第14章 句柄图形 448 JlF0L%Rc  
14.1 句柄图形体系 448 `he{"0U~S  
14.1.1 图形对象 449 *HmL8c  
14.1.2 句柄对象 449 [FKmZzEy  
14.1.3 句柄图形的结构 449 ?S8cl7;+  
14.1.4 图形对象的属性 450 qFV=P k  
14.2 图形句柄的操作 450 WT!8.M;Kv  
14.2.1 创建图形对象 451 ^c1I'9(r5  
14.2.2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 453 aW3yl}`{  
14.2.3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 455 oOuhbFu  
14.3 图形对象的操作 457 '[p~| mX  
14.3.1 设置图像属性——set命令 457 .ukP)rGe  
14.3.2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 459 :&dY1.<N+  
14.3.3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get命令 462 {MKq Yl{  
14.3.4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4 `}F=Zjy  
14.3.5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 465 *?gn@4Ly  
14.3.6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7 E~zLhJTUL'  
14.4 高层绘图命令 468 jow^~   
14.4.1 设置父对象属性——NextPlot属性 469 fp9ksxb@m  
14.4.2 检查NextPlot属性——newplot命令 469 q<}5KY  
14.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 470 `"m"qUd  
14.5 坐标轴对象 471 {"e/3  
14.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 471 _c%]RE  
14.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 473 |rf\]3 F  
14.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 474 =L<OTfVE  
14.6 综合实例 476 {R[lsdH(X  
14.6.1 穿越图形 477 B[-%A!3 F  
14.6.2 动态反射图形 480 dH!k {3bL  
14.7 小结 487 b]mRn{r?  
第15章 图形用户界面基础 488 =[`wyQe`_  
15.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488 E8>npDFv.  
15.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 489 /U)w:B+p/g  
15.2.1 编写程序代码 489 bE^Z;q19  
15.2.2 运行程序代码 494 E]_lYYkA  
15.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 496 lw? f2_fi  
15.3.1 启动GUIDE 496 i,ku91T  
15.3.2 添加“编辑框”控件 498 3OFv_<6  
15.3.3 查看程序代码 499 0(3t#  
15.3.4 运行GUI对象 499 XFmnZpqXH  
15.3.5 创建GUI的注意事项 500 bqf=;Nvog  
15.4 小结 502 K;-:C9@  
第16章 创建菜单 503 " %|CD"@  
16.1 定制标准菜单 503 +:It1`A~]  
16.2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 504 .gT@_.ZD9  
16.2.1 创建图形界面 505 /Os)4yH\  
16.2.2 设置菜单属性 508 (7}v }3/  
16.2.3 添加控件 509 K]@^8e$(  
16.2.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 511 ^F`FB..:y  
16.2.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 513 I_#)>%H  
16.2.6 添加“滚动条”控件的回调函数 519 #>~$`Sg  
16.2.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 521 7z=Ss'O]  
16.2.8 编写主调函数 522 pWps-e  
16.2.9 运行GUI对象 523 C-_u; NEu  
16.3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 525 oLX6w  
16.3.1 演示GUI的功能 525 &)fPz-s  
16.3.2 添加“File”菜单的功能代码 526 d&?B/E^  
16.3.3 添加“Option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8 43:~kCF[s  
16.3.4 添加“Graph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9 DfV_08  
16.3.5 添加主调函数 533 ]$nJn+85@b  
16.3.6 运行GUI对象 535 yQ+#Tlji  
16.4 创建快捷菜单 537 RPaB4>  
16.4.1 编写程序代码 537 X.Z?Ie  
16.4.2 运行GUI对象 542 |ki#MtCp  
16.5 小结 544 jK I+-s  
第17章 添加控件 545 <2H 0m  
17.1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 545 'L3 \I  
17.1.1 添加控件组件 546 9S6vU7W  
17.1.2 添加控件的功能代码 549 sTv/;*  
17.1.3 运行程序代码 555 K~,,xsy,G&  
17.2 图像切割界面——综合案例 557 |EU}&k2  
17.2.1 分析GUI对象 558 P). @o.xl  
17.2.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 558 *TE6p  
17.2.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 559 qI;k2sQR  
17.2.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 560 iyH<!>a  
17.2.5 处理指针对象 569 6tG9PG98q9  
17.2.6 设置图形对象的属性 573 ej%C<0/%n  
17.2.7 编写主程序代码 576 Q:-H U bB  
17.2.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 603 S*#y7YKI  
17.2.9 检测程序代码 615 0yAvAx  
17.3 小结 621 T X6Ydd  
"[GIW+ui  
第6部分 MATLAB仿真篇 623 *A,=Y/  
第18章 SIMULINK基础知识 624 mW8CqW\Q5  
1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 624 KD Qux  
18.1.1 Simulink概述 624 %Si3t2W/  
18.1.2 安装Simulink 625 tinN$o Xy  
18.1.3 启动Simulink 626 A%+~   
18.2 一个简单的仿真系统 626 \=yg@K?"AJ  
18.2.1 添加模块 627 {b/AOR o  
18.2.2 设置模块属性 628 i7fpl  
18.2.3 连接模块 630 U}Xc@- \ ?  
18.2.4 运行仿真系统 631 /~ V"v"7E  
18.3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632 yuI5# VUS  
18.3.1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 634 8`u#tl(  
18.3.2 使用“File”菜单 635 2N)Ywqvj  
18.3.3 使用“Edit”菜单 636 IyP\7WZ  
18.3.4 使用“View”菜单 637 YT:<AJm  
18.3.5 使用“Simulation”菜单 639 5>A3;P  
18.3.6 使用“Help”菜单 640 79x^zqLb  
18.4 Simulink中的数据类型 640 'R=o,=  
18.4.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 641 qM1$?U  
18.4.2 数据传递 643 &|{K*pNa  
18.4.3 向量化模块 645 ?LNwr[C0  
18.4.4 使用Mux模块 646 Xd|5{  
18.4.5 标量扩展 648 PCaa _ 2  
18.5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649 gXw\_ue<  
18.5.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 649 &S|laq H  
18.5.2 操作模块 650 |{oKhC^yG  
18.5.3 显示模块的属性 651 lsio\ $  
18.5.4 显示输出数值 652 ,#WXAA mm  
18.5.5 连接线的分支 653 4El{2cfA  
18.5.6 彩色显示信号线 654 r2sog{R  
18.5.7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 655 3`e1:`Hu  
18.6 Simulink的信号 655 ,vN#U&RS  
18.6.1 创建信号 655 j6v +S  
18.6.2 添加信号标签 656 Nz:  
18.6.3 复数信号 656 WMUw5h  
18.6.4 虚拟信号 657  dc5B#  
18.6.5 控制信号 659 ORHC bw9  
18.6.6 信号总线 661 m CdkYN#  
18.6.7 信号组 665 1m ![;Pg3  
18.6.8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 670 /5J! s="  
18.6.9 信号接收器 672 B2Orw8F  
18.7 Simulink仿真的设置 676 HQUL?URt  
18.7.1 设置解算器参数 677 c"QH-sE  
18.7.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 678 E RMh% C  
18.7.3 仿真诊断设置 680 MPGQ4vi&  
18.8 小结 681 r%B5@+{so  
第19章 SIMULINK建模和子系统 682 )?TJ{'m  
19.1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 682 |Xu7cCh$me  
19.1.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82 c|O5Vp}  
19.1.2 求解抛投小球的轨迹 684 [yVU p+  
19.1.3 求解二阶微分方程 686 F%Mlid;1  
19.1.4 使用传递函数 690 j5/H#_ .  
19.1.5 使用状态方程 691 (wA|lK3  
19.1.6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 692 94lmsE  
19.2 非线性系统建模 693 W&p-Z"=)  
19.2.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94 ^~Ar  
19.2.2 求解非线性摩擦模型 696 `o*eLLk  
19.3 子系统 703 H+: $ 7;  
19.3.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 703 a\MU5%}\  
19.3.2 创建子系统 703 m[8#h(s*t  
19.3.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 705 =o HJ_  
19.4 信号输出系统——子系统实例 707 h|-r t15  
19.4.1 添加控制信号 707 (PB|.`_<H  
19.4.2 添加子系统模块 708 (h%wO  
19.4.3 运行仿真系统 710 j<gnh  
19.5 封装子系统 711 #pVk%5N  
19.5.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 712 )1]C%)zn  
19.5.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 712 ?=T&|pp  
19.6 ABS系统——封装子系统实例 715 hZJ Nh,,w  
19.6.1 添加“Bang-bang contorller”子系统 715 Z'fy9  
19.6.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 717 }=L >u>cP  
19.6.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 717 ! TRiFD  
19.6.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 719 "xO`&a{  
19.6.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 721 +_ G'FD  
19.6.6 运行仿真系统 723 ca`=dwe>  
19.7 使能子系统 725 ~\kRW6  
19.7.1 创建使能子系统 725 SB F3\  
19.7.2 信号输出系统——使能子系统实例 726 :g\qj? o  
19.8 触发子系统 730 aY?}4Bx  
19.8.1 触发子系统简介 730 +X- k)9  
19.8.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 730 U$J]^-AS  
19.9 触发子系统实例 732 yqYX<<!V  
19.9.1 添加系统模块 733 Ri3m438  
19.9.2 设置“Throttle & Manifold”子系统属性 734 v EX <9  
19.9.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 735 8uu:e<PLv  
19.9.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 736 !#?tA/t@  
19.9.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 737 hQ\]vp7V  
19.9.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 737 jjbw.n+1  
19.9.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 738 ~KNxAxyVi  
19.9.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 738 D0-e,)G}V,  
19.9.9 运行仿真系统 739 p75w^  
19.10 小结 740 O4#zsr:"  
第20章 S函数和仿真结果分析 741 ov+qYBuFw  
20.1 S函数 741 iN)@Cu7  
20.1.1 S函数概述 741 bEE:6)]G  
20.1.2 S函数的运行机理 742 #" OKO6]  
20.1.3 S函数模板 742 p;H1,E:Re#  
20.1.4 添加S函数模块 745 -WYJ1B0v  
20.1.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 747 Z*Y?"1ar  
20.1.6 运行仿真 749 ht-6_]+ME  
20.2 振荡运行系统——S函数综合实例 750 -y AIrvO1q  
20.2.1 添加系统模块 750 Ue\&  
20.2.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 752 7oWv'  
20.2.3 添加子系统模块 754 C/w;g3  
20.2.4 运行仿真系统 757 61KJ( rSX3  
20.3 分析仿真结果 758 ] x Kmz  
20.3.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 758 HWd,1  
20.3.2 使用Sim命令 760 b9vKux  
20.3.3 使用Simset命令 761 xv ja  
20.3.4 模型的线性化 764 X >**M  
20.3.5 系统平衡点分析 766  z/ i3  
20.4 交替执行系统——综合实例1 768 2<O hO ^  
20.4.1 添加系统模块 768 jC@^/rMh  
20.4.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 769 b6i0_fOO  
20.4.3 添加“Enabled”子系统 772 *oPSkEA{  
20.4.4 运行仿真系统 775 vxm`[s|QC  
20.5 雷达轨迹分析——综合实例2 776 Pf!K()<uJ  
20.5.1 系统模块简介 776 wx1uduT)  
20.5.2 添加系统模块 776 -g>27EI5  
20.5.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 779 >i.+v[)#  
20.5.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 779 BAPi<U'D  
20.5.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 781 [sad}@R7  
20.5.6 添加程序代码 783 2#&K3v  
20.5.7 运行仿真系统 785 ;L`'xFo>>  
20.6 小结 786 Md~mI8  
Z4e?zY  
第7部分 高级应用篇 787 RDZq(rKc  
第21章 文件I/O 788 eMF%!qUr  
21.1 处理文件名称 788 99eS@}RC  
21.2 打开和关闭文件 790 n-\B z.  
21.2.1 打开文件 790 x|Ei_hI-  
21.2.2 关闭文件 792 J^W.TM&q$,  
21.3 处理二进制文件 793 E*ic9Za8`h  
21.3.1 读取M文件 793 IKU -  
21.3.2 读取TXT文件 796 ?e@Ff"Y@e  
21.3.3 写入二进制文件 798 QL)UPf>Kp  
21.4 处理文本文件 799 J3zb_!PPE  
21.4.1 读取文本文件 799  qV}zV\Nz  
21.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4 0I cyi#N  
21.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5 +]__zm/^  
21.5 处理图像 806 YF"D;.  
21.6 小结 810 }C'z$i( y  
第22章 MATLAB编译器 811 ,Bta)  
22.1 编译器概述 811 mrJQB I+  
22.1.1 编译器的功能 811 a@7we=!  
22.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 812 &3JbAJ|;X  
22.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 812 ~/NA?E-c  
22.2.1 前提准备 812 W$3p,VTMmB  
22.2.2 配置编译器 813 +-oXW>`&  
22.3 编译过程 818 b+C>p2%  
22.3.1 安装MCR 818 )O }x&@Q  
22.3.2 代码的编译过程 819 ^GbyAYEp  
22.4 编译命令 820 n*;I2FV]  
22.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 820 a"v D+r7Ol  
22.4.2 处理脚本文件 821 dRu@5 :BP  
22.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 823 /0r2v/0  
22.5.1 编译M文件 823 )sL:iGU  
22.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 826 hVlL"w*1  
22.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 828 x,>=X` T  
22.6 小结 833 !Khsx  
第23章 应用程序接口 834 2`lit@u&u  
23.1 C语言MEX文件 834 RJWlG'i  
23.1.1 MEX文件的数据 834 o`#;[  
23.1.2 MEX文件的结构 835 "16==tLFE  
23.1.3 MEX文件的实例 838 +zlaYHj  
23.2 MAT文件 842 8U8"k  
23.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 843 fb#Ob0H  
23.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 846 ^C'k.pV n~  
23.3 MATLAB引擎技术 849 q/Gy&8 K  
23.3.1 引擎技术概念 850 -aO3/Ik [q  
23.3.2 引擎技术应用 850 Bf7RW[ -v  
23.4 Java接口 854 B!Qdf8We  
23.4.1 Java接口 854 "ex? #qD&  
23.4.2 Java接口应用 860 UdY9*k  
23.5 小结 865 -_2= NA?t  
BBp Hp  
第8部分 用户工具箱篇 867 eAl&[_o|S  
第24章 图形图像工具箱 868 >i0FGmxH  
24.1 MATLAB中的图像 868 Vb1@JC9b  
24.1.1 图像类型 868 2=#O4k.@  
24.1.2 多帧图像 870 NZD X93  
24.1.3 读取图像文件 871 c XY!b=9  
24.1.4 查看图像文件信息 873 j$Kubg(I5  
24.2 显示图像 875 ];< [Cln%  
24.2.1 默认显示方式 875 #ucOjdquq  
24.2.2 添加颜色条 875 u?aq' "t  
24.2.3 显示多帧图像 876 } HvVL}7  
24.2.4 显示动画 877 bg$e80  
24.2.5 三维材质图像 878 & XrV[d[>  
24.3 图像的几何运算 879 Bz24U wcZ  
24.3.1 缩放图像 879 3)T5}_  
24.3.2 旋转图像 881 c\R! z&y~  
24.3.3 裁剪图像 883 ir\   
24.4 图像的灰度变换 884 EJ86k>]  
24.4.1 图像的直方图 884 3w0m:~KS6V  
24.4.2 灰度变换 886 Dm5UQe  
24.4.3 均衡直方图 888 \"f}Fx  
24.5 图像的滤波 889 5[@4($q8  
24.6 分析图像 892 A5nu`e9&  
24.6.1 分析图像的像素信息 892 =XYfzR  
24.6.2 分析图像的灰度信息 893 Cd (Ov5%  
24.6.3 绘制等高图 894 ]])i"oew  
24.7 小结 895 E(S}c*05O  
第25章 信号工具箱 896 jm*v0kNy  
25.1 产生信号 896 J"SAA0)@  
25.1.1 周期方波和锯齿波 896 -Y+[`0$'  
25.1.2 周期Sinc波 897 fygy#&}~  
25.1.3 高斯调幅正弦波 898 Y@pa+~[{h3  
25.1.4 调频信号 899 S4 tdW A  
25.1.5 高斯分布随机序列 900 iPs()IN.O  
25.2 随机信号处理 901 I=b#tUBh8  
25.2.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901 tBf u{oC  
25.2.2 随机信号的互协方差函数 902 RJg# A`  
25.2.3 谱分析——psd函数 903 @4&sL](q  
25.2.4 谱分析——pwelch函数 905 #_H=pNWe  
25.3 模拟滤波器设计 906 d2 d^XMe!  
2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906 AU >d1S.  
25.3.2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907 "cti(0F-d  
25.3.3 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 908 3nG(z>  
25.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909 O[8Lp?  
25.4.1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设计 910 ~JBQjb]  
25.4.2 切比雪夫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1 %u!#f<"[  
25.4.3 切比雪夫I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3 \;g{qM 8  
25.5 小结 914 Ot/Y?=j~  
附录A MATLAB常用函数检索表 915 uT=sDWD :  
……
夜夜兔 2012-02-08 08:30
跟第一版的区别在哪里?
xiaoxiaoyu 2012-11-16 16:38
内容很全面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