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发布:cyqdesign 2010-05-12 12:04 阅读:7107
MATLAB宝典(第2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ATLAB7.0的知识体系及操作方法。《MATLAB宝典(第2版)》共分为8个部分25章。其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方法、MATLAB编程、图形用户界面、MATLAB仿真,以及文件输入/输出、编译器和应用程序接口等高级技术。《MATLAB宝典(第2版)》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节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掌握基本参数及制作技巧,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Dp'6  
]-;MY@  
@Yn+ir0>O  
市场价:¥118.00 :!ablO~  
优惠价:¥86.00 为您节省:32.00元 (73折) dngG=  
关键词: Matlab宝典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z[Hj=2  
第1章 MATLAB概述 2 (%OZ `?`  
1.1 MATLAB 7简介 2 -y>~ :.  
1.2 MATLAB 7的安装 2 n =WH=:&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d*ts(/a*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w{t]^w: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E*h!{)z@F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t 5_V)P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qV;I<AM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I{h KN V  
1.3.6 输入变量 12 Q :.i[  
1.3.7 处理复数 14 bYoBJ #UX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p8 Ao{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i CLH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Q#*Nnb3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1$+8wDVwad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AP"[W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684d&\(s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P/3yH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G$2@N6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t|mK5aR4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eam8Az_U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L8&m)R5  
1.4.1 纯文本帮助 30 ;rF[y7\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H>W8F2VT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C fM[<w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YYT#{>&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_ENC>NP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ec`re+1r  
1.5 小结 36 !l=)$RJKdD  
第2章 数组 37 !^ad{# |X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_6V1oe2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Y SB=n d_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q@brX<,=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k}p8"'O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IxS%V31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H%XF~tF: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Fe4>G8uuwn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i/skU9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Ix}6%2\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El@*Fo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ZX64kk+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vzFp Xdt  
2.2.4 Kronecker乘法 49 [8^q3o7n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GGhk~H4OP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NPS*0y/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EwX{i}j_V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yW (|auq  
2.3 小结 54 R^$|D)(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5iK1|}K  
3.1 稀疏矩阵 55 * m^\&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k}Q<#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A+gS'DZ9C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D7_[i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e).;;0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Y#XRn _2D  
3.2 字符串数组 60 QxdC[t$Lp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kw*H{Ah^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h&?`WO (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S(Ly.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I)zi]vk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8\!E )M|4  
3.3 构架数组 65 <JH,B91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z-606g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w $6Z}M1d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UoF&c/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r+8D|stS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nAEyL+6U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cO*g4VL"[  
3.4 小结 74 sqtz^K ROM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w|-3X  
4.1 矩阵计算 75 &.\7='$F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IWH7qRtp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z-*C'j5H  
4.1.3 条件数分析 80 )/%5f{+}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NeG` D'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5EcVW|(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j *G: 8Lg  
4.2 线性方程组 84 H{vKk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VvgzjrH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o~IAZU39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7>__ fQu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 :#bo]3  
4.3 矩阵分解 89 {9U!0h-2"  
4.3.1 Cholesky分解 89 hj9TiH/+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5M~{MdF|.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na%*G`  
4.3.4 LU分解 93 (Z(S?`')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z{ :;Rb  
4.3.6 QR分解 100 3W%6n-*u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p> `rTaeZg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d"9tP& Q  
4.4 特征值分析 107 I[Lg0H8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q[a\a7U z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S^hqC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sWr)>vs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heCM+ =#~  
4.5 小结 114 }q.D)'g_  
oQ<[`.s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9EwZwE_K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q>.7VN[ vE  
5.1 函数的零点 116 # dWz,e3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tF`L]1r>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Y)HSJR;e  
5.2 数值积分 120 pT]hPuC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UhDQl%&He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W^tD6H;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mmk1`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AygdAg'\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9:USxFM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DQQ]grU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P[^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K$,Zg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T(D6'm:X  
5.3.4 假设检验 133 .[O{,r  
5.4 小结 138 '^m.vS!/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C;7O  
6.1 插值 139 89FAh6uE  
6.1.1 一维插值 139 \34vE@V*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BV~J*e  
6.1.3 二维插值 143 bkV<ZUW|;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L@S\ rImw  
6.1.5 样条插值 146 D$}8GYq  
6.1.6 牛顿插值 147 M%S7cIX ]F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v;I>ij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rC,4-F<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v6@5t19j  
6.2 曲线拟合 152 dw"Es;^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XjGS.&'I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V!He2<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kXwAw]ogN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hJEd7{n  
6.3.1 曲线拟合 158 ZbYC3_7w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u5oM;#{@-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MYS`@%ZV#k  
6.4 傅里叶分析 163 p3=Py7iz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M}\h?s   
6.4.2 FFT和DFT 165 O+}py{ st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U|>YA1[b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u9hd%}9Qd?  
6.5 小结 171 {v|!];i  
第7章 优化 172 {cXr!N^K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 eTrqI`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qFD]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lmeTW0U@9(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nT(9|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J6L5l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2<^&K`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WO qDW~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A(FnU:  
7.1.8 优化对比 186 T8o](:B~  
7.1.9 线性规划 187 .4+R ac  
7.1.10 二次规划 190 U]cXE1c>F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DSU8jnrL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tOB fRM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cRT'?w`}  
7.2.2 优化求解 195 +fKOX#%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vjS`;^9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XGl2rX&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4rhh h&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A-$f ~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1h$?,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DDeU: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ukiWNF/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I&1Lm)W&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ix!xLm9\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Hl$W+e|tj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V&0GAZ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AP&//b,^M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t ;`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d0(zB5'}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E5ce=$o  
7.5 小结 214 2aYBcPFQh#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g:Hj1!'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B,;Wu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o " Vkc: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h&0zR#t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qT?se{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P 45Irir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eTo<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e5' I W__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42dv3bE"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p@A~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9[Q L  
8.5 小结 236 [HILK `@@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0kE[=#'.'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j?K$w`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J2z/XHS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 Z}p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i~';1 .g  
9.1.4 识别对象 242 |v!N1+v0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oZBD.s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xsfhLZK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ER"69zQg|2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hYJzF.DW<$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X-["{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lI!GW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RjW wsC~B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jL>P )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_T\~%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Rc1j^S;>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M0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oGd,v X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8-aF .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N5?bflY  
9.5 符号函数 259 s=8H< 'l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U6.aoqb%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x%mRDm~-  
9.6 符号微积分 261 s)-oCT$[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a4*v'Xc5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dtTn]}J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_.t'8F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S=qh7ML  
9.6.5 符号极限 265 )9eI o&Nl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sfXFh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F6\{gQ<E  
9.6.8 符号积分 267 qAjtvc2  
9.6.9 矩阵积分 269 a/J<(sak~X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D3Q+K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z D{]3pg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KIF9[/P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q/  
9.7.1 Fourier变换 273 7H Har'=T  
9.7.2 Laplace变换 275 u^2`$W  
9.7.3 Z变换 276 # -'A =j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khy'Y&\F;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bn*:Bn1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wCZ,wca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Ud/>oaW?s  
9.9.1 solve命令 283 'cO8& |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1@O>GG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 nXR8t.r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L)'G_)Sl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0%f}Q7*R  
9.10.1 dsolve命令 285 BE?]P?r?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T@W:@,34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2C S9v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I\)`,w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bDl:,7;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fK/: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LXa]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Nc+0_|,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T<]{:\*n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yy3rh(ea  
9.13 小结 294 '{d _q6,%  
4=,J@N-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2/L1A)O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YIe1AF}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c,b]!: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VEWW[ T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8W">u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uaIAVBRcS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B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P'~`2W0sz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xkSXKR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vobC/m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R$ W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F3{-f'Rx  
10.2.6 图形标识 307 Iy)1(upM  
10.2.7 叠绘 309  ai 4k?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2}^=NUM\NX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Qa2h#0j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TuwP'g[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5Tl84@Q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Pt"K+]Ym  
10.3 特殊图形 318 \Z5Wp5az},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ANm@$xO*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 X!!dx1<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H; `F}qQ3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Yc#Uu8f-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P(*S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19fa7E<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nkVZ;tL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KS_+R@3Z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M x|"ff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YKe&Ph.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k>07  
10.4 小结 329 a8xvK;`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SS/vw%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e=LrgRy+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t;o^pUF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Oti;wf G7o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c =m#MMc)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ZafTCa;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oyo_h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jt oS{B,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E$%v);u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L;:|bVH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k(FbZ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7nPg2K&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1ZF KLI`V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hP:>!KJ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z!G%PO1%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1V,@uY)s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v<8 l4p;  
11.2.11 控制透视 346 [>NMuwtG  
11.2.12 控制透明 347 @>2]zMFf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GkOk.9Y,5  
11.4 四维图形 351 C-edQWbcP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co,0@.i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feX o"J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 o1US  
11.5 图形窗口 353 jNxTy UU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bofI0f}5.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zU<o~gs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W XV1S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LE5]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e\~nqKCb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K2*rqg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KY&Lv^1_|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Kjbk zc1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xGwqa03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TJYhgna  
11.7.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 372 aUL7 ]'q}  
11.8 小结 373 l]wfL;u  
XrUI [ryE  
第4部分 MATLAB编程篇 375 Zf>:h   
第12章 MATLAB编程基础知识 376 "PMJh3q  
12.1 简单实例——排序函数 376 O+&;,R:  
12.1.1 编写函数文件 376 `Fcr`[  
12.1.2 编写脚本文件 378 `BZ|[ q3  
12.1.3 运行代码 379 :PV3J0pB~  
12.1.4 检测代码 380 xjBY6Ylz  
12.2 M文件编辑器 381 tRPIvq/  
12.2.1 打开文件编辑器 381 5ppr;QaB  
12.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属性 382 UD14q~ (1Z  
12.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 384 :Y Ls]JI<  
12.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 385 ms3"  
12.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 385 .hckZx /  
12.3.2 M文件的关键字 386 2aTq?ZR|8A  
12.3.3 关系表达式 386 v,opyTwG|  
12.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 388 C_3,|Zq?|  
12.3.5 截断误差问题 389 T0A=vh;S  
12.3.6 逻辑表达式 390 ~;6^n  
12.3.7 逻辑运算函数 392 @ddCVxd  
12.4 程序结构 392 Y*b$^C%2  
12.4.1 顺序结构 392 uj)vh  
12.4.2 if分支结构 393 }!xc@  
12.4.3 switch分支结构 396 ?6"U('y>n  
12.4.4 try-catch结构 397 pj7a l;  
12.4.5 while循环结构 398 F,as>X#  
12.4.6 for循环结构 400 3\ ]j4*i!  
12.4.7 绘制抛物线轨迹——综合实例 402 !d 4DTo  
12.5 控制语句 406 >'#vC]@  
12.5.1 结束循环——continue命令 406 .|CoueH  
12.5.2 终止循环——break命令 407 'uzHI@i  
12.5.3 转换控制——return命令 408 HjzAFXRG  
12.5.4 输入控制权——input命令 409 (mbm',%-(  
12.5.5 使用键盘——keyboard命令 410 =,6X_m  
12.5.6 提示警告信息——error和warning命令 410 i{9.bpp/  
12.6 小结 412 `_.:O,^n^  
第13章 MATLAB编程的高级话题 413 z(,j)".  
13.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i7T^@|  
13.1.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mS}.?[d"  
13.1.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 415 "*HEXru#B  
13.1.3 逻辑数组 417 $ r-rIW5\  
13.1.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 417 6Ik v}q_j  
13.1.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 418 E3{kH 7_'\  
13.2 脚本和函数 420 A|PZ<WAY  
13.2.1 编写脚本文件 420 ajG_t  
13.2.2 编写函数文件 421 /F^ Jn_  
13.2.3 编写P码文件 422 [xb'73  
13.3 变量传递 423 UdcV<#  
13.3.1 变量检测命令 423 yD$d^/:  
13.3.2 “变长度”变量函数 424 Bx)!I]gi_  
13.3.3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 428 +_ 8BJ  
13.3.4 跨空间赋值 430 :3s^, g  
13.4 字符串演算函数 431 Ik, N/[  
13.4.1 内联函数——inline 431 R4b!?}d  
13.4.2 求解函数零点 431 Mig l  
13.4.3 绘制函数图形 433 d%L/[.&  
13.4.4 求解最值 435 J!|R1  
13.5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 437 Wc m'E3c,  
13.5.1 直接调试法 437 <3ep5`1   
13.5.2 工具调试法 440 uwi.Sg11  
13.5.5 程序剖析 443 ;P}007;  
13.6 小结 446 "Q\b6 7Ch  
zgGJ<=G.  
第5部分 图形用户界面篇 447 t@ri`?0w  
第14章 句柄图形 448 DTsD<o  
14.1 句柄图形体系 448  jrS$!cEo  
14.1.1 图形对象 449 =b"{*Heuw  
14.1.2 句柄对象 449 7/KK}\NE  
14.1.3 句柄图形的结构 449 *Jt+-ZM  
14.1.4 图形对象的属性 450 f6\4 ,()  
14.2 图形句柄的操作 450 pI.8Ip_r  
14.2.1 创建图形对象 451 fGA#0/_`  
14.2.2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 453 t+pA9^$[ `  
14.2.3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 455 Z:<wB#G  
14.3 图形对象的操作 457 -glGOTk  
14.3.1 设置图像属性——set命令 457 JSylQ201  
14.3.2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 459 2[1t )EW  
14.3.3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get命令 462 ]R!YRu  
14.3.4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4 pVzr]WFx  
14.3.5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 465 3A =\Mb  
14.3.6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7 !?J- Y  
14.4 高层绘图命令 468 K:VZ#U(_  
14.4.1 设置父对象属性——NextPlot属性 469 1fM`n5?"  
14.4.2 检查NextPlot属性——newplot命令 469 j,9/eZRZ  
14.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 470 \J#&]o)Y  
14.5 坐标轴对象 471 6#qt%t%?D  
14.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 471 &Cm]*$?  
14.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 473 |+[Y_j  
14.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 474 N9*QQ0  
14.6 综合实例 476 ZP@NV|B  
14.6.1 穿越图形 477 g HxRw  
14.6.2 动态反射图形 480 iv],:|Mbd  
14.7 小结 487 f<oU" WM  
第15章 图形用户界面基础 488 3 _!MVT  
15.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488 py%~Qz%  
15.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 489 C1l'<  
15.2.1 编写程序代码 489 "j_cI-@6  
15.2.2 运行程序代码 494 1D!MXYgm1b  
15.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 496 OZz!8-|wE  
15.3.1 启动GUIDE 496 z6,E} Y  
15.3.2 添加“编辑框”控件 498 &v;o }Q}E{  
15.3.3 查看程序代码 499 ~J#Z7y]p!j  
15.3.4 运行GUI对象 499 V[Sj+&e&  
15.3.5 创建GUI的注意事项 500 sX}#L  
15.4 小结 502 Wi,)a{  
第16章 创建菜单 503 O.\\)8xA  
16.1 定制标准菜单 503 19[!9ci  
16.2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 504 rz`"$g+#  
16.2.1 创建图形界面 505 o=Mm=;H  
16.2.2 设置菜单属性 508 l,3,$  
16.2.3 添加控件 509 oIj -Y`92!  
16.2.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 511 5:5d=7WX  
16.2.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 513 f<|*^+  
16.2.6 添加“滚动条”控件的回调函数 519 ^K4?uABc  
16.2.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 521 9d( M%F  
16.2.8 编写主调函数 522 xsy45az<ip  
16.2.9 运行GUI对象 523 m],.w M8  
16.3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 525 Nz*,m'-1e  
16.3.1 演示GUI的功能 525 f87XE";:A  
16.3.2 添加“File”菜单的功能代码 526 hM>.xr  
16.3.3 添加“Option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8 lOe|]pQ.,  
16.3.4 添加“Graph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9 DWCf+4  
16.3.5 添加主调函数 533 Oz&*A/si+3  
16.3.6 运行GUI对象 535 vCK+v r!  
16.4 创建快捷菜单 537 f/\S:x-B  
16.4.1 编写程序代码 537 ufw[Ei$I:  
16.4.2 运行GUI对象 542 V eY&pPQ  
16.5 小结 544 oS<Gj I:  
第17章 添加控件 545 N>Uxq& )!  
17.1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 545 }s6Veosl  
17.1.1 添加控件组件 546 T2tvU*[=  
17.1.2 添加控件的功能代码 549 iE_[]Vgc  
17.1.3 运行程序代码 555 Zu>-y#Bw  
17.2 图像切割界面——综合案例 557 Z#^|h0  
17.2.1 分析GUI对象 558 ;+#Nb/M  
17.2.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 558 Rh$+9w  
17.2.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 559 5v`lCu]  
17.2.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 560 3u+i  
17.2.5 处理指针对象 569 kd]CV7(7  
17.2.6 设置图形对象的属性 573 + 660/ e8N  
17.2.7 编写主程序代码 576 t y4R2LnC  
17.2.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 603 XJy.xI>;  
17.2.9 检测程序代码 615 ?2\oi*$  
17.3 小结 621 >El]5M7h7  
gSj0+|  
第6部分 MATLAB仿真篇 623 &@BAVc z  
第18章 SIMULINK基础知识 624 ]w$cqUhM  
1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 624 4sBvW  
18.1.1 Simulink概述 624 WiQVZ {  
18.1.2 安装Simulink 625 UWK|_RT6SA  
18.1.3 启动Simulink 626 ~t$ng l$  
18.2 一个简单的仿真系统 626 [?qzMFb  
18.2.1 添加模块 627 >msQ@Ch  
18.2.2 设置模块属性 628 /(u? k%Q  
18.2.3 连接模块 630 C~"UOFX  
18.2.4 运行仿真系统 631 V\e1NS  
18.3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632 sX3qrRY  
18.3.1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 634 Qnt9x,1m_  
18.3.2 使用“File”菜单 635 HD2C^V2@M  
18.3.3 使用“Edit”菜单 636 `_i|\}tl  
18.3.4 使用“View”菜单 637 piuM#+Y\'S  
18.3.5 使用“Simulation”菜单 639 Dsc0 ;7~6  
18.3.6 使用“Help”菜单 640 :=5X)10  
18.4 Simulink中的数据类型 640 1w7XM0SHcn  
18.4.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 641 .}Ys+d1b9c  
18.4.2 数据传递 643 q4G$I?4  
18.4.3 向量化模块 645 ^e ;9_(  
18.4.4 使用Mux模块 646 BSB&zp  
18.4.5 标量扩展 648 _Ex<VF u  
18.5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649 ])%UZM6  
18.5.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 649 1CSGG'J]E  
18.5.2 操作模块 650  2+S+Y%~  
18.5.3 显示模块的属性 651 TA:uB[Ji  
18.5.4 显示输出数值 652 #n15_cd  
18.5.5 连接线的分支 653 u2`j\ Vu  
18.5.6 彩色显示信号线 654 r:E4Wi{\  
18.5.7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 655 F7nwV Dc*  
18.6 Simulink的信号 655 %6Vb1?x  
18.6.1 创建信号 655 W=LJhCpRHj  
18.6.2 添加信号标签 656 S#HeOPRL  
18.6.3 复数信号 656 7 b(  
18.6.4 虚拟信号 657 ~ qaT jSP  
18.6.5 控制信号 659 fkImX:|q  
18.6.6 信号总线 661 3/uvw>$  
18.6.7 信号组 665 i_*.  
18.6.8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 670 @p}_"BHYWt  
18.6.9 信号接收器 672 ],~[^0  
18.7 Simulink仿真的设置 676 J=(i0A  
18.7.1 设置解算器参数 677 }|N88PN  
18.7.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 678 }~ N\A  
18.7.3 仿真诊断设置 680 6gO(  8  
18.8 小结 681 ?TIi0;h  
第19章 SIMULINK建模和子系统 682 v&7<f$5  
19.1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 682 BYHyqpP9  
19.1.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82 WPlf8* -fQ  
19.1.2 求解抛投小球的轨迹 684 /0Qo(  
19.1.3 求解二阶微分方程 686 *qAG0EM|  
19.1.4 使用传递函数 690 o"z;k3(i$7  
19.1.5 使用状态方程 691 D^P0X:T]  
19.1.6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 692 yV(9@lj3;  
19.2 非线性系统建模 693 e{Vn{.i,5  
19.2.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94 N;BuBm5K  
19.2.2 求解非线性摩擦模型 696 m_Z(osoE#W  
19.3 子系统 703 &V SZ  
19.3.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 703 Z(t O]tQE  
19.3.2 创建子系统 703 ; lrO?sm  
19.3.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 705 I.|b:c xN  
19.4 信号输出系统——子系统实例 707 .f. tPm  
19.4.1 添加控制信号 707 ?"<m{,yQI  
19.4.2 添加子系统模块 708 !g}@xwWax  
19.4.3 运行仿真系统 710 o"L8n(\  
19.5 封装子系统 711 Qt_KUtD  
19.5.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 712 ;mz#$"(  
19.5.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 712 hNkv lk'Ui  
19.6 ABS系统——封装子系统实例 715 J kAd3ls  
19.6.1 添加“Bang-bang contorller”子系统 715 '@w'(}3!3R  
19.6.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 717 UzIE,A  
19.6.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 717 bj 8pqw|;  
19.6.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 719 tlg}"lY  
19.6.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 721 nhC8Tq[m  
19.6.6 运行仿真系统 723 =3SJl1w1  
19.7 使能子系统 725 i ps)-1  
19.7.1 创建使能子系统 725 f\q5{#"z  
19.7.2 信号输出系统——使能子系统实例 726 ,L~aa?Nb-  
19.8 触发子系统 730 _h,_HW)G  
19.8.1 触发子系统简介 730 xx7&y !_  
19.8.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 730 >+.GBf<E  
19.9 触发子系统实例 732 0kls/^0,  
19.9.1 添加系统模块 733 x>BFK@#  
19.9.2 设置“Throttle & Manifold”子系统属性 734 OT=1doDp  
19.9.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 735 Rbr:Q]zGN  
19.9.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 736 O'#;Ge/,  
19.9.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 737 w'$>E4\   
19.9.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 737 n+Conp/  
19.9.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 738 "$K]+0ryG<  
19.9.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 738 *<SXzJ(  
19.9.9 运行仿真系统 739 a_{'I6a*,  
19.10 小结 740 *b 0z/ 6  
第20章 S函数和仿真结果分析 741 v,ni9DIu  
20.1 S函数 741 @|">j#0  
20.1.1 S函数概述 741 5rCJIl.  
20.1.2 S函数的运行机理 742 &(Hw:W 9  
20.1.3 S函数模板 742 |wQ3+WN|  
20.1.4 添加S函数模块 745 Bz>f  
20.1.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 747 u8|CeA  
20.1.6 运行仿真 749 !Y7$cU &  
20.2 振荡运行系统——S函数综合实例 750 Cc`-34/%  
20.2.1 添加系统模块 750 r2i]9>w  
20.2.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 752 \+Y=}P>  
20.2.3 添加子系统模块 754 *&_cp]3-WF  
20.2.4 运行仿真系统 757 cq gCcO ,  
20.3 分析仿真结果 758 4oryTckS  
20.3.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 758 ePv`R'#  
20.3.2 使用Sim命令 760 T\6,@7  
20.3.3 使用Simset命令 761 OkISR j'!U  
20.3.4 模型的线性化 764 N=T}  
20.3.5 系统平衡点分析 766 q*Hg-J}  
20.4 交替执行系统——综合实例1 768 5[)#3vY  
20.4.1 添加系统模块 768 fz|_c*&64  
20.4.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 769 $dK430_B  
20.4.3 添加“Enabled”子系统 772 T3SFG]H  
20.4.4 运行仿真系统 775 GVn'p Wg  
20.5 雷达轨迹分析——综合实例2 776 #8M^;4N >[  
20.5.1 系统模块简介 776 %{:pBt:Z  
20.5.2 添加系统模块 776 7 H:y=?X6  
20.5.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 779 :7obxW1X  
20.5.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 779 QLHEzEvf{/  
20.5.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 781  ggM~Chr  
20.5.6 添加程序代码 783 *kTp(*K/7`  
20.5.7 运行仿真系统 785 #6 [F&  
20.6 小结 786 ycOnPTh  
F|.tn`j]U  
第7部分 高级应用篇 787 2|B@s3a  
第21章 文件I/O 788 !Yn#3c  
21.1 处理文件名称 788 _zzNF93Bn  
21.2 打开和关闭文件 790 \.sC{@5K  
21.2.1 打开文件 790 Lpkx$QZ  
21.2.2 关闭文件 792 <6,,:=#  
21.3 处理二进制文件 793 Cd]A1<6s  
21.3.1 读取M文件 793 2Kr>93O  
21.3.2 读取TXT文件 796 R;A8y  
21.3.3 写入二进制文件 798 k W 8>VnW  
21.4 处理文本文件 799 d^!3&y&  
21.4.1 读取文本文件 799 eK*oV}U-k  
21.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4 0_+ & [g}  
21.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5 %VR{<{3f  
21.5 处理图像 806 O#O"]A  
21.6 小结 810 Vmh$c*TE  
第22章 MATLAB编译器 811 ]$^HGmP  
22.1 编译器概述 811 o&z[d  
22.1.1 编译器的功能 811 e m)%U  
22.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 812 wxPl[)E  
22.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 812 \)>#`X  
22.2.1 前提准备 812 YN<vOv  
22.2.2 配置编译器 813 6d/v%-3  
22.3 编译过程 818 r#& JfAo  
22.3.1 安装MCR 818 .q4$)8[Pg  
22.3.2 代码的编译过程 819 B3?rR-2mEE  
22.4 编译命令 820 k4u/v n`&r  
22.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 820 ?K2}<H-  
22.4.2 处理脚本文件 821 *vIP\NL?H  
22.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 823 shy[>\w  
22.5.1 编译M文件 823 zF{~Md1  
22.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 826 Y}t)!}p$r  
22.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 828 >BK/HuS  
22.6 小结 833 P6ktA-Hv>  
第23章 应用程序接口 834 UHU ,zgM  
23.1 C语言MEX文件 834 N'aq4okoL  
23.1.1 MEX文件的数据 834 .7LQ l ?  
23.1.2 MEX文件的结构 835 c|aX4=Z  
23.1.3 MEX文件的实例 838 WQiRbbX  
23.2 MAT文件 842 L+ XAbL)  
23.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 843 zks7wt]A  
23.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 846 P?n4B \!  
23.3 MATLAB引擎技术 849 ~jHuJ` ]DF  
23.3.1 引擎技术概念 850 &ynAB)  
23.3.2 引擎技术应用 850 $_TS]~y4}  
23.4 Java接口 854 `#8kJt  
23.4.1 Java接口 854 IhZn  
23.4.2 Java接口应用 860 nHq4f&(H  
23.5 小结 865 <%m1+%mA.  
dPf7o   
第8部分 用户工具箱篇 867 )S`[ gK  
第24章 图形图像工具箱 868 &nI>`Q'  
24.1 MATLAB中的图像 868 G%>[7]H  
24.1.1 图像类型 868 }' Y)"8AIA  
24.1.2 多帧图像 870 Gr/}&+S  
24.1.3 读取图像文件 871 `zw%  
24.1.4 查看图像文件信息 873 ZnzO]  
24.2 显示图像 875 g)TZ/,NQ{  
24.2.1 默认显示方式 875 K{`R`SXD  
24.2.2 添加颜色条 875 _`^AgRE  
24.2.3 显示多帧图像 876 'kY/=*=Q  
24.2.4 显示动画 877 yE,qLiH  
24.2.5 三维材质图像 878 w3sU&  |N  
24.3 图像的几何运算 879 c?. i;4yh  
24.3.1 缩放图像 879 +/RR!vG,  
24.3.2 旋转图像 881 EU|IzUjFj|  
24.3.3 裁剪图像 883 n=F rv*"Z  
24.4 图像的灰度变换 884  |:x,|>/  
24.4.1 图像的直方图 884 1y wdcg  
24.4.2 灰度变换 886 p=E#!cn3  
24.4.3 均衡直方图 888 Ev7v,7`z  
24.5 图像的滤波 889 uP r!;'J=  
24.6 分析图像 892 cqJXZ.X C  
24.6.1 分析图像的像素信息 892 /J/V1dC}]D  
24.6.2 分析图像的灰度信息 893 1j op;{,^  
24.6.3 绘制等高图 894 u7RlxA:  
24.7 小结 895 X;UEq]kcmn  
第25章 信号工具箱 896 |&W4Dk n  
25.1 产生信号 896 %D:VcY9OC  
25.1.1 周期方波和锯齿波 896 oPni4^g i  
25.1.2 周期Sinc波 897 _kMHF  
25.1.3 高斯调幅正弦波 898 :3 Hz!iZM  
25.1.4 调频信号 899 Do\j_  
25.1.5 高斯分布随机序列 900 S1Od&v[R  
25.2 随机信号处理 901 ITqAy1m@C  
25.2.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901 &QW&K  
25.2.2 随机信号的互协方差函数 902 Y~{<Hs  
25.2.3 谱分析——psd函数 903 ~xsJML  
25.2.4 谱分析——pwelch函数 905 ~|O;Sdo=  
25.3 模拟滤波器设计 906 8OV =;aM?{  
2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906 jIrfJ*z  
25.3.2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907 bfZt<-  
25.3.3 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 908 jN*wbqL  
25.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909 .[1 f$  
25.4.1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设计 910 U5~aG!E  
25.4.2 切比雪夫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1 4:a ~Wlp[  
25.4.3 切比雪夫I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3 a:UkVK]MP  
25.5 小结 914 =p=/@FN  
附录A MATLAB常用函数检索表 915 F!u)8>s+z{  
……
夜夜兔 2012-02-08 08:30
跟第一版的区别在哪里?
xiaoxiaoyu 2012-11-16 16:38
内容很全面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