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f.{/PL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G1?m}{D)
1<n'F
H3 enB2-)<K 市场价:¥42.00
2$=I+8IL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G{!adBna
f$I$A(0P kWm[Lt 绪论
])vWvNx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_2Hehw 1.1光波的特性
'6zk>rN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47yzI-1H+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zYZ^/7)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v;$cx*?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6Kn`UX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FS^ie|8{D-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KpF/g[m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5y8ajae: 1.2.2菲涅耳公式
^>/] Qi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j#D (
</T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f)9{D[InM^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kgGMA 7Jy 1.2.6全反射
f`Wces=5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U!D\Vd 例题
_2p D 习题
#Ab,h#f*7 =+>^:3cCQ 第 2章光的干涉
1_RN*M+# 2.1双光束干涉
XMi)PXs$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yh{Wuz=T 2.1.2双光束干涉
<52)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wU(N<9 2.3 光学薄膜
OtD!@GQ6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T.B}k`$ 2.3.2薄膜波导
n\'@]qG)Z4 2.4典型干涉仪
,Jqk0cW2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Wz74ble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RAY.]:}jr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WKD@] 2.5光的相干性
MgG_D6tDM 2.5.1光的相干性
6eq`/~# 2.5.2干涉的定域性
}$D{YHF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3lG=.yD 2.5.4激光的相干性
g6l&;S40 例题
Q~>="Yiu 习题
h6uv7n~4 ^/_1y[j 第3章光的衍射
p({)ZU3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
CC1Y 3.1.1 光的衍射现象
ly)L%hG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NUb:5tL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n^:Wc[[m 3.2夫朗和费衍射
g)UYpi?p-}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e_z"<yq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ow@1.5WL+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xGynU0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x
@BzH 3.3菲涅耳衍射
yMCd5%=M\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RQt\_x7P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s\dhQZ w3 3.4光栅和波带片
!Q" 3B6
86 3.4.1衍射光栅
S)~Riuy$ 3.4.2波导光栅
Yh9fIRR 3.4.3 全息光栅
u[yUUYe 3.4.4波带片
_?J:Z*z?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6z>Zm1h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w7Y>B`wm?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
SH`\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elw}(l<F 3.6二元光学概论
`z]MQdE_w 3.6.1二元光学-
(%^Bp\.02! 3.6.2二元光学元件
2%oo.?!R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y.L5 3.7 近场光学简介
:.%Hu9=GL 例题
`Z!NOC 习题
gt=
_;KZ ?iQA>P9B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UB&)U\hn 传播特性
Y/aNrIK7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p/GYfa
dU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Ls~F4ar$/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Gkq<?q({t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kzIxh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M.QXwIT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YCy,Ew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c7$U0JO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zZ\2fKrpg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a|\ZC\(xI 4.4晶体光学元件
|Y42ZOK0 4.4.1偏振器
Q?\rwnW?U 4.4.2波片和补偿器
(HZzA7eph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Kp/AN5YC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0=@cJ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lY_&P.B 例题
>kJEa8 习题
u teI[Q ctg[C$<q|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_a3,Zuv 5.1 电光效应
z9#iU>@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TXlxnB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Y)=89s&t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77 j(Vs9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A/$M\: 5.2声光效应
Zg@NMT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t6)wR 5.2.2声光衍射
c%+9uu3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B3V=;zn3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JIr=of5 5.3.2法拉第效应
%kg%ttu7 例题
5$|wW}SA 习题。
Yy"05V. ^BruRgc+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U_UX *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PzlrH)M=p 6.2光的吸收'
aiKZ$KLC 6.2.1匕吸收定律
n>Rt9 6.2.2吸收光谱
coxMsDs 6.3光的色散
54 Baz 6.3.1色散率
o!3 -=<^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C>qKKLZ 6.4光的散射
Bk~lE]Q3c7 6.4.1光的散射现象
T`;>Kq:s 6.4.2瑞利散射
">G|\_ZF 6.4.3米氏散射
<[H1S@{W 6.4.4分子散射
0r?}LWjf 6.4.5喇曼散射
w6fVZY4 例题
>HUU`= SC 习题
GB(o)I#h 62&(+'$n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DFz,>DM;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0wLu*K5$4E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S)\~>.`y! 7.1.2基本定律
u(7PtmV[!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aMSX"N"ot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_U.D*f<3)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_91g=pM 7.2.1符号法则
/.<T^p@\&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Ocq.<#||H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J>YwMl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5I5'[ X, 7.3.1物像公式
1@)8E`u 7.3.2焦距及光焦度
JRkC~fv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SsDe\"?Q 7.3.4放大率
-,Q
!: 7.3.5 拉亥不变量
,c@^u6a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q%wr* 7.4.1焦点和
焦距 $&96qsr 7.4.2物像公式
P"J(O<(1-: 7.4.3放大率
Lt+ Cm$3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0Ii*
"?s 7.5.1转面公式
%X Jv;| 7.5.2拉亥公式
3[E3]]OVa 7.5.3放大率公式
C:/O]slH 7.6薄
透镜成像
gRS}Y8 7.6.1透镜的分类
TKpka]nJ 7.6.2 薄透镜成像
Sni Ck*T,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v36xX K(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XO+^q9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4tR:O#($V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PjC]`FK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84UH&
b'n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d0y
[: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j3Pn 7.8_1平面镜成像
P%A^TD|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wfQ6J0 7.8.3反射棱镜
t<M^ /xe2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_-$"F> 7.8.5折射棱镜
t@[&8j2B> 例题
5A,@$yp+ 习题
^uIP [R[]&\W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UCGsw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v7$*n27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Ppb;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5t`< KRz)I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l2"{uCcA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luYkC@I@a 8.2.1图解法求像
QS:dr."k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ld8 E!t[ 8.2.3放大率
}{Ab:+aNd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fmf3Hp@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FS7 _ldD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LeDty_ 8.3.1双光组组合
W 86`R 8.3.2正切法
G.Z:00x 8.3.3截距法
p
R=FH# 8.3.4无焦系统
jj2 [Zh/h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YvD+Lk' hm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e2|:Ba!
8.4.2厚透镜基点
'\8gY((7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m~cz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u`I&&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I8;xuutc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h/E+r:2]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o!W
71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jbHV.]P9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m2 0:{fld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e P]L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ru#,pJ=O(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NUBf>~_}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P;_}nbB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h"Qp e'D} 例题
mw2/jA7 习题
iV#sMJN9 f]Jn\7j4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ng!qN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nBw4YDR! 9.1.1光阑及其分类
_L}k.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Dv~W!T i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J''`Tf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a6\0XVU 9.2.1渐晕
|>_e&}Y%L 9.2.2 景深和焦深
FXMrD,qVg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jeb]3i=pw 9.3像差基本概念
3@#WY vD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8
V/Cd9 9.3.2球差
gR7in!8 9.3.3 彗差
$gZC"~BR 9.3.4像散
AA=zDB<N 9.3.5场曲
Hw"LoVh 9.3.6畸变
uG-t)pej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ZNUt$\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2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ViZ Tl~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X5[.X()M4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H"[WZ5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x;?wS0V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3aB{[[N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MTI[Mez 9.5.1ZEMAX 基本概况
p>Z18 9.5.2ZEMAX设计环境
K
qK?w*Qw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 W,tL*9[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E]`rfr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w|D^F=o 例题
}EJAC*W, 习题
ENoGV;WG olA 1,8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8d|/^U.w~V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wE*o1.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2TQyQ%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PMOyZ3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hYvWD.c} 10.2眼睛
\S5YS2,P 10.2.1 眼睛的结构
{Q?\%4>2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N^3P0XjYq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_P].Z8 10.2.4眼睛的分辨率
\US'tF)/ 10.3放大镜
Z [[AmxE'l 10.3.1 视角放大率
Nw3K@Ge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F7!q18ew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i!yu%>:M 10.4显微镜
77zfRSb+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cc0e(\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GkU]>8E'" 10.4.3视角放大率'
"pA24Ze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Zqi;by%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Aq]*$s2\G 10.5 望远镜
0&21'K)pW 10.5.1望远镜的结构
\I-bZ|^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Uo]x6j< 10.5.3放大本领
b^s>yN 10.5.4聚光本领
Ung K9uB~ 10.6 物镜和目镜
T[(4z@d`5 10.6.1显微镜的物镜
o],z/MPL 10.6.2望远镜的物镜
,qUOPW?= 10.6.3目镜
}LA7ku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1EmZ/@k/Y 例题
@Jh;YDr`A 习题
bnZ`Wc*5b 习题参考答案
8+|7*Ud ^J-"8% 主要参考文献
h\<;N*Xi ……
_N1UL? ZHN}:W/p 市场价:¥42.00
e$Npo<u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h*lU&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