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3081阅读
    • 8回复

    [网讯]2009年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问多
     
    发帖
    203
    光币
    1705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6-18
    — 本帖被 cyqdesign 从 校友天下 移动到本区(2012-10-08) —
    关键词: 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新世纪周刊》第4次推出,今年我们特别关注了大学在就业满意度方面的表现。在学校和社会都紧盯着就业签约率的时候,看一看学生对自己找到工作的满意度,也许更加以人为本。 ~at@3j}W  
    `7: uc@  
    和其他大学排行榜不同的是,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是由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他们所在学校做出的评价而形成的。学生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消费者,由他们结合切身感受来评价自己的母校,也许更为权威,对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考生更有参考价值。 n2B%}LLa  
    I\k<PglRA  
    我们讲述了陈家三代人在选择专业上的欢笑与无奈,今天的大学生至少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拥有着更多种的可能。和热门紧俏相比,陈家那种“选择兴趣”的方针,也许更明智。 PD0&ep1h7G  
    A%W]XEa<  
    祝福一下就业大军中拼搏的毕业生,给自己减压,不要被找工作的压力压垮。 goIv m:?  
    HC6U_d1-6  
    《新世纪周刊》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课题组 kP&I}RY  
    o&E8<e  
    组长:欧阳海燕 >U{iof<  
    6Qt(Yu*s  
    试金之年 S=!WFKcJR  
    }]o8}$&(  
    经济危机是一块试金石,就业难把浮夸的大学打回原形 B=a+cT  
    $It mYj.m  
    这个6月特别残酷,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 ZPG,o5`%  
    P>X[}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的推算,到2008年年底就有100万大学生难以就业,今年还有超过611万人毕业。 j}ob7O&U'w  
    c.IUqin  
    和《新世纪周刊》的2008年大学满意度排行榜相比,今年各大学的满意度可谓惨淡,去年5所大学的满意度分数超过80,排名第一的上海交大91.091,今年除了仍占鳌头的上海交大超过80分之外,没有一所大学的满意度超过80分。 VGeTX 4h  
    KQNQ<OE 4  
    但即使在最灰暗的形势里也有亮色: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大学在2009年多数表现得非常坚挺,这并非偶然。 AF{uFna  
    )4=86>XJT  
    唯一亮色长三角 rC^ 5Z  
    3&^hf^yg  
    上海交大2007年排在第4位,2008、2009年则两次排名第一。2009年排名前十位的大学当中,有上海交大、华东师范、上海财经、华东理工、南京邮电和浙江大学6所地处长三角的大学。 SZ9Oz-?  
    H%vfRl3rB  
    长三角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里城市密布、交通便利,上海是金融中心,还有世博会这样的大项目。周围的一些工业区有大量的制造业项目,可以消化许多技术人才。 N<:c*X  
    .T9$O]:o  
    周边的城市如苏州、杭州、南京以及周边的一些小型卫星城,形成了一个城市网,这些城市和上海相比,户籍政策更为宽松,气候风景也都很不错。 l&+O*=#Hh  
    z!3=.D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拥有工商业气质的城市往往对外地大学生比较宽容,城市会保护外来建设者的合法权益。杭州的“70码”事件之后,“老杭州人”也会为老家在湖南的“新杭州人”谭卓打抱不平,对飙车者愤怒声讨,显示了这类城市的独特魅力。 0>BxS9?w  
    j9 >[^t3U  
    和长三角相比,北京周围没有能够消化大量毕业生的城市帮忙,尽管多年以前国家就试图把京津唐变成联系紧密的一个经济区,可惜天津和唐山都帮不上北京太多忙。北京的大学毕业生大多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留下来,哪怕成为所谓的“北漂”。 3)EJws!  
    }S u j=oFp  
    上海的房价在经过了2008年下半年的回落之后,在2009年3月就开始小幅度微升,房价是一个地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至少能够代表一部分人投资消费的信心。 eavn.I8J  
    H_RfIX)X  
    这也许会给考生和家长一点启示,挑选学校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决定日后的发展方向,长三角,尤其是上海是个不错的选择,出国留洋深造的风气很盛,好学校和就业机会也都很多。 \s*UUODWK  
    HXKM<E{j  
    难熬的财经类大学 {k3ItGQ_  
    mBErU6?X,A  
    财经类大学的日子比较难过,2009年的金融业不太景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是薪水高、工作累的代名词)和许多银行都减少了用人计划,或者干脆裁员,薪资水平和几年前相比降低了很多。 f-|?He4O]  
    UF!qp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41位下跌到67位,中央财经大学从40位跌到76位,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的就业收入满意度为16.9,2009年仅为14.9,这严重拉低了该校的总分排名。 @@o J@;  
    r&4Xf# QD6  
    落差最大的大学是东北财经大学,该校从2008年的第9位,降低到了现在的95位。 ] H !ru  
    y<FC7  
    有些学校尽管并非财经类大学,但最强的专业是金融、经济一类,这类大学在排行榜中也下降得非常明显,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从31位降到了77位(该校的满意度下滑也跟生活不便有关,在对学校伙食满意度分榜单上,该校名列倒数第一)。  U=~?ca  
    'z"vk  
    一个例外是上海财经大学,在财经类大学集体下滑的情况下,出人意料地从26位上升到第6位。 n>,:*5"G  
    k5Cy/gR  
    上海财经大学2008年曾经有过一份统计:尽管金融业在危机中受到重创,但是比起其他一些专业来说,就业率和收入仍然令人满意。目前世界上最乐观的估计是经济将会在2010年复苏,所以作为考生来说,选择金融、财会一类的专业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你毕业的时候,是2013年。 (&SU)Uvu  
    $^iio@SW{  
    北京的对外经贸大学也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保持了不错的态势,从2008年的25位上升到了今年的14位。 &RZO\ZT  
    \.mVLLtG  
    拥挤的武汉 Pb'(Y  
    BwWSztJ+B  
    昔日大学拼命扩张的武汉,如今面临着就业难的尴尬。 n/5T{NfG  
    jlj ge=#c2  
    武汉是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超过了百万,也超过了北京和上海。2009年武汉的大学毕业生总数是25万人。到3月23日为止,武汉市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是,仅仅有20.56%的人签约(这里的就业也包括出国、考研和决心自己摆摊,这是中国大学统计就业的惯例)。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学校签约率稍高,超过了三成。 +;~o R_p  
    Nj4CkMM[3  
    此外,武汉还积压着历年来没能就业的大约4万毕业生。 >;MJm  
    }"TQ\v$  
    即使华科和武大这样的学校,学生对自己面临的困境也并不满意:武汉大学的排名从65名降低到今年的80名,华中科技大学尽管从70名提高到60名,其满意度排名仍然和自己的名气不符,加上62名的华中师范大学和108名的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的各大院校几乎都集中在大学满意度排行榜的后半段。 i4|R0>b  
    vWoppt  
    武汉作为一个地处长江中游的省会城市,并没有消化掉全部毕业生的能力,有大学生曾经抱怨过,说武汉的软件园没有太多好企业,和上海相比实在不能令人满意。 $@'BB=i  
    oM!&S'M/  
    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统计,每年大概有一半的毕业生会留在武汉发展,其他的一半将会去京、沪、穗、深圳等地发展,可谓是一个进口高中生出口大学生的城市。这些出外发展的毕业生势必要和当地的大学生展开竞争,而在当地就读大学的学生,即使算不上对城市熟门熟路,至少在招聘会、面试等各种环节上都以逸待劳。 L=#NUNiXr  
    'd$RNqe  
    在金融危机来临,四地减少就业机会的情况下,走出去就业的武汉大学生就业也就越发困难。如果自己的家不在北京或者上海,想要获得当地户籍几乎没有可能,按照北京人事局的说法,人不是北京人,学不在北京上,这叫双外生,你可以留下工作,不过只能暂住在北京。 S3Y.+. 0U  
    Wz' !stcp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大学生是自由的,可以决定自己在哪里生活,从事什么工作。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日子里,曾经有上海的船舶专业大学生,被分到新疆塔里木河去造船。 Kz42AC  
    jvB[bS`<H  
    其实,那河平常没有水。
     
    分享到
    离线sowind
    发帖
    201
    光币
    76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7-04
    希望武汉快点发展啊
    离线qwe2009
    发帖
    135
    光币
    122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9-02
    武汉大学生,在长三角打拼
    离线shearyli
    发帖
    41
    光币
    27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9-03
    高中时,我们一个谈得来的历史老师告诉我们:在中国,无论你去哪个学校,你都会对学校不满意的......所以,无论你在哪个学校:既来之,则安之!忍着吧。。。
    离线槟榔
    发帖
    18
    光币
    26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9-17
    武汉光谷啊   什么时候能落些nb 企业
    离线200833
    发帖
    1086
    光币
    26964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9-18
    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就好,就读的学校非唯一衡量标准。
    离线susquan
    发帖
    26
    光币
    1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9-23
    大学好像有不少人都是自己学的。。
    离线白杨
    发帖
    29
    光币
    17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9-24
    没有我们学校啊。。。
    离线victorysun
    发帖
    15
    光币
    15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9-25
    光谷就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