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找到答案: ?{")Wt
Yk&{VXU<
三、长焦镜头为什么采用摄远型结构? MX\-)e#
X0TGJ,yW(
1.什么叫摄远型结构? H2cc).8"
如图 4-14 所示,由一个正光组和一个负光组(图中用两个薄透镜) 组成一个望远镜的物镜,两个光组的间隔 d 较正光组的焦距小(d<f′)。 用几何法可求得联合光组的焦点 F′及主点 H′的位置,这种结构令主点 前移,导致整个系统的焦距大于筒长即 f′>L。这种望远镜的物镜结构 称为摄远型结构。 >AFpO*q"
2.长焦镜头为什么采用摄远型结构? $O!<Zz
因为摄远型结构是正组在前,正负组分离的结构,使主平面推向物 空间,筒长小于焦距。长焦镜头采用此种结构可缩短筒长,一般筒长可 缩短三分之一左右,不然,其筒长必然很大。在现代大地测量仪器及长 焦照相机的摄影镜头中多采用这种光学结构。 rcT<OiYuig
AE
_~DZ:%c
四、长焦镜头的像差有什么特点? W RaO.3Q@.
@'4D9A
7?] p\`
底片尺寸一定时,镜头的视场角取决于焦距的长短。设底片的斜对 角线的长度为 2y′,则 ~C
x2Q4E
y′=-f′tgw′=-f′tgw qNL~m'
可见焦距愈长,视场角 2w 愈小。长焦镜头的视场角通常只是 1°~2°, !,"G/}'^;
5Vqvb|
广角长焦镜头的视场角也不过是 10°~15°。 正因为长焦镜头的视场小,所以跟视场有关的像差(像散、场曲、 s$6#3%h
畸变、倍率色差)都很小(可忽略不计),故不必考虑这些像差的校正 问题。应消除的像差是:①跟孔径和视场都有关的慧差;②只与孔径有 关的球差、位置色差和二级谱线。特别是球差与二级谱线都随着焦距的 增大而成倍数的增大。由像差的特点而决定了长焦镜头的光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