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DLS-WL
dUb(C1h
随着激光设备价格的不断降低及其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材料表面激光改性和焊接的工业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前者包括激光表面热处理、激光表面合金化和激光表面熔覆等加工方法,是表面工程工作者经常采用的处理手段;而后者是由于其焊缝的大深宽比、高精密度和生产的高效率而受到焊接界的重视,越来越多地把它用于机械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和生产。 h^hEyrJw
42z9N\ f
在材料表面能较好地吸收激光能量的情况下,激光对材料的辐射可以使材料的表面部分以很高的速度被加热,随后靠材料自身的快速导热又以很快的速度冷却,这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特点使加热区的组织结构有很多特殊性。例如,在ZL108铝合金激光重熔区存在珠光体型层片状铝硅共晶[1],层错及孪晶[2,3],在铸铁激光重熔区存在直径为20nm的超细奥氏体[4]及原始珠光体条纹[5,6],在T10钢激光改性区存在微晶及非晶组织[7]以及T10钢激光处理区残留奥氏体的特殊作用等[8]。 9-Ib+/R0
aE,x>I 7 D
常用于激光表面改性的材料多为钢铁材料,激光处理层的组织结构与材料的合金成分和激光处理参数等因素有关,其中的残留奥氏体是激光处理区的常见组织,对处理区的性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GmAE!+"
CdZ;ZR
本文在对不同成分的钢和铸铁以及高合金模具钢和高速钢激光处理组织和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激光处理区的残留奥氏体进行了专题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残留奥氏体的组织形貌、合金元素固溶度、自身性质以及它们对激光处理区性能的影响。 WK;p[u?~xi
q<hN\kBs
2结果与分析 r{%NMj
a$aI%
2.120钢激光处理区中的残留奥氏体 {B\.8)&8
gmLw. |-
用于激光处理的低碳钢经正火处理,基体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激光功率1600W,扫描速度为48cm/min。发现材料处理区的残留奥氏体是分布在马氏体板条之间,厚度为45nm左右,它与马氏体的晶体取向符合K-S关系[9]。对于低碳钢的激光处理,是通过使其表面发生相变来实现的,激光加热可以使表层获得均匀的奥氏体,奥氏体晶粒较细,其转变产物为板条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由于受马氏体板条的制约,也呈现为条状。对于含碳量大于0.2%的碳钢,奥氏体的均匀性较差,在局部区域存在孪晶马氏体和块状残留奥氏体[10]。与常规淬火相比,激光淬火区的残留奥氏体不但数量多且尺寸也较大。 ,nHz~Xi1t
7/*;rT
2.2T10钢激光处理区中的残留奥氏体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