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细长轴的车削加工是机械加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由于细长轴刚性差,车削时产生的受力、受热变形较大,很难保证细长轴的加工质量要求。通过采用合适的装夹方式和先进的加工方法,选择合理的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等措施,可以保证细长轴的加工质量要求。 ~MXPiZG?
P2oRC3~
在粮油机械的加工过程中,有很多零件的长径比l/d>20。 x3vz4m[
s=6w-'; V
例如:高方平筛的主转动轴、蝶片滚筒精选机的蝶片转动轴等。通常把这类零件称之为细长轴。这类零件一般在车床上进行加工。在车削过程中,由于其刚性差,在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下,细长轴很容易产生弯曲变形,这样就破坏了刀具和零件相对运动的准确性,使加工出来的细长轴产生中间粗、两头细的形状,严重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细长轴产生弯曲变形后,还会引起工艺系统振动,影响零件的粗糙度。 MTF:mLJ
}&!rIU
1 引起细长轴产生弯曲变形的因素 6 o+zhi;E
eF2<L [9
在车床上车削细长轴采用的传统装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细长轴的一端用卡盘夹紧,另一端用车床尾架顶尖支承(一夹一顶);另一种方式是细长轴的两端均由顶尖支撑(双顶尖)。 p<![JeV
}FFW,x
通过分析研究,车削引起细长轴弯曲变形的原因主要有: `R; ct4-
=}V`O>
1) 切削力导致变形 ?d_Cy\G
EatpORq
在车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可以分解为轴向切削力PX、径向切削力PY及切向切削力PZ。不同的切削力对车削细长轴时产生弯曲变形的影响是不同的。 YZoH{p9f
}R
J2\CP
径向切削力PY的影响 ypml22)kz
]];7ozS)X
径向切削力是垂直作用在通过细长轴轴线水平平面内的,由于细长轴的刚性较差,径向力将会把细长轴顶弯,使其在水平面内发生弯曲变形.径向切削力对细长轴弯曲变形的影响. 7lh%\
Z|j8:Ohz
轴向切削力PX的影响 ?G3OAx?<
uxR_(~8
轴向切削力是平行作用在细长轴轴线方向上的,它对工件形成一个弯矩。对于一般的车削加工,轴向切削力对工件弯曲变形的影响并不大,可以忽略。但是由于细长轴的刚性较差,其稳定性也较差,当轴向切削力超过一定数值时,将会把细长轴压弯而发生纵向弯曲变形。 a|fyo#L
x
&\~4,TN
2) 切削热产生的影响 rL%xl,cn<
]`|bf2*eA
车削加工产生的切削热,会引起工件热伸长。由于在车削过程中,卡盘和尾架顶尖都是固定不动的,因此两者之间的距离也是固定不变的。这样细长轴受热后的轴向伸长量受到限制,导致细长轴受到轴向挤压而产生弯曲变形。 x^SE>dy ?z
."h;H^5
因此可以看出,提高细长轴的加工精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控制工艺系统的受力及受热变形的问题。 nGP>M#F
=XYfzR
2 提高细长轴加工精度的措施 Cd(Ov5%
]])i"oew
在细长轴加工过程中,为提高其加工精度,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提高细长轴的加工精度。 E(S}c*05O
}b+=, Sc"
1) 选择合适的装夹方法 Ru
sa
&#[
B'=*92i>S
在车床上车削细长轴采用的两种传统装夹方式中,采用双顶尖装夹,工件定位准确,容易保证同轴度。但用该方法装夹细长轴,其刚性较差,细长轴弯曲变形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振动.因此只适宜于安装长径比不大、加工余量较小、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工件。 kp0>8rkF
@c&)K^v8
加工细长轴通常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但是在该装夹方式中,如果顶尖顶得太紧,除了可能将细长轴顶弯外,还能阻碍车削时细长轴的受热伸长,导致细长轴受到轴向挤压而产生弯曲变形。另外卡爪夹紧面与顶尖孔可能不同轴,装夹后会产生过定位,也能导致细长轴产生弯曲变形.因此采用一夹一顶装夹方式时,顶尖应采用弹性活顶尖,使细长轴受热后可以自由伸长,减少其受热弯曲变形;同时可在卡爪与细长轴之间垫入一个开口钢丝圈,以减少卡爪与细长轴的轴向接触长度,消除安装时的过定位,减少弯曲变形。 paF2{C)4
7gJ`G@y
2) 直接减少细长轴受力变形 I=b#tUBh8
[y:6vC
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 ]r#tJT`M
.Wb),
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车削细长轴,为了减少径向切削力对细长轴弯曲变形的影响,传统上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相当于在细长轴上增加了一个支撑,增加了细长轴的刚度,可有效地减少径向切削力对细长轴的影响。 ?C4a,%
inhb> zB
采用轴向拉夹法车削细长轴 .2u %;)S
Qs4Jl ;Y _
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虽然能够增加工件的刚度,基本消除径向切削力对工件的影响。但还不能解决轴向切削力把工件压弯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长径比较大的细长轴,这种弯曲变形更为明显。因此可以采用轴向拉夹法车削细长轴。轴向夹拉车削是指在车削细长轴过程中,细长轴的一端由卡盘夹紧,另一端由专门设计的夹拉头夹紧,夹拉头给细长轴施加轴向拉力. yJgnw6>r2
8Y4YE(x5
在车削过程中,细长轴始终受到轴向拉力,解决了轴向切削力把细长轴压弯的问题。同时在轴向拉力的作用下,会使细长轴由于径向切削力引起的弯曲变形程度减小;补偿了因切削热而产生的轴向伸长量,提高了细长轴的刚性和加工精度。 [OMKk#vW
A]>0lB
采用反向切削法车削细长轴 7$w:~VZ
2Yyc`o0R;h
反向切削法是指在细长轴的车削过程中,车刀由主轴卡盘开始向尾架方向进给. %5uuB4P&|$
M.t5,NJ
这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切削力使细长轴受拉,消除了轴向切削力引起的弯曲变形。同时,采用弹性的尾架顶尖,可以有效地补偿刀具至尾架一段的工件的受压变形和热伸长量,避免工件的压弯变形。 L1aN"KGMF
ZM5[
o
m
采用双刀车削细长轴改装车床中溜板,增加后刀架,采用前后两把车刀同时进行车削. T$'Ja'9Kj
VGe/;&1h
两把车刀,径向相对,前车刀正装,后车刀反装。两把车刀车削时产生的径向切削力相互抵消。工件受力变形和振动小,加工精度高,适用于批量生产。 b@,w/Uw[*
z[7U>q[E
采用磁力切削法车削细长轴 (I\aGGW
'av
OQj]`K
磁力切削法的原理与反向切削法原理基本相同。在车削过程中,细长轴由于受到磁力拉伸的作用,可以减少细长轴加工时的弯曲变形,提高细长轴加工精度。 E]+W^VG
IoA"e@~t
3) 合理地控制切削用量 =n$,Vv4A
G*n5`N@>7
切削用量选择的是否合理,对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的大小、切削热的多少是不同的。因此对车削细长轴时引起的变形也是不同的。 4cs`R+]o
eyy&JjVs
切削深度(t) Kr8p:$D};
vL-%"*>v
在工艺系统刚度确定的前提下,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车削时产生的切削力、切削热随之增大,引起细长轴的受力、受热变形也增大。因此在车削细长轴时,应尽量减少切削深度。 mWO=(}Fb\
lZb1kq%9g
进给量(f) *S;v406
)L^WD$"'Q
进给量增大会使切削厚度增加,切削力增大。但切削力不是按正比增大,因此细长轴的受力变形系数有所下降.如果从提高切削效率的角度来看,增大进给量比增大切削深度有利。 Prr<:q
TCB<fS~U-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五轴加工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采用,如航空航天、电力、船舶、高精密仪器、模具制造等。然而,自动编程软件在五轴加工技术中起关键性作用,因为刀具轨迹的工艺排布、刀具夹头与工件或与工装夹具之间的干涉检查、毛坯残留量的识别,都由软件自动考虑,编程人员是无法通过计算来实现的,他们只是根据经验进行切削参数的优化,来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加工轨迹。 ]1gt|M^
#p\sw
切削速度(v) ,A_itRHH
_{-GR -
提高切削速度有利于降低切削力。这是因为,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切削温度提高,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细长轴的受力变形减小。但切削速度过高容易使细长轴在离心力作用下出现弯曲,破坏切削过程的平稳性,所以切削速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对长径比较大的工件,切削速度要适当降低。 }/M ~
7 +?
4) 选择合理的刀具角度 )LnHm
Tqm9><!r
为了减小车削细长轴产生的弯曲变形,要求车削时产生的切削力越小越好,而在刀具的几何角度中,前角、主偏角和刃倾角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 O@Xl_QNxc!
*USZ2|i
前角(γ) 其大小直接着影响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削功率.增大前角,可以使被切削金属层的塑性变形程度减小,切削力明显减小。 haB$W 4x
Kx#G_N@
增大前角可以降低切削力,所以在细长轴车削中,在保证车刀有足够强度前提下,尽量使刀具的前角增大,前角一般取γ=15°。 Km-lWreTH
2W|j
K
主偏角(kr) 其大小影响着3个切削分力的大小和比例关系。随着主偏角的增大,径向切削力明显减小,切向切削力在60°~90°时却有所增大。在60°~75°范围内,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比较合理。在车削细长轴时,一般采用大于60°的主偏角。 lOYwYMi
_:=w6jCk
刃倾角(λs)倾角影响着车削过程中切屑的流向、刀尖的强度及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随着刃倾角的增大,径向切削力明显减小,但轴向切削力和切向切削力却有所增大。刃倾角在-10°~+10°范围内,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比较合理。在车削细长轴时,常采用正刃倾角+3°~+10°,以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 [7L1y) I(
BYwG\2?~
3 结论 7CNEP2}:R
NjL,0Bp
细长轴的车削加工是机械加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由于细长轴刚性差,车削时产生的受力、受热变形较大,很难保证细长轴的加工质量要求。通过采用合适的装夹方式和先进的加工方法,选择合理的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等措施,可以保证细长轴的加工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