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6523阅读
    • 2回复

    [转载]光圈稳定性测试实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wenjuan
     
    发帖
    64
    光币
    80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4-03
    光圈稳定性测试实验  #N >66!/V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W6i9mER-  
    客户对镜片的亚斯要求是越来越高,如何在加工过程中让光圈趋于稳定状态,并且不影响作业效率、不增加成本及保证质量。现在以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因此对有代表性(代表性指面形精度难加工、局部误差要求严)的部品,来寻找光圈稳定的基本条件所在。 F;h^o!W7r  
    客户对镜片的亚斯要求是越来越高,如何在加工过程中让光圈趋于稳定状态,并且不影响作业效率、不增加成本及保证质量。现在以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因此对有代表性(代表性指面形精度难加工、局部误差要求严)的部品,来寻找光圈稳定的基本条件所在。 >~Tn%u<  
    一、光圈不稳定参考  Z f<T`'_d  
    1、加工条件: ~>lqEa  
    1)  研磨粉粒子径的大小,与浓度配比的大小,对光圈的影响;研磨粉粒子径太大和浓度太大,对磨皿的曲率半径改变就越大,(凸皿曲率半径变大;凹皿曲率半径变小)如与清水相比,光圈会向高的方向变化;容易引起边垂。 /IJy'@B  
    2)  转速的快慢影响光圈局部不规则,磨皿的边缘线速度与中心的线速度不一样。镜片摆出磨皿的边缘越多,镜片光圈就越向负光圈变化;可造成镜片中心与边缘未均衡磨耗,中低与中高时,镜片的调进与调出便是这一道理。  ]?wz.  
    3)  压力的大小对中心薄与D/T>10的镜片有直接影响,(在使用串棒加工时尤其明显)压力的大小对面形的影响主要是镜片整个表面受力不均导致。  CI$z+ zN  
    4)  加工时间也影响面形精度的变化,因研磨遵循余弦磨削,磨皿曲率半径靠砂挂完品时刻在修正。(因始终要保持磨皿曲率半径,研磨皿的中心磨耗快是必然的)。 GiEt;8  
    %O"Whe  
    5)  摆幅大小的调整:摆幅过大,镜片光圈向低光圈变化,并伴有中低出现;摆幅过小,镜片光圈向高光圈变化,并伴有中高出现。 4;CI< &S  
    6)  准球芯的调整:准球芯的调整好与差,是影响压力是否均匀施压。 JoiGuZd>  
    7)  同轴度的调整:同轴度指主轴、中继治具、磨皿的中心点要求一致。如未达到中心点要求一致,镜片在作业中跳动,运行不平稳影响面形精度。  C58o="L3S  
    8)  串棒高低的调整:串棒压住夹具;夹具带动镜片旋转,串棒高时传输压力就不能保障,串棒低时会容易刮坏磨皿皮。 uL1lB@G@  
    9)  各部位稳固、锁紧部位的确认。  q>>1?hzA  
    10)  镜片在磨皿上的偏移量。  qm:C1#<p   
    11)  镜片摆出多,镜片易产生压印、面本数易变低、摆动到边缘时易翘动。摆出少磨耗量小,易边垂。 X9]} UX  
    12)  摆臂杆的平行:摆臂杆不平行影响镜片中心线,与磨皿的中心线无法相重迭。 Q1x&Zm1v  
    9X;*GC;d  
    2、设备  N#"l82^H*  
    1)  机台的主轴跳动是轴的中心点偏移,造成镜片在加工中运转不平稳。 C~@m6K  
    ,*d8T7T  
    2)  机台活动关节部位的间隙太大,镜片摆进与摆出时的受力忽大忽小,镜片受力不均匀。  L3xN#W;m7  
    3)  气缸伸缩的不灵活度、机台的异声与振动。 YW/V}C'>  
    4) 串棒的稳固点不牢,串棒与磨皿之间的距离太大,在加工时,串棒尖颤抖影响面形精度的变  化。  -)')PV_+  
    3、治工具 _  /_{ZWLi(  
    1)  治工具外径尺寸的匹配是否精确,即合皿与钻修皿的尺寸比例,钻修皿与研磨皿的尺寸比例,研磨皿与镜片的尺寸比例。  t[>UAr1Vt  
    2)  钻修皿的局部误差等于镜片的局部误差。 DwGM+)!  
    3)  磨皿与夹具曲率面的精度,是决定镜片加工面、受力面与治具完全吻合的重要环节。  tcv(<0  
    4)  夹具端孔、高度的设计。  ckY#oRQ1  
    5)  中继治具的端面平整与高度。 B>!mD{N  
    6)  串棒的打磨形状:串棒的打磨是夹具台运转顺畅否的关键,串棒太钝,影响运转顺畅;串棒太尖,端子孔易磨耗变深。 c!7WRHJE_a  
    7)  研磨皿的合修:用手是难将研磨皿表面合修平均,因用手控制磨皿的摆动量,与磨皿转动速度是不均衡的,故不提倡用手合修。  ~S;-sxoO0l  
    8)  夹具壳的粘贴和松紧检查:此项最能引起镜片面形的变形(分散、马鞍形)。 ; YQB  
      7kE+9HmfMk  
    9)  垫纸、垫皮的平整处理:垫纸、垫皮的弹性选用垫纸、垫皮的外径大小与厚度尺寸、平整洁净。  3x+=7Mg9  
    10) 端子的深浅影响:端子深;串棒与端子在运转摆动时产生干涉。端子浅;串棒与端子在运转摆动时易摔出。 rXD:^wUSc  
    11) 面形精度变化时调整时机:面形精度变化时就调整,不要等到面形超规格时再调试。到那时,面形精度就不容易控制了。  H{=G\N{  
    12)  面检频率:面检频率高,了解面形精度变化规律、变化趋势,便于控制。 `Ng Q>KV!  
    :}Yk0*  
    二、光圈稳定的必备条件  5  >0\=  
    1)  当光圈向高光圈变化、中高难调试、边垂大、面形精度难加工时,浓度配比不宜太稠,可控制研磨液的浓度不高于1.020;研磨粉粒子径选择小一点。如当光圈向低光圈变化、中低难调试时则相反。 z+6PVQ  
    2)  转速太快会增加边垂量,如加上同轴度跳动太大,镜片悬空,中心难接触进行研磨。镜片的表面不处于均衡磨耗。大外径用低速(<1500转/分),小外径用高速(>2500转/分)加工。压力大,局部受力大;压力小,镜片表面受力比较均匀。中心薄与D/T>1.0的镜片,压力宜轻不宜重。所以,在难加工的部品上想要面形精度稳定,加工条件的设定需考虑浓度淡、压力轻、转速慢、时间短等。  .nrbd#i-  
    3)  举例说明:gg部品依以上设定考虑,不但未增加作业时间;反而作业时间可低减,减少了设备、人员的投入、克服了镜片取拿动作多之弊端。 0NZ'(qf~9  
    4)  必须依公式计算出治具理想尺寸,并控制好制作的误差。钻修皿的局部误差修正在0.0005mm以内。  uK"FopUJ4i  
    5)  「面不」流出并不代表面不稳定,只是对面控制好坏的评价。一般设定镜片外径的1/4~1/5为摆幅尺寸。(机台类型不同所设定的值也不同)。 wLqj<ot  
    6)  准球芯的调整是要将摆幅调大再判定。摆幅小是难分辩出球芯的准确性。  S qb>a j  
      n9={D  
    7)  同轴度的调整具体做法是,磨皿装在中继治具上,用球芯校正仪进行校正。跳动偏差在0.03mm内,串棒与研磨皿的高低调整在0.1mm为佳,镜片在磨皿上的摆出量约镜片直径的1/5,摆臂杆要调试平行再作业,串棒的打磨形状应与端子孔的形状相吻合,呈圆锥形。研磨皿用机台合修,不要靠摆出多来克服面低,如面低直接修钻修皿,相信每次没有那么辛苦,面也会稳定一些。 KhB775  
    8)夹具壳粘贴时胶水杜绝溢出至夹具台曲率面内。 Q. O4R_H  
       总之,面形精度不单单是靠以上便可稳定,还要对面形精度调试的耐性、追求完美质量的信念、拚弃一些认为小事而不去做的观念,方可有效的控制面形精度稳定。 ov,s]g83  
    5!qf{4j  
    K&NH?  
     
    分享到
    离线xyx8002
    发帖
    369
    光币
    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5-03-05
    好资料啊!
    离线sjtuchenyuan
    发帖
    414
    光币
    534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8-11-01
    好文章,已经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