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焊接问世10年后,日本大阪大学于196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功率为1kW的CO 2 激光加工机,并用于焊接和切割薄板。30年来,激光加工已从实验室走向了实用化阶段,并进入了原来由电子束加工的各个领域,大有取代电子束加工的势头。但实践证明,激光和电子束作为高能量密度热源,除了具有很多相同技术特点外,在技术和经济性能上,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仍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合理地选取其中一种加工手段就成为非常必要的工艺选择过程。 GZ];U]_
0 .dSP$e
本文将通过某些应用实例,说明电子束加工与激光加工的互补性,为合理地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fY4amX6Z
RSY{IY
一、小功率激光加工的迅速发展
:RW0<
@`ttyI^1f
激光进入加工领域后,不断努力提高输出功率,1kW以上的轴流、2kW以上的 CO2及300W以上的 YAG 激光器已广泛的用于切割、焊接和热处理等工业生产线上。然而,近几年来发展更快的则是小功率激光器,从数量上看,用于加工的封离式CO2激光器和灯泵浦的YAG激光器每年都以20~25%的速度增长。准分子激光器、二极管激光器及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在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发展,从1994年到1996年三年之间,每年都成倍增长。 b&Sk./
J6
"+ji`{
以前小功率激光在材料加工方面主要用于半导体及微电子制造业的打标、钻孔、曝光、退火及调阻等。而在其他工业部门及生活用品的加工中,虽然也用于打标、非金属切割、薄件焊接和打孔等各种加工,但总体上数量不算大。封离式CO2激光器具有尺寸小、使用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在材料加工方面应用得还不多。一是因为对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二是受其本身输出功率小的限制。近年来封离式射频激励CO2激光器发展迅速,为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创造了条件。美国相干公司研制出了连续输出功率500W(脉冲功率1.5kW)的慢流射频激励CO2激光器,其外形尺寸只有280×240×1200mm,重量61kg。一次充气后使用寿命达2~2.5万小时,并已用于模切板和陶瓷基片的切割。 b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