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P技术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在业内多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计算机辅助开发工具,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 ,u(g#T
qo.~5
CAPP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缩短了产品开发和制造周期,使企业的竞争力逐年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发展,CAPP技术正向着集成化、智能化和分布化等趋势发展。然而这些新技术通常应用在新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上,而对于那些使用CAPP多年的企业则不然。 L]#J?lE&
P]+^^U
不管何种理论或系统,在它的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CAPP来讲,在其应用过程中也会给本身和企业带来许多问题,这也是CAPP深化应用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kFX>G4
"twV3R
长期应用CAPP的烦恼 @P"q`*
0(3t#
1.产生的大量工作数据如何处理 Y_%\kM?7
uGJeQ
CAPP系统是产品工艺过程的辅助设计工具,因此,对应于同一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必然就会产生一套相对应的工艺过程文档资料。在制造业中,一般企业每年都有几种到几百种型号的产品在生产制造,有的甚至达到上千种型号(如汽车零配件行业)。所以,企业在应用CAPP系统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工作数据。这些工作数据不可能仅作为简单的备份做存档处理,因为它是生产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不应把它闲置一旁。那么,如何处理这些数据是企业深化应用CAPP的一个重要课题。 Lq
LciD
h|%d=`P,
2.如何提高工艺设计人员的水平 Yq/|zTe{
uGLVY%N
CAPP系统的自动化处理能力不但降低了工艺设计人员的创作积极性,而且使得工艺过程设计更加抽象。在工艺设计人员看来,CAPP系统就像黑箱工具,CAPP的自动化程度越高,这个黑箱就越大,他们所能了解的就越少,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提高。另外,CAPP系统的格式化,也降低了工艺人员的创新能力。许多企业在使用CAPP系统后,发现许多工艺人员的工艺设计水平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 5cyl:1Ln
.'"+CKD.N
3.工艺人员流失 u!nt0hS
-H.;73Kb[
众所周知,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质量,工艺过程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CAPP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由于CAPP提高了工艺规划的速度,从表面上看,企业出现了工艺人员的富余现象。致使企业认为,应该大量减少从事工艺工作的技术人员; 并且在总结CAPP实施时,以减少了多少名工艺人员作为CAPP的重要实施成果之一; 更有的企业认为,工艺人员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多余”人员,从而造成了大量从事工艺研究的技术人员转向其他技术领域。 )sB`!:~HjP
+ 7E6U*
4.一些成熟工艺在CAPP的实施应用中被丢弃 *D;B%j^;
[ne4lWaE<y
工艺不但来源于工艺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经验具有规律性,但不具备普适性,同时也可能违反一些常理(如很多经验公式就不符合“量纲相容原理”)。由于CAPP本性要求工艺过程规划程序的规范化和普适性,所以许多特殊的工艺不能很快地融入CAPP系统中,在CAPP应用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另类群体。而这些另类群体由于仍然靠经验知识去完成,所以很多工艺工作人员为了逃避劳动而很少去问津,同时在企业加强CAPP应用的要求下,慢慢就被轻易地丢弃了。 Y!o@"Ct
u|8`=
这不是一种个别现象,而是众多实施CAPP系统的企业都经历的过程。在实施CAPP的最初,企业获得了工艺设计速度的提高,但是在经过几年的应用后却发现,原先一些生产效率很高的工艺却不复存在了。 ;'tsdsu}
I|9e4EX{y
5.工艺模式固定,没有创新 tq@<8?
fdd3H[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降低自己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当今降低制造成本的浪潮中,“降耗增效”是一种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和现实方法,它要求的重点就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0,m*W?^31
AGCqJ8`|T
如何在生产过程中降耗?很显然,除了管理问题外,就是工艺改进和创新的问题。工艺决定着生产效率和成本投入,工艺创新应是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长期应用CAPP系统却造成了“软件禁锢”和工艺人员的惰性,使得工艺革新和创造缓慢,从而使得企业的工艺模式长期固定,缺乏创新。 G~4 ^`[elB
zK:/
1
深化应用CAPP的目标 v1 oS f
#)>>f
1.加强自动化,提高效率 f*5=,$0
e@0wF59
提高效率是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之一,CAPP的工作时间直接决定了产品或过程的准备时间。要提高生产效率必然要缩短CAPP的工作时间,那么,必然要求CAPP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因此,加强自动化是深化应用CAPP的一个必然的追求目标。 A1%V<im@Z
!M^pL|
2.将CAPP扩展到其他复杂程度更高的产品 _V:D7\Gs
M?$-u
一般来讲,在CAPP系统应用之初,企业必然会挑选一些结构简单的产品来进行CAPP处理,而对于那些复杂程度高的产品依然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工艺过程规划。业界许多CAPP的成功案例基本上都是基于某种特定产品或产品的某一特定过程而言的,深化CAPP应用必然要求将一些过程应用的成果转移到其他产品或过程上去。 <ze'o.c
g:;v]
3.解决工艺人员缺失和缺乏创新的问题 = "c
_<?=[
1 ,D2][
从前文可以看出,企业在长期应用CAPP的过程中出现了工艺人员流失的现象,也出现了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这是深化CAPP应用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工艺人员素质的提高却与CAPP系统的自动化是一对矛盾,此涨彼消。然而,深化CAPP应用必然会带来CAPP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因此工艺人员本身是深化CAPP应用的一大障碍,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深化应用的成败。 P$]Vb'Fz
Q1&: +7%
&R*d/~SU
深化应用CAPP的举措 Y60ld7H
#|$i H kVY
1.做好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T
X6Ydd
"[GIW+ui
集成不但是CAPP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旧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和深化应用的有效方法。笔者认为,集成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X dB#+"[
G0]q(.sOy
(1)文件资料集成 S~Q7>oNm
x:l`e:`y9
早期的CAPP系统一般是单行系统,没有与其他系统集成。它的输入数据基本上来源于人工输入的产品样品或图纸上的信息,输出为设计好的工艺文件。工艺文件的保存一般包括两种方式: 电子文件和纸张方式。 h.2!d0j]
IUc!nxF#
在国内,电子格式的工艺文件无论是在文档名称,还是存放位置上,都普遍存在无规律的散乱现象,这是CAPP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的一大障碍。例如: 不同型号产品需要同一类型工具,不同的工艺设计人员可能取相同或不同的文档名称。因此,在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时必须解决这种文件资料的散乱现象。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采用成组技术“GT”来对文档进行命名管理。 Sk;IAp#X9
>%[(C*Cks
文档资料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文件格式问题。早期的CAPP文档基本上是与某一CAD系统相关的,可以通过制作接口插件(例如Active控件)的方式集成到其他系统。当然,这种集成可能不具有实时性的特点。 O IewG5O
Mh_jlgE'd#
(2)业务流程集成 o"n^zG
TF=S \
Q
CAPP的业务流程包括从工艺路线选取、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计等一直到工艺文件审批和发放的整个过程。与CAPP集成的系统一般为PDM/PLM系统,而PDM/PLM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管理系统,因此将CAPP系统的业务流程集成到该系统是一个非常可取的方案。 f+I*aBQ
*[yCcqN.
这种集成有两种方式,一是PDM/PLM完全管理CAPP系统,将其作为一个子系统进行调用; 另一种方式则是PDM/PLM仅作为一个流程管理器,CAPP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通过数据转换接口将相关文档数据传送给PDM/PLM系统。 wc__g8?'
$yCj80m\
(3)管理方面集成 jjl4A}*0
pd7FU~-
CAPP系统强调的是工艺过程规划,对于设计者和设计记录的管理一般涉及得比较少。在当今质量管理的模式下,产品的可追溯性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质量特性。在整个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无不贯穿着可追溯性。一句质量界的俗语“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体现了可追溯性的重要性。 4,<~t>M1
o~iL aN\+
作为产品生产依据的工艺文件不可能抛开可追溯性这一重要的质量要求。因此CAPP系统必须增加对设计者和设计记录进行管理的功能。目前,PDM/PLM系统具有用户、版本等管理模块,因此将CAPP系统集成到PDM/PLM系统中是解决CAPP系统管理问题比较理想的方法。 oY.JK
3tLh{S?uJ
2.充分利用现有数据 t1ZZru'r
AQ0L9?
(1)现有数据是深化应用CAPP的依据 u:,B"!
y/i"o-}}~|
深化应用CAPP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CAPP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扩展CAPP系统的应用范围。而长期应用CAPP所积累的过程文档则为此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这是因为CAPP产生的文档都是与某个产品相关的工艺文件资料,这对于提取产品的共同特征非常有利,资料越多可以提取到的相同特征就会越多,也更加符合工艺过程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在CAPP中增加自动化处理的项目。因此,现有的大量的CAPP数据资料是深化应用CAPP的重要依据。 mup3ua]!
8sbS7*#
(2)现有数据是建立产品平台的依据 8o{ SU6pH
r2sog{R
产品平台技术已经在汽车工业成功地实施了20多年,它节约了开发和制造成本,缩短了市场投放时间,已是当今制造业中一项非常成功的技术。产品平台技术的设计依据来源于产品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不但体现了产品的相同架构,而且也体现了制造成本极小化的特点。制造成本极小化的确定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消耗分析,而生产实际消耗多少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制造工艺。因此,大量CAPP数据资料为提取产品的成本极小化特征提供了方便。 3`e1:`Hu
,v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