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半导体照明产业如何提速发展,这是值得用心思考的一个问题。据本文主要提出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上海半导体照明(LED)产业的“五大优势”和“五大突破口”以及“五个化”,主要是抛砖引玉,以其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并进一步推动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在上海得到更快的发展。 ,36AR|IO)
X*ZTn
7<
关键词: 半导体照明 LED 发展 LED产业 =AEl:SY+
t6-He~
半导体照明产业如何提速发展,这是值得用心思考的一个问题。据本文主要提出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上海半导体照明(LED)产业的“五大优势”和“五大突破口”以及“五个化”,主要是抛砖引玉,以其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并进一步推动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在上海得到更快的发展。 <X@XbM
pc9m,?n
(一)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五个优势” WRa1VU&f
uWm,mGd9
优势之一:国际大都市。 yTt,/+I%gJ
<zd_-Ysn
这个城市的定位,无疑会给带来新的思维方向,新的活力源点。 <X>lA
~)J]`el,Q
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与“市”俱进。新的材料,新的产品,往往会在上海率先使用,而后推向“长三角”,推向全中国。 "rxhS;
R1>
H}v.0R
优势之二:市场--诱人的大蛋糕。 )v\zaz
&n6'r^[D
中国这个市场是独特的,虽说是发展的中国家,但在“市场创新”应用层面上,不亚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就说用LED灯做成交通信号灯吧,美国的费城,一组灯(红、绿、黄),是从红黄光改的;英国至今还在沿用传统照明灯;新加坡用的还是最早的一圈圈点状式的LED红绿灯;而中国呢,已经是第一代到第三代、第四代。敢用、敢试,这是中国市场的特征。而上海更是中国市场特征的代表城市之一。就说交通信号灯吧,“要换就换LED的”几乎已成了基本的做法,尽管不少路口的LED交通灯经常会看到"死灯"(幸亏是几个),照样在全市推广。 Ek' ~i
4wLN#dpeEy
优势之三:世博--创新的大舞台。 A'A5.\UN
,q9nHZG^
世博会不仅是高新科技产品的展示平台,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的展示平台。创新是世博永恒魅力的源泉。 [/Q .MmnL
FXLY*eRk
历史常常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据查:1879年,爱迪生发明的传统白炽灯泡,就是通过世博会推广开来,统治照明领域约130年。我想,既然半导体照明已被称之为革命性的绿色照明光源,何不借2010年的世博会集中展现呢,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五年“弹指一挥间”。 O5rHN;\_
ai,\'%N
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抓紧时间,发奋努力,相信世博会能够成为LED历史性载体,让LED点亮世博会乃点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n*(9:y=l1
RbOEXH*]
优势之四:产业--初见产业链。 h"C7l#u
Ih Yso7g
上海的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初见产业链。从材料--外延--芯片--封装--应用,都有其单位,有其产品,但是整个产业链有大有小,有强有弱。 =*paa
0%x"Va~"z
外延和芯片,上海今年可能会“三箭”齐发,大晨光电、上海蓝光和蓝宝今年都有可能迈上新的台阶。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要用LED到上海”。 *[VO03
Myj5qh
做LED应用产品的公司,上海有不少。有将达到一个亿的投资的品能光电;有将线路设计和应用产品结合在一起的大峡谷公司;有和法国城市之光设计公司合作建造东方明珠的上海交技公司等,都是极具实力的。 j ?c"BF.
qKt*<KGeY
相对来说,上海没有极具规模的封装厂。 x}^:Bs+j
0`WjM2So
优势之五:集群——整合的力量。集群一旦能够起来,上海的优势会变成强势,可变成胜势。 Go^a~Sf$
j 3/ I=
1、学:有清华大学上海微电子学院的半导体照明技术成果,罗毅教授衔的团队研发蓝光外延片、芯片及功率封装技术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 1gK<dg
I,7~D!4G
有复旦大学的电光源研究所,照明界一代宗师蔡祖泉先生至今还在关心和指导LED的研究; qS8p )pw
ig-V^P
有同济大学视觉艺术中心郝洛西博士带着她的研究生、本科生一直在致力于LED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灯光的结合; \@\r`=WgB
k4n4BL
有华东师范大学纳米研究中心,怎样把纳米技术和LED应用结合起来;上海理工大学二次光学设计和国家级的测试中收极具特色; u& 4i=K'x8
y
nue;*rM
2、研:有技术物理研究所,把传感技术嫁接到LED产品上; 有上海光机所、激光所,如何把大功率激光技术引申到LED产品上的突破; c >O>|*I
^l,(~03_
有上海空间技术,把太空所用的太阳能技术转向民用LED灯,无疑会是新的思路,并会带来新的结合与突破; m8j Q~OS
J\@ r~x5G
3、产:的半导体照明产业相对完整,有一大批生产和研发性企业特别要提到上海三思公司。去年已登上中国LED显示屏销售额榜首,值得上海的同行学习。“咬定青山不放松”,10多年来,一以贯之,难能可贵。 mB\)Q J.%
Gt4/ax:A@
(二)半导体照明行业“五个突破口” 96(3ilAt
^uWPbW&/q
突破口之一:应用上寻求突破。 kT@m*Etr{
y
4
wV]1
以应用来带动上海半导体照明(LED)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上海的一大特色。 hSN{jl{L`
{/)q=
今年率先成立的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中心,就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推动上海半导体照明景观工程的建议”: Yg<L pjq5X
mRurGaR
1、提高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Ld'\i8
bHKTCPf
制定促进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补贴等方式鼓励用户采用具有节能效果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并对从事半导体照明研发制造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在市“科教兴市”计划和“十一五”科技规划等项目的布局上,对节能环保的半导体照明研发项目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由市景观灯光管理部门、节能管理部门、市半导体照明工程中心、半导体照明行业协会等共同组成景观灯光改造办公室,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半导体景观照明建设和改造。 *dAQ{E(rO
f]_{4Olk
2、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积极推广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应用。 cD%_+@GaU
'!hA!eo>J
结合本地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的功能定位,加快实施照明节能改造工程。在综合开发工程、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洋山深水港项目、2010年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标志项目中均推广应用节能型照明,通过示范工程推动上海半导体照明的技术集成,带动本地半导体照明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亦提升本地建设资源节约循环型城市的形象。
x>]14bLz
+UM%6Z=+
突破口之二:政策上加大力度。 \ 4`:~c
)X2/_3
一是《半导体照明工程系统集成综合技术相关技术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指南。 wB(X(nr
< NRnE8:
研究目标有三: `iQ])C^d
w *pTK +
1、半导体照明示范性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结合崇明前卫生态村的景观照明、户外全彩屏显示建设,以联合攻关的形式,系统设计技术、芯片制备、封装技术,进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_K3/:
hl/) 1sOIR
2、半导体照明产业关键技术研究。解决量产效率、使用寿命、发光效率等工艺技术。 sk%Xf,
ufF>I
3、半导体照明共性技术的研究。重点开展硅衬材料研究、半导体照明检测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的研究。 %&5PZmnW
De-hHY{>
二是世博科技专项课题申报指南。集中解决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鼓励以产学研联合方式、国内联合方式和国内外联合方式提出申请。 Ueb&<tS
L-9AJk>V
这两个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ep1`n-
94}y,\S~
一个是:崇明前卫生态村;另一个是:关于上海世博会。 Pf:;iXH?
8}?wi[T
我以为,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如果再加力度,市和区两级政府合力再抓得实在一点,如: v[2N-
`DFo:w!k
1、发挥好一个基地的作用,并把它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大举措。 <-h[I&."
^$AJV%3wI
2、一个中心:半导体照明中心应成为产业的带头人,出人、出研发成果、出专利技术、出典型范例。 rJM/.;Ag
W%wc@.P
3、一个机遇:世博会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正可谓LED生逢其时,有所作为之平台。 vf@toYc[E
"?M)2,:A
突破口之三:特种照明上快步伐。 Y6E0-bL@Fe
1xD?cA\vu
城市中的LED景观照明和信号灯的使用上在全国可名列前茅,另外在照明上,如汽车LED灯,要加快步伐去研究。有小糸车灯、上海汽车工程中心、大晨光电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汽车LED灯,只是浅层次的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力度不大,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求。 8yC/:_ML
W9G1wU
我认为,以汽车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汽车LED灯,把它和汽车电子作为同一系列项目去抓,由市政府牵头,这样才有大的作为。突破口之四:光源上争上水平。 *%ta5a
ujf]@L?
以应用促进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这是拿来主义,快速发展的比较适用的方法,但打铁还须自身硬,二次光学设计出不了成果,只能是买了鞭炮让人家放了。 s/0bXM$^
tuslkOE#
致力于LED光学设计的研发,尤其自主研发,上海的一些单位已经迈出了新步伐,光引进,或是境外同行有经验者,我以为这还远远不够,还须加大力度,提升自己的研发水平,尽早和尽快开发出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的产品。 .Cu0G1
3^,p$D<T:,
突破口之五:产业上要正确引导。 N[zR%(YS
B;^1W{%J
上海的半导体产业相比较来说,还是中小规模,没有“航空母航”。“你打你的,我干我的”,同行相互沟通的还是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做工作。其一,政府的有关部门引导;其二,政策导向。让更多的投资商重视和关注LED产业,至少能够培养出一至二个上市公司也是为期不远的事。 IcA]B?+
3De(:c)@
(三)半导体照明产业力求做到“五个化” '!"rE1e
%D49A-R
一要产品标准化。 ~='}(Fg:
9]^q!~u
在当前LED的产品上,尤其是LED的应用产品,“一家一个样,家家不一样”。如在景观照明领域产品不规范的话,设计院难以抉择。这个标准化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把标准化的产品做好,会给LED进一步向市场带来困难。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做起,如光柱的外径尺寸和光源,先从企标——行标——国标,水到渠自成。 F|&%Z(@a
GD1L6kVd1
二要检测规范化。 (XNd]G
B.4Or]
检测要做到规范化,首先要有规范化的检测机构,其次要有检测的标准。否侧LED产品价格差异,质量优劣,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我们会碰到这样的事例,如用在景观照明工程中,业主方有时不了解什么检测报告应该需要检测什么,只求一纸报告即可。如说LED光柱吧,有时只拿出一张外观的检测报告,便可过关了。这显然有失公允,不利于产品把关。 o&)v{q
N5b^
三要技术创新化 #OwxxUeZ
&e3pmHp'
自主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大家的意识,但真正付诸实施,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整个半导体照明领域,我们的技术创新还是太少,我们的专利更是少之又少,我非常赞赏江西南昌大学江凤毅老师的做法,一再在致力于工艺路线的探索和创新,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企业太“急功近利”,也许有多多理由,如果我们大学和研究所也是如此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8=e8O
@;X#/dZe
四要人才国际化。 0C4Os p
i.0d>G><@
从目前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看,尽管引进了不少海归派,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使得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全国有一个健康发展的势头。但相比IT产品而言,人才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端的领军人物还不多见。从这个角度上讲,上海可把人才进作为目标之一,IC产业界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RN2z/FUf
"#8I &xZK
五要区域合作化 tkP& =$
IqFmJs|C
LED的产业本身就初见产业链,企业要走向合作化的道路,进而可以扩大长三角地区区域化合作。国家可以有整个的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联盟,地方也可以有地区性的产业联盟与之呼应(如长三角半导体产业联盟),彼此间优势互补和合作,我觉得这是双赢,这对推动整个LED产业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ujLje:Yc
mYFc53B
能够从开发绿色能源,节约有限能源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整个产业布局,以LED作为绿色照明的中心,坚持数年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乃至全国半导体照明产业都会有积极的影响。这是我的“愿景”,相信也是大家的“愿景”,让我们一起为共同的“愿景”LED走入千家万户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