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82阅读
    • 0回复

    [技术]基于分布式计算的AR光波导中测试图像的仿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infotek
     
    发帖
    6321
    光币
    25750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02-19
    摘要 $4:Se#nl  
    z=6zc-$y 9  
    K"/3/`T  
    众所周知,因为光学配置的复杂性和多光源模型建模的视场(FOV)等,针对增强和混合现实(AR,MR)应用的光波导组合器建模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详细的分析,例如对视场角特性的光学性能的分析,可能是相当耗时的,因为必须考虑许多光源模式和视场角。在这个用例中,我们使用一个具有101×101个采样点(即角度)的棋盘格测试图像来研究光波导的角度性能,从而得到10201个单独的基本模拟结果。 Pk{%2\%&2  
    XI\P#"  
    通过使用一个由5个提供41个客户端的多核PC组成的网络,模拟时间可以减少到大约4小时(与之前的大约43小时相比)。 LEC=@) B  
    ]S 3l' "  
    模拟任务 Y[rRz6.*(  
    Q;?rqi ,  
    "O/ 6SV  
    1. 入射耦合 isU4D  
    周期:380 nm;光栅脊宽度:190 nm;高度:100 nm;光栅方向:0°。 NHQi_U  
    2. 出瞳扩展 ez14f$cJ+  
    周期:268.7 nm;光栅脊宽度:198~215 nm;高度:50 nm;光栅方向:45°。 85_Qb2<'r  
    3. 出射耦合器 d T7!+)s5-  
    周期:380 nm;光栅脊宽度:200~300 nm;高度:124 nm;光栅方向:90°。 [.'9Sw  
    rlQ=rNrG&E  
    基本仿真任务 .$ X|96~$  
    |c[= V?AC  
    FWW*f _L  
    1. 入射耦合 =`ECM7  
    [=TD)o>W(p  
    Wi@YJ  
    b8LA|#]i  
    周期:380 nm;光栅脊宽度:190 nm;高度:100 nm;光栅方向:0°。 @y2cC6+'t  
    im@QJ :  
    2. 出瞳扩展 bJcO,M:2  
    X@ S~D7|ja  
    x c|1?AFj  
    >o1,Y&  
    周期:268.7 nm;光栅脊宽度:198~215 nm;高度:50 nm;光栅方向:45°。 y& (pt!I  
    DJb9] ,=a  
    3. 出射耦合 wpg7xx!  
    9p,PWA  
    oFKTBH:I  
    gKP=@v%-  
    周期:380 nm;光栅脊宽度:200~300 nm;高度:124 nm;光栅方向:90°。 cHC4Y&&uZ  
    @77+K:9I 7  
    基本模拟任务的收集:入射视场角度 Z~] G+(  
    X<Ag['r  
    模拟时间(10201次模拟):大约43小时。 w!jY(WK U  
    模拟结果:不同视场角的辐射通量*。 gh `]OxA  
    *注: 21个×21个方向的结果存储在参数连续变化的光栅的查找表中。 7/K L<T9@  
    89j*uT  
    使用分布式计算 q[(1zG%NbA  
    / 5/m x  
    7c!#e=W@B  
    参数运行用于改变当前视场模式的角度,这允许将各种迭代分发到网络中的计算机上。为了启用分布式计算,只需导航到相应的选项卡,并配置可用的计算机和客户端的数量。然后像往常一样开始模拟,将数据传输到客户端和结果的收集将自动完成(与本地执行的参数扫描的方式相同)。 X>%li$9J.  
    ZgfhNI\  
    采用分布式计算方法进行仿真 B,] AfH  
    +g;{c+Kw:  
    3Ww 37V>h  
    客户端数量:41台(在5台不同的计算机上)。 >T)tAZ?WK  
    模拟时间(10201次模拟):4小时10分钟。 Q <ulh s  
    模拟结果:不同视场角的辐射通量。 .hJcK/m  
    ]xGpN ]u  
    模拟时间比较 yL %88,/  
    .{-X1tJ7  
    →分布式计算减少了91%的模拟时间!* ?R_fg  
    *注意:由于基本模拟只需要几秒钟,模拟时间的减少会受到网络开销的限制。 M)~sL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