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好几天时间,把CPC的大部分知识弄懂了。花了两个半天时间把这些知识整理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些概念还不是很清晰,文中难免有错漏,请大家多多指教。
~$ c\JKH- L7l
FtX+b 转载请注明作者:shogun@
www.opticsky.cn,E-mail:
charmingglass008@163.com n3WlZ!$ .7J#_*NV 同时,搭贴求两本书的电子版:《Nonimaging Optics》、《High Collection Nonimaging Optics》
9p]QM)M 以下是正文:
!M(xG%M-V &s(^@OayE )705V|v CPC学习笔记 &0d#Y]D4` #`^}PuQ H8=N@l shogun@
www.opticsky.cn,E-mail:
charmingglass008@163.com yWmJ~/*lG +L$Xv KR}?H#% §1.1什么是CPC(Compound Parabolic Concetrator)
/'SNw?& CPC全名为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及其多种变型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系统中。CPC将光能量采集到焦平面,焦平面的吸收体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可储存的热能、电能等。
3<Lx&p~%T poE0{HOU §1.2抛物线方程(Parabolic Function)
& l<.X _;"il%l=1
(g]!J_Z" 如图1.1,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U>'&M; ρ=2f/(1+cosθ (1.1)
./Xz}<($8 则抛物面的半口径R为:
Ov@gh
kr R=ρsinθ (1.2)
KYm0@O>; 对于一束平行光,经理想抛物面反射后总能汇集到焦点。若将光源置于焦点位置,根据光路可逆性,从抛物面出来的是比较完美的平行光。抛物面的这个特性使它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照明系统中。
2DA]i5
}dX*[I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X0HZH?V+ AC+CF=BD+DF (1.3)
b!t0w{^w A、B为平行光束与平行光束垂直面m的交点。
h4gXvPS&r 事实上,抛物线即是从平行光出发点到焦点光程相等点的轨迹的集合。后文的string method将用到这一概念。
:
$1?i) 在图1.1中,假设f=8mm,θ=135°,则R=ρsinθ=38.6mm。
b`Zx!^ §1.3边缘光线原理(Edge-Ray Principle)
#\{l"- 对聚光器经常采用边缘光线法进行分析。边缘光线即是以最大入射角入射于聚光器边缘,并被反射器反射一次后出射在接收器(吸收面)边缘的光线。
AYBns]! §1.3.1聚光比(Concentration Ratio)
{ l/U6]( 对于一个聚光器,我们定义聚光比为:
b=C*W,Q_# C=Aentry/Aexit (1.4)
aqZi:icFa Aentry为入射光束的截面积,Aexit 为出射光束的截面积;C越大,聚光效果越好。读者可以自行计算图1.2中聚光器的C值。(见式1.5)
%@b0[ZC §1.3.2接收角(Acceptance Angle)
qz_7%c]K[ 如图1.2,接收角定义为边缘光线被反射器反射一次后出射在接收器边缘时(仍在出射面内)入射光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θmax。
B`)BZ,#p >58YjLXb
j^sg6.Z* §1.3.3拉线法(String Method)分析抛物线轨迹
),%%$G\ 如图1.2,将一根圆杆(rod)与水平面成θmax角放置于聚光器入射端。圆杆上有一个圆环,圆环上系有细线(string),细线的一端系于焦点d。将细线拉直,并保证垂直于圆杆,圆环从A走到C,细线另一头a走过的轨迹即为抛物线。显而易见,Aa+ad=Bb+bd=Cc+cd。
ELo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