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T{)pU Tm@d;O'E1 ~M%r.WFpA 一、光栅设计
Fxy-_%a
参考文章中的
参数进行设计:
gT*0WgB 在 SYNOPSYS 中使用非寻常表面类型27的平面光栅,加上前后两片 N-BK7 的保护玻璃来模拟体相位全息光栅。
k6-Q3W[+a j8?z@iG ^EE3E' O.e^?ysp/ 按照光栅示意图,参考文献中的计算结果为
LX[J6YKR α1 = 24.8°
S P)$K= β1 = 41.3°
/|Za[ θ1 = 33.1°
.?9+1.` l@nkR&4[ K~OfC
设置系统参数:
g,U~3# 703=.xj mV0F^5 f m.-*`ax w}^z1n 设置表面群组-33.1°的倾斜
(L_txd4 _|rrl 'WkDpa )e|Cd} 2 二维图,对应
镜头文件:
I{AteL nk9Kq\2f: w<-8cvNhiz pXPwn( 在三维绘图中显示三种波长进行绘图
gE]) z*tqX 该光栅已经达到了如文献中描述的分光效果,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按照计算出的角度传播。
t<sg8U. n!~mdI& 8=OK8UaU E6|!G 二、前准直镜设计
B5pMcw
6?Ul)' <_-&{Pv My0h9'K 运行搜索宏可以得到10个初始结构:
'$*d:1 #+p30?r0y aW]!$ ,A9pj k' 从中找出一个最佳结构,接下来进行下一步分析:
IO~d.Ra 使用默认生成的
优化宏优化一次,同时控制厚度,输入 MRG 替换真实玻璃
2
|w;4 I
<`9ANe WJCEiH z.n`0`^ 在镜头后方合适位置插入光栅的结构
使用指令:
INSERT FILE '1130G.RLE' SURFACE 1 TO 5 AFTER SURFACE 4
再调整厚度间距。
Ac!,#Fq ik02Q,J N#'+p5|> 设置表面8的-33.1°的倾斜,使
光线垂直进入
awN{F6@ZE YP{)jAK Yf
>SV # j|!.K|9B 三. 后聚焦镜设计
3>qUYxG8 R?!xO-^t - 分光后的不同波长的光线角度用聚焦镜视场角16.5°表示,FN=4.5。 FU/yJy
- 输入 DSEARCH 宏并运行 \)859x&(
- 使用4片元件提升像质
9H:5XR
- 元件总长50mm,后焦距50mm Bi2be$nV
=SPuOy8 8`}(N^=} 运行搜索宏可以得到10个初始结构:
Tyt:Abym= 'jWd7w~( 0 ;kcSz ;mH1J'.(a 从中找出一个最佳结构,接下来进行下一步分析:
G4->7n N 使用默认生成的优化宏优化一次,输入 MRG 替换真实玻璃
K}ACZT)Wp 6T{Zee x
\B!0"~ HVaWv ]. 删除最后表面的求解,最后的结构及数据:
|$@/
Z+ {Buoo~ -G&>b
D 四、系统组合调整
LcCb[r
在光栅之后插入聚焦镜。使用指令:
^p(t*%LM INSERT FILE '1130-3.RLE' SURFACE 1 TO 9 AFTER SURFACE 9
rks+\e}^Z 删除系统的 AFOCL 无焦模式。调整表面8的厚度到合适的距离。
7qSlqA<Hs bHE'R!* 0HK03&
?PORPv# 使用如下绘图宏查看结果
Zy^mSI4i [z#C&gDt |VMc,_D [tDUR 调整透镜的口径以补满光线,使用偏心的设置把镜头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Wh[+cH"M o<P@:}K Ao)hb4ex /=Bz[O
@>f]0,"(
RP'`\||* 点列图
Ry*NRP;
查看不同波长的点列图。先输入所有波长M,比例20和用符号显示,在一张图里显示三种波长的点
x][vd^iW O @fX
+W?U )}L*8 LV
查看不同波长下的点列图和光斑大小
GXB4&Q!C )BNm~sP @-~YQ@08` 以上就是本次透射式体全息光栅拉曼
光谱仪分光系统设计,所有宏文件和镜头文件可以评论区留言获取。
mLX1w)=r }CZ,WJz= 参考文献:[1]何振磊,卢启鹏,丁海泉,高洪智.透射式体全息光栅拉曼光谱仪分光系统设计[2][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52(12):214-220.
j{N;2#.u !J!zi [ 此帖被小火龙果在2024-07-17 11:4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