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研发出全球首个可编程逻辑处理器
在量子计算中,一个量子比特或“量子位”是一个信息单位,就像经典计算中的二进制位一样。二十多年来,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向世界展示了量子计算在原则上是可能的,通过操纵量子粒子——无论是原子、离子还是光子,来创造物理量子位。 但是,成功地利用量子力学的奇异之处进行计算,比简单地积累足够多的物理量子位要复杂得多,因为物理量子位本身就不稳定,容易从量子状态中崩溃。 创建逻辑量子位作为可控单元——就像经典比特一样,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基本障碍,人们普遍认为,除非量子计算机能够在逻辑量子位上可靠地运行,否则技术无法真正起飞。 近期,一组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团队在寻求稳定、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方面实现了一个关键的里程碑。该团队首次创建了一个可编程的逻辑量子处理器,能够编码多达48个逻辑量子比特,并执行数百个逻辑门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