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LED可用于构建迄今最小的全息显微镜
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的科学家开发了世界上最小的LED(发光二极管)。这种新型LED可用于构建迄今最小的全息显微镜,让现有手机上的摄像头仅通过修改硅芯片和软件即可转换为显微镜。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光学》杂志上。 (A)完全制造的300毫米晶圆。(B)芯片的特写。(C)LED打开时的红外显微照片。(D)全息显微镜装置。(E)与(F)与 GROUND TRUTH相比,重建的全息图像的特写。 这一突破得到了革命性神经网络算法的支持,该算法能够重建全息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增强对细胞和细菌等微观物体的检查,而无需笨重的传统显微镜或额外的光学器件。 大多数光子芯片中的光都来自芯片外,这导致整体能源效率低下,从根本上限制了芯片的可扩展性。虽然硅已显示出作为纳米级和独立可控发射器候选材料的潜力,但由于间接带隙,硅发射器的量子效率较低。 团队此次开发的最小硅发射器,其光强度可与目前最先进的大面积硅发射器相媲美。新型LED在室温下表现出高空间强度(102±48毫瓦/平方厘米),并且在所有已知的硅发射器中具有最小的发射面积(0.09±0.04平方微米)。为了展示潜在的实际应用,研究人员随后将这种LED集成到一个不需要透镜或针孔的在线、厘米级全硅全息显微镜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