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进展

发布:cyqdesign 2022-07-11 12:44 阅读:569
固态锂离子电池由于采用了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符合未来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方向。而要实现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关键就是要找到一种同时具有成本低,电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好,电压窗口宽等优点的固态锂离子电解质材料 eB9&HD:  
?MSwr_eZH  
在各种各样的电解质材料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硫化物电解质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制备具有较薄的厚度和高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对开发性能优良的全固态锂电池至关重要。 NpM;vO  
iuXXFuh  
本项工作作为《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封面文章发表 'J0I$-QYk  
ws QuJrG  
鉴于此,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南策文院士、沈洋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可弯曲的、具备高锂离子电导率的超薄复合固体电解质膜,该膜由硫银锗矿硫化物Li6PS5Cl和极性聚(偏氟乙烯-共三氟乙烯)P(VDF-TrFE)框架组成。Li6PS5Cl和极性P(VDF-TrFE)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了复合电解质膜在室温下的高锂离子传导率(≈1.2 mS cm-1)和良好的机械延展性。采用该薄型复合电解质膜组装的全固态电池显示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在室温下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1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2%,即使在20000次循环后也有71%。这是迄今为止报道中室温下循环寿命最长的全固态电池。此外,具有高承载量的软包全固态电池的成功制备也证明了其在未来商业应用中的潜力和可行性。这项工作会对制备薄而高性能的复合电解质材料有所启发,并为实现具有高性能的、可产业化的实用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指引方向。  9S9j  
2{BS `f  
N$t<&5 +  
超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工艺及材料表征
x;:jF_  
相关成果以“Li6PS5Cl基电解质的超长循环全固态电池”(Super Long-Cycling All-Solid-State Battery with Thin Li6PS5Cl-Based Electrolyte)为题,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并作为当期封面文章发表。 4Ng:7C2  
)f^^hEIS  
材料学院2018级博士生刘思捷为论文第一作者,南策文院士、沈洋教授为通讯作者。其他重要贡献者包括材料学院博士后周乐、材料学院2017级博士生韩健等。相关研究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AFBWiuwI3  
Nc[N 11?O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enm.202200660
关键词: 固态锂电池
分享到:

最新评论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