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放大器的
教程包含以下十个部分:
]MBJ"1F 1、光纤中的稀土离子
J^e|"0d 2、增益和泵浦吸收
c'VtRE# z~ 3、稳态的自洽解
s;=J'x)~% 4、放大的自发发射
9=sMKc%!- 5、正向和反向泵浦
Y?q*hS0!H 6、用于大
功率操作的双包层光纤
ce-m)o/ 7、纳秒脉冲光纤放大器
ESXU,
qK]v 8、超短脉冲光纤放大器
1[,#@!k@ 9、光纤放大器噪声
c"_H%x<[ 10、多级光纤放大器
aF_ZV bS 接下来是Paschotta 博士关于光纤放大器教程的第5部分:
KfN`ZZ< R&d_WB4w 第五部分:正向和反向泵浦
s`7
_J9 如果我们在光纤放大器中放大一些信号,我们有不同的泵浦选项:
tue%L]hc • 正向泵浦是指泵浦波与信号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t706(#k • 反向泵浦意味着泵浦波沿相反方向传播。
g#bfY=C • 一个也可以同时双向泵送;这称为双向泵送。
]f+D& qZ B 图 1 显示了一个双向泵浦光纤放大器。用于前向泵浦的来自左侧
激光二极管的辐射使用二向色光纤耦合器与输入信号相结合。在有源(掺铒)光纤之后,有第二个二向色耦合器,用于将来自第二个泵浦二极管的光反向注入。相同的耦合器还可以防止任何残留的泵浦光到达信号输出。
;#Bh_f ]((
>i%%~ 0DP%44Cv 9 图 1: 简单的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示意图。两个激光二极管 (LD) 为掺铒光纤提供泵浦功率,使其能够放大波长约为 1550 nm 的光。两个带尾纤的法拉第隔离器大大降低了设备对背反射的敏感性。
[sh"? 在下文中,我们将研究各种技术细节,这些细节部分地导致了某些泵送方向的优势。
f%{ ag 电源转换效率
&t@6qi`d 在简单情况下,有源光纤的寄生损耗可忽略不计,ASE 可忽略不计(参见第 4 部分),放大器的功率转换效率不取决于泵浦方向:
~dX@5+Gd • 总增益仅取决于沿光纤的平均激发密度。
clU3#8P!= • 总泵吸收效率也仅取决于该平均值。
kkuQ"^<J • 这同样适用于通过荧光(自发发射)损失的功率量。
hghto
\G5Y w1/T>o 所有这些也适用于准三能级激光跃迁,当然也适用于双向泵浦。
2ucsTh@ 如果光纤具有大量寄生损耗,则反向泵浦更为有效。这是因为泵浦输入端附近的信号很强,抑制了该区域的激发密度,因此泵浦光在寄生损耗得到它之前就被离子有效吸收。在某些情况下,双向泵送可能更有效。然而,大多数放大器只有几米长,在这个长度内的寄生损耗并不是很重要。功率转换效率的一个更重要的差异可能来自 ASE,接下来将讨论:
(Os
OPTp 放大的自发发射
I@3c QxI 我们已经在第 4 部分中看到,如果没有信号输入,ASE 在反向方向上会更强。毫不奇怪,如果我们也有信号输入,这种不对称性并不会消失,而 ASE 的数量(构成功率损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号和泵浦光的相对方向。
6d?2{_} , 例如,让我们考虑与第 3 部分和第 4部分相同的掺镱光纤放大器。我们已经在左侧看到了 940 nm 的正向泵浦功率和 1030 nm 的 1 mW 信号输入功率如何演变:
bm]dz;ljh .]d
tRH< 图 2: 沿带正向泵浦的掺镱光纤放大器长度方向的光功率。
26klW:2* 现在我们改为反向泵送:
u\& [@v q2o$s9}B 图 3: 沿掺镱光纤放大器长度的光功率,现在具有反向泵浦。
5In8VE
!P 我们看到 ASE 现在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获得了 346 mW 的信号输出功率,而不是只有 290 mW。ASE
光谱(此处未显示)仅在 1030 nm 附近显示一些弱 ASE,而在 975 nm 附近则更少。975 nm 处的正净增益仅出现在距离左侧约 2 m 的光纤短区域中。
dJ"xW;" 这些发现非常典型。一般来说,准三电平光纤放大器在反向泵浦时具有较低的 ASE 损耗,因此如果 ASE 损耗会很大,那么该配置中的功率转换效率会更高。对于更高的输入信号功率,造成更强的增益饱和,两个方向的差异更小。
!B38!
L -X[8 soz 信号的噪声污染
pkMON}"mj 另一方面是与信号一起传播的ASE构成该信号的宽带噪声。对于反向泵浦,与信号同向传播的 ASE 对于准三能级
系统通常更强——即使 ASE 的总功率损耗更低!因此,对于低噪音运行,前向泵送效果更好,尽管效率可能较低。
nfPl#]ef* 非线性效应
I4DlEX 如果我们放大短脉冲,非线性效应通常是有害的。这将在第 7 部分中讨论,但在这里应该已经提到,反向泵送通常要好得多。原因是对于反向泵浦,脉冲能量和峰值功率最初上升得更慢,因此对于给定的输出峰值功率,空间积分峰值功率变得更低。
oVZ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