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让微型光子芯片变得更实用和灵敏
罗彻斯特大学光学研究所的一支团队,刚刚在光子器件上运用了新颖的干涉技术。通过在集成光子芯片上封装一种使用逆弱值放大干涉信号的方法,其能够避免增加外来输入的“噪声”。更确切地说,这项技术开创性地合并了两个及以上的光源。那样干涉仪产生的图案,可提供有关其照亮的一切的详细信息。 ![]() 上图展示的,就是由该校光学助力教授 Jaime Cardenas 和博士生 Meiting Song(研究一作)开发的 2×2 m㎡ 集成光子芯片。 从镜子上的微小缺陷、到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乃至宇宙远处的引力图案,逆弱值放大(inverse weak value amplification)技术都可派上相当大的用场。 通过打造更灵敏的设备,其最终有望在量子领域得到应用。Jaime Cardenas表示: “如果你想要以极高精度测量某些东西,那光学干涉仪几乎是绕不开的,毕竟光本身就是一把极其精确的尺子”。 ![]() Jaime Cardenas(左)与 Meiting Song(右) 现在,他们已经在卡德纳斯实验室创造了一种方法,能够使这类重要的光学工具变得更加实用和灵敏。 由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上的文章可知,这项技术突破基于波导的弱值放大理论。该理论由罗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 Andrew Jordan 和他实验室里的学生团队提出。 结合十多年的研究经验,他们最终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将模式分析应用于具有弱值放大功能的自由空间干涉仪,从而弥合了自由空间和波导弱值放大之间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