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实现“无噪声光子回波”量子存储方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存储及量子网络研究中取得原创性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提出并实验实现无噪声光子回波,实测噪声比前人的结果降低了670倍,首次观察到单光子的光子回波并由此实现了高保真度的固态量子存储。该成果7月19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该工作从方案提出、理论分析到实验实现均由该团队完成,该方案被命名为“Noiseless photon echo”(无噪声光子回波,简称NLPE)并已申请发明专利,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量子存储方案。 光子回波是原子与一系列电磁波脉冲相互作用时发出的相干辐射。该现象是沃尔夫奖得主欧文·哈恩(Erwin Hahn)于1950年在射频波段发现的,历史上称之为自旋回波(spin echo)。自旋回波和光子回波的物理本质是一致的,即强电磁波脉冲使大量原子的演化位相发生重聚,从而使初始的电磁波激发以回波的形式发射出来。自旋回波就是射频波段的光子回波。 光子回波作为光与物质作用的一种基本物理过程,已在众多学科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代表性的应用有核磁共振成像(射频波段)、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微波段)以及二维电子光谱(光波段)等。这些经典领域的应用表明光子回波是存储和操纵光的有力工具,如果把光子回波应用到量子领域,则有望实现任意波段的光量子存储器,从而建立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微波光子学界面,以及建立基于光波光子的大尺度量子网络。 |